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名福妻实 > 名福妻实第27部分阅读

名福妻实第27部分阅读

想通了,不就是赐婚嘛,虽说沈青昊家里成员复杂,但是毕竟他对自己不错,自己何苦这么杞人忧天,反正早晚也要嫁人,反倒是沈青昊知根知底。

    十余天后,苏礼都觉得这件事肯定没戏了,怕是皇上没拗过太后或者是自己的八字不好,结果这晚大家正陪着老太太摸牌解闷,就见大老爷一脸喜气地掀帘子进屋道:“给老祖宗道喜!”

    “瞧你那一脸的高兴劲儿,这喜从何来啊?”老太太见到儿子十分欢喜,乐呵呵地问。

    “儿子今个儿上朝的时候被告知,皇上要给咱家四姑娘和沈府的大公子沈青昊赐婚,让咱们赶紧布置宅子,五十一日后是吉日,早晨宫中使来宣旨赐婚,紧接着沈家要来送聘礼呢!”

    “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竟然是皇上亲自下旨赐婚!”老太太听到也喜出望外,虽说觉得有些突然,但还是欢喜压过其他,忙不迭地说,“那赶紧差人去买东西布置,这还有十一天,布置倒是好说,这几日什么都别管,晨昏问安也不用过来,就安心在房里做衣服鞋袜。彩绸、礼饼、礼香烛什么的也要提前做好……”

    “老祖宗,瞧您欢喜的,这些个自有下人去忙活的,您就安心等到时候孙女女婿来给您磕头吧!”大老爷心情甚好,还打趣了两句。

    大老爷走后,屋里的姐们和丫头婆了,全都依次给苏礼道喜,苏礼也只能微笑着一一回应。

    苏文氏见大局已定,倒也不再纠结,也开始张罗忙活起来,上次的事件之后,老太太撤了苏祾的差事,让苏文氏跟二太太一起管家,如今她算是忙得脚打后脑勺,但毕竟是自己家闺女的喜事,所以出来进去的脸上都挂着笑意。

    苏礼拿着苏文氏找人去讨来的沈青昊的身材尺寸,天天把自己关在屋里赶制衣服裤袜,按规矩男主下聘礼,女方除了要回赠礼饼、礼香烛等寓意吉祥的物件,还要送一套女方亲手做的衣衫鞋袜一套,算作回礼。

    这回因为是皇上赐婚,所以前面的纳采、向名、纳吉全都省略过去,宫中择定吉日,由礼部官员前来宣旨,便直接到纳征礼了。

    由于大家都毫无心理准备,连苏文氏都没料到皇上选的日子会如此之后,只好将各项规矩给苏礼恶补,那天会有什么仪式,都要做什么事情,单捡与她有关的部分让她背熟练好。

    待到吉日,前一晚阖府灯火通明,众人全都未眠,管事婆子们领养手下的人细细查看,生怕自己管着的部分出什么差错。苏礼在老太太房中,听着府里各个女眷的祝福和恭喜,觉得自己笑得脸颊都发酸了。一扭头又对上苏祯略怨的目光,让她更觉得头大,好不容易后半夜老太太睡下,其余的人全都散了,她这才觉得松了口气,谁知还没待歇过劲儿来,就被苏文氏拉去沐浴、梳妆打扮。

    虽说不似大婚时候那么复杂繁琐,但是因为是皇上赐婚,所以一应规格都比正常时候高出不止一个等级,苏礼只能由着几个婆了给自己梳头、化妆,像个人偶娃娃似的被摆布来摆布去。

    衣服首饰还有胭脂水粉都是宫中赏赐的,头发弄好后,苏礼顶着发髻和首饰,觉得足有好几斤重,忍不住皱着眉头心里不耐。

    苏文氏回头正巧见她这副摸样,忍不住笑道:“这就觉得累啊?那到时候结婚更是有的你累了!”

    “娘,干嘛这么早先把头发弄起来啊?顶着沉死了!”苏礼还是忍不住抱怨道,“可以先化妆再弄头发的嘛,或者先盘好头发别插首饰,等都弄好再插啊!”

    “你就别这么多挑剔了,这是规矩,不是你说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整个折腾过程大约花费了一个多时辰,苏礼最后直接顶着头盔一样的首饰睡着了,很快又被急促的脚步声吵醒,就见半夏进屋道:“太太,老太太遣人过来叫赶紧去呢,说是已经有宫里的官儿来告诉,礼部宣旨的官员已经出了宫门,让咱们都去候着呢。”

    苏礼被两个丫头扶出房门,她都没来得及朝镜子里看一眼,看看自己到底被折腾成什么模样。

    全家上百人都在门外候着,直到天边放亮,最后太阳将将跃出地平线的时候,两匹快马跑来门口告知,宣旨的官员马上就到,于是香案上香烛燃起,家里男女老少都跪在地上恭候。

    “沈家有子,将门之后,忠勇果敢……苏家有女,家风严整,贤良淑德,温婉孝敬……特将二人赐婚……”

    圣旨还是一如既往的又长又难懂,加上传旨的还是个带着浓重南方口音的官员,所以苏礼极其认真仔细地还是只听懂不到十句话,不过听懂听不懂都不影响她今后会嫁入沈家的既定命运。

    叩头谢恩接旨之后,那个官员上前对苏礼道:“恭喜苏四姑娘!”

    “烦劳大人!”苏礼忙躬身回礼。

    大老爷早就着人散分赏钱,自己上前给那官员塞过去个金锞子,并请他入内用茶,他将是今天下聘以及还礼的证明人。

    苏礼接旨后就被人扶进正房的里间屋做好,半夏偷偷溜进来道:“姑娘,您昨晚熬了一夜也没吃东西,早饭也没吃,奴婢刚偷偷给您拿了几块点心,您趁着现在沈家人还没来,赶紧吃点儿吧!”

    苏礼的肚子的确有些饿,但是想起苏文氏的话,苦着脸道:“娘说我要在这儿一直坐到礼成,不许起身乱动,还是不吃东西了,不然到时候去方便可怎么办。”

    “额,那倒也是。”半夏见状便将点心又揣回怀里。

    就见书雪欢天喜地地掀开帘子道:“姑娘,男方家的聘礼到门口了,大老爷刚迎出去,太太让我来跟您送个信儿,您做好准备。”

    不多时外面就传来纷乱的脚步和人声喧哗,苏礼这才觉得自己有些微微的紧张,屋里已经空无一人,窗上站上都贴着大红的喜字,炕上铺的都是嫣红的新被褥,桌上凳上全都盖着亮红的钩花布,桌上放着礼饼、香烛,自己身边放着这些日子赶制出来的衣裤鞋袜。她忽然没有来得开始紧张,被包裹在深深浅浅的红色中,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外面不知道进行到哪一步了,始终没有人进屋,苏礼便百无聊赖地数着窗花边缘共有多少多细小的碎花。

    “大吉大利,给二位太太道喜,给公子姑娘道喜……”一个喜娘挑起帘子,嘴里不住说着道喜也进屋。

    苏礼刚抬眼去看,忽然想起苏文氏的嘱咐,忙眼观鼻鼻观心的坐好,不敢东张西望,只见一双玫红色的绣花鞋出现在视线里,配着颜色稍深的绣花长裙,在自己跟前停住脚步,随后就觉得有人朝自己发间插进一支簪子,她努力僵直后背和脖颈,保持自己头部的稳定。

    接着寻人又拉起自己的手,往两边的手腕上各套上金钏子、玉镯子,还有一边一根七彩丝线编成的丝带。

    根据苏文氏当初对礼节的讲解,这个女人应该是沈青昊的母亲,喜娘一直在旁边随着她的动作唱喏着喜歌,最后她将一个沉甸甸的大红荷包塞进苏礼手里,这才开口道:“金玉如意,和和美美!”

    苏礼今日不能开口,所以便继续坐在床上扮哑巴,手指无聊地捏着荷包,猜测里面装了几个锞子。

    喜娘拿起苏礼做的衣服,又是好一阵的夸赞,夸剪裁、夸针脚,然后命人端着送去给沈青昊换上,外面的宴席快要准备开席了。

    衣服拿走后,男方的亲戚便都进屋,不过苏礼只能瞧见每个人的腿和脚,然后都是说两句吉祥话,塞过来一个沉甸甸的荷包,苏礼就这么晕头转向地收了满怀的荷包,然后听到有丫头招呼众人出去开席,屋里这才再次清静下来。

    中午的饭是在女方家吃,沈青昊没有苏礼那么多要遵守的规矩,只是换上苏礼做的衣服,出去给女方家的长辈敬茶然后收红包。

    这顿饭从正午开始,直吃了一个半时辰,才算散场,然后女方家出几个长辈代表,带着回礼跟去男方家,然后在男方家用过晚饭回来。

    该走的人都走光了,苏文氏才抽空进来看看女儿,见她还在正襟危坐,眼睛盯着脚尖儿,顺着苏礼的目光往下看,苏文氏登时就气不打一处来,上前问道:“礼儿,沈夫人给你戴首饰的时候,可让喜娘给你搬来东西踏脚了?”

    “踏脚?”苏礼莫名其妙地反问,“没有啊?还要有东西踏脚?娘您当初没跟我说啊!”

    “我自然是没跟你说,那应该是男方家做的,脚下踏着踏脚,表示日后嫁过去是去享福的,这是不成文的规矩,这沈家太过分了,我都已经让人将踏脚放在墙边,她们居然都没给你踩上,这若不是皇上赐婚,我定然不让你嫁了。”苏文氏越说越气,又想起自己当年的伤心往事,更是红了眼圈,一把将苏礼搂进怀里道,“我可怜的闺女,你咋跟娘一个命呢!”

    “娘,什么踏脚不踏脚的,女儿不在乎,嫁过去享福不享福,是自己挣来的,不是别人不给我踏脚就没有的,娘要对女儿有信心才是。”苏礼并不在乎什么礼节,但是心里却还是很不舒服,毕竟这说明沈家人根本就看不上她,不希望她去做沈家的媳妇。

    这些仪式说起来都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名堂,其实归纳起来挣的不过就是脸面,可是沈家这根本就是打脸,若不是苏文氏先进屋,要是让别人进来瞧见,那传出去外人还指不定要如何编排。

    听见外面传来人声,苏礼忙小声道:“娘,别哭了,先把踏脚扯过来给我踩着吧,别让家里人看笑话。”

    苏文氏也忙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将踏脚拉起来给女儿踩好,这时大太太等人也都掀开帘子进屋,围着苏礼不住地道喜和夸赞。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咱们四姑娘平日素净得像朵水莲花,如今这么一装扮,竟瞧着像是红彤彤的杜鹃了。”大太太拉着苏礼的手,瞧着她手上的钏子和玉镯,又夸道,“瞧瞧人家沈家,毕竟是将门之后,一直得圣宠眷顾,家底儿丰厚,瞧这金钏子,成色十足不说,还沉甸甸的坠子。这玉镯材料通透不说,还是龙凤雕花的呢,礼儿真是好福气,皇上赐婚不说,还许得这么户好人家!”

    “就是,早就看咱家四姑娘是个有福之人,如今怎么样,你们瞧弟妹那脸上,天天那笑意都收不起来呢!自家闺女有好前程,真是羡煞我们!”二太太也跟着凑趣。

    “瞧两位嫂子这个嘴,跟抹了蜜糖一要,小心等下哪里飞来蜜蜂,就着你们的嘴就去采蜜了!”苏文氏也回道,然后走到苏礼跟前将她怀里的荷包拿出来,按照规矩打开把里面的喜字锞子分给家中众人,说是讨个喜气,其实就等于是还礼,别人包了红包给自家姑爷,然后就用姑爷家给的红包还礼。

    但是苏文氏将荷包一个个打开,脸上就有些挂不住笑意,她这会儿是背对着众人,所以别人看不见她的动作,她心里既是庆幸自己早有准备,又是觉得憋气,强压了半天,怕屋里的人催促,才赶紧把袖子里提前准备好的一袋锞子也混进沈家给的里面,这才转身将托盘端出去给众人道:“分喜锞子,大家都来沾沾喜气。”

    众人你五个我十个的按照自己随礼的多少拿过锞子,最后盘子里还剩下五六个的模样,苏文氏的心这才放回肚子里,笑着说:“要拿就拿光,剩下可不好,来,老五老六,你们两个最小把剩下的拿去。”

    大家分过锞子,又吃了喜饼,才都道喜后各自散了,苏文氏不想再给女儿添堵,只好把恼火和不满都往自己肚子里咽。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京郊相遇

    如今既然已经定亲,很多事情就要被提上日程,苏文氏写信让人送去江南,自己琢磨着应该预备多少嫁妆。

    婚期还没最后确定,因为要等苏泓回来再行商议,沈青昊还未到冠礼的年纪,但是听礼部官员透露的意思,是让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完婚。

    虽说不知是何缘故,但礼部透露的意思便是皇上的意思,谁也不敢怠慢,老太太倒是欢喜得很,催着苏文氏筹办嫁妆,还自己拿出不少体已银子补贴。

    赐婚第三日是个睛天,苏文氏见左右无事,便带着苏礼坐车出城去看庄子,商量一下怎么修整。

    路上的时候苏礼将几处庄子的大致情形与苏文氏说了,二人便商议如何翻修,按照契约的规定,今年地里的产出还都是前主人的,所以苏礼便也一直没有派人照应。苏文氏合计着说:“你要了三处庄子,怎么也要买些个下人回来照看,不然还是要荒废了的。”

    “嗯,山脚那座还有河边那座都带着大片的里林子和地,到时候买几户会庄稼活的老实人家,平时就住在庄子里照应,然后每个庄子派个家里的老人儿去看着就行。”苏礼把自己的想法跟苏文氏说道,“还有就是官道旁的那座宅子,虽说没有地,但是好在位置便利,房屋间数多,院子也大。我寻思着那座宅子便开个买卖,沿街开个普通的馆子,后面人隔出来住人,倒也是个进钱的买卖。”

    “你说的好倒是好,不过这个可就要花心思去打理才行。”苏文氏边听边点道。

    “若是没时间打理,那便租出去给别人开买卖也不错。”

    “那倒也是。”苏文氏笑笑说,“姑娘长大了,知道会算计着过日了。”

    苏礼刚要说话,听见外面的半夏挑帘子道:“姑娘,前边儿的好像是沈家的马车。”

    “沈家的?”苏礼听了便从车帘的缝隙中向外张望,“半夏你过去给请个安,看看车里是沈家的什么人,别失了礼数。”

    不多时半夏回来道:“姑娘,是沈家夫人和好友来京郊的庄子散心,说是请太太和您过去呢!”

    苏文氏和苏礼见状也只得下车过去,毕竟两家已经定亲,日后便是亲家,人家又已经邀请,怎么也不能打个招呼便走。

    过去后沈夫人先给苏文氏和苏礼介绍自己身边的女子道:“这是我的好友,兵部尚书刘大人家的夫人。”又对那女子道,“这是苏府的三太太还有她的女儿。”

    苏文氏与那刘夫人互相见礼,苏礼也上前行礼,被刘夫人一把扶住拉到身边打量着说:“惜玉你真是好福气,圣上可是给你指了个好儿媳,你瞧你模样俊俏不说,看着面相就是个知书达理的。”

    “模样什么的我倒是不看重,昊儿是沈家的长子嫡孙,媳妇最要紧的是知礼法、懂进退,能够一心侍奉家中长辈,照顾夫君,不妒不争,才是做人媳妇的本分。苏夫人你说是不是?”沈夫人话中有话地说。

    “沈夫人说的确实有理,想咱们这些人,谁不是从新媳妇过来的呢,只要有心,没有伺候不好的公婆。”苏文氏脸上堆笑地回道,“再说这是皇上指婚,定然是好人家才会得皇上青睐不是!再说一看沈夫人就是面慈心善之人,我家姑娘交给你家自然是放心的。”

    “快都里头请吧,这太阳越升越高的,别都站在门口说话了。”刘夫人见他俩说话带刺儿,忙出来回声说道,原来就是她说要把人请过来的,结果弄得大家似乎有些不快,她忙招呼人都进屋坐着说话。

    苏文氏跟在后面进屋,就听沈夫人假笑着说:“我家昊儿,从小就招人喜欢,多少家想跟我家定亲都被我推了,本来一直想等孩子年岁大些,自己能挑个称心的,我家也不贪图人家有什么权势银钱,只要孩子心仪就行。谁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今竟都求到皇上赐婚,也就只有领旨谢恩,我沈家世代忠良,肯定不会有负皇恩的。”

    苏文氏不知道这回的赐婚是苏禅枕旁风的推动,所以听了沈夫人的话心中更是不满,想反驳却不愿扯破脸面,一时气氛有些尴尬。

    苏礼坐在一旁更觉得自己别扭,长辈说话自然没有她插嘴的份儿,可却又偏偏针锋相对却都是因为她。

    好在那刘夫人还算识趣,岔开话题问道:“苏夫人领着姑娘到京郊来,可是要去自家庄子?”

    “是啊!之前在京郊给闺女置办了三处庄子,原来就是留着给闺女陪嫁用的,如今眼瞧着大婚在即,便赶紧来拾掇拾掇,到时候算入陪嫁,带过去给小俩口添些进项。”苏文氏很感况复杂,但是好在沈青昊的人品还算不错,对我一直也很发,至于他家的人,现在互相都不了解所以对我印象不好,日后接触的多了,说不定就会好了呢!”

    “傻姑娘,你现在瞧着他对你好,你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