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妙手生春 > 妙手生春第1部分阅读

妙手生春第1部分阅读

    妙手生春    作者:弈澜

    1.司珍坊

    人生如戏,岁月如歌……

    当姚海棠想起这句话时,不免觉得有些嘲讽,但更多的是凉薄。她并不是个太擅长于总结人生、展望未来的人,但最近她经常总结过去的人生,对于不愿意费脑子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件很忧伤的事情。

    “海棠,不要太担心了,虽然赐书放还,但也是司珍坊赐书放还,出去也能讨着生活。要是你怕出去了难立生,就拿着这封书信去找我姑母,她在安县开了间小作坊,凭你的手艺吃喝总不用发愁。”说话的是和姚海棠同住一屋的姑娘杜兰,比姚海棠大着几岁,或许是在司珍坊里待得久了,说话间自有股气派。

    听着杜兰说话,又看她满面愁容,姚海棠眯着眼儿带着几分愉悦地笑出声来。拂开额面上被汗洇湿了的发丝儿,这才看着杜兰道:“我不担心,虽然赐书放还,可诗文、书画、手艺都没白学,至不济代写书信也能吃得饱饭。”

    见她这么说,杜兰终于也眨着眼儿笑开来,轻轻捶了把姚海棠的肩:“你这几天可吓死我了,总是一言不发自说自话,说的什么我们一句都听不懂。回转来了就好了,你的手艺学问在坊里也是中上,出去了也省得青日里看上头脸色行事,那还不是爱做什么做什么”

    “好好好,省得了,你放心着,我下午就去领放还书,至于是去哪儿那就再说。偌大个九海十三洲,总不会没个安身的去处。”姚海棠倒是真不担心怎么生存下去,原主的手艺怎么样她不清楚,可是她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

    这几天在司珍坊里看姑娘、小子们做这些那些,她虽然不知道自己身处在哪个朝代,是什么人在披着明黄袍子在皇位上端座着,青日里听六部九堂的奏折。

    但对这时代的工艺水平已经知道了个透彻,不可谓精,也不可谓巧,而她恰有既精又巧的手,人常说“饿不死的手艺人”,这话真是半点不错。

    下午,姚海棠找了个时间去司珍坊的管事那领放还书,那圆滚又和气的管事笑眯眯地看着她,眼神里倒未必见多和气,装得好倒也让人舒心:“海棠姑娘,这就要回乡了,老刘我先在这儿贺姑娘荣归故里。按坊里的规矩,领放还书前除服、解牌、卸发,海棠姑娘且跟着她们去,我在这儿把放还书和放还银给海棠姑娘备好。”

    虽然姚海棠对这些是半点儿不熟,但见了来人,就低眉顺目地跟着两名姑娘去。到侧间里除了丝衣,解了玉牌,然后一名姑娘捧了套干净的布衣在一旁站着,另一名姑娘则说:“请海棠姑娘坐下,我为姑娘卸了发间的头面首饰,再给姑娘梳个合眼的发式。”

    “嗯嗯”地虚应了两声,其实她对这些倒不在乎,丝衣再漂亮,哪如棉布麻衣自在,主要是万一哪儿勾了纱损了样,她会觉得自己是个千古罪人——千百年后这可都是值老钱的古董卸下了发饰后,那姑娘就问她:“海棠姑娘梳个什么发式呢,眼下天渐热了,轻裳轻衣梳个月牙髻可好,配上青莲妆面,自然既清爽又不落俗套。”

    什么月牙髻、青莲妆姚海棠当然一点听不明白,就会点头说:“随意就好。”

    出了屋里,再见到那位刘管事时,刘管事一看着她就略略地怔了怔,嘴里轻轻地“咦”了一声,然后才说道:“我见过不少姑娘除服、解牌、卸发,自西屋里出来多是风采骤减,却见海棠姑娘是更显清净雅致了。”

    也不知道这话是出于同情还是出于最后的善意,姚海棠点头笑了笑又微微行了个礼,这才道:“谢过刘管事。”

    “不谢不谢,哪当得一个谢字,这是海棠姑娘的放还书和放还银,明日有车马去伽南山,海棠姑娘随车队一块走,司珍坊不管出人进人总得有规矩,姑娘的安生以后我们还是管的。若是有什么不便,出示放还书,各处的司珍坊也都会照顾姑娘几分。”刘管事话是这么说的,可到底这照顾能照顾到几分,那就是运气了。

    虽然明白这些话多半就是客套辞儿,姚海棠还是学着大家伙的规矩敛祍一礼,眉眼宽舒地道:“多谢刘管事。”

    应了程序签了字,姚海棠打出管事房以后就再也不算是司珍坊的人了。要是别的姑娘拿了放还书,那肯定是生不如死,这天下姑娘家最好的出身就应在司珍坊里了。

    哪家要是有个姑娘进了司珍坊,真叫比儿子考了举人还高兴,进了司珍坊将来就是板上订钉儿的王候府里人,谁家不得觉得光耀门楣啊,更兼着司珍坊可是个即得名声又得钱的地儿。

    迎着旁人或怜悯或幸灾乐祸的眼神,姚海棠一一笑着回望,然后施施然地走过亭台院落。

    “不着铅华自天真,海棠姑娘这时倒正应了这句话”

    当她走过廊台之下时,有人在她身后念了这么一句,她想了想还是回头望了一眼。只见廊台下站着一少年,说不出长得多好看,也说不出气度多好,只着一身深蓝色刻丝直裰穿在身上,全无半点配饰,直可用一句“不着一物,尽得风流”。

    看了看遂笑着施了一礼:“谢过言公子。”

    “江湖多风雨,海棠姑娘一路小心。”言公子是司珍坊的司任,专管收验姑娘们做出来的物件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言公子把姚海棠推出了司珍坊。

    只是这样的言公子,没有人能怨得起来,更何部姚海棠魂儿都换了,自然记不得也不怨,只是笑了笑说:“言公子在罗网之中,无羽翼生风,也万望珍重。”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其实这天下只是个更大一点的罗网罢了。

    看着姚海棠说完话渐行渐远,言公子的脸上有一些很淡很浅的微笑,他笑着说了和姚海棠心底一样的话:“天下,无非个大罗网而已,罗网大风雨大,有羽翼也容易伤着。海棠姑娘,凭你的性子,碰壁的时候且多着呢”

    这位言公子的话,姚海棠当然是听不着了,她现在正在屋里思索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到底是哪个时代,这不太好打听。史书司珍坊里倒是有,不过现在她不能再去看了,只能怪前几天太过转不过弯来,错失了时机。

    “凭着手工来看,倒是真看不出来是哪个朝代,司珍坊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姚海棠也自问是熟知历史,但从衣着、饮食、建筑来看,这不是她所熟知的任何一个朝代。

    想了没答案,那就消停着想想以后怎么过日子,还是要先看看这里的风物人情,别被人当妖魔巫女给烧了杀了浸了,那可就白瞎了这多出来的一段儿人生。

    “海棠,听说外边什么都要花银钱,我在司珍坊里也没什么地方要用银钱的,只怪我从前乱吃零嘴,就有这么点儿。我们自幼一块儿在司珍坊里长大,前人赠金以还,我没金就几个碎银子,你拿着,不许跟我客气。”杜兰说着就把一小袋银票塞到了姚海棠怀里,虽然只是些面值二两五两,但是这一袋下来少说也是百十来两银票。

    接了银票姚海棠倒是不推辞,只是转过身去就塞回了杜兰的妆匣里,杜兰虽说不缺,但百十来两银钱对小姑娘家家来说,准是预备将来做嫁妆的,她可受不起这样的临别相赠。

    次日启程,只有杜兰前来相送,从这点儿上姚海棠看得出来,从前那位怕是人缘不怎么好。要么手艺比她差的不是没有,诗文书画比她逊色的也大有人在,却偏偏是她领了放还书。

    临到走时,中门忽然开了,那司任言公子立在中门那儿,杜兰连忙施了一礼:“见过言大人。”

    那言公子倒也不拘礼,看着姚海棠说了句:“海棠姑娘,别后多珍重,会当有聚时。”

    闻言回望一眼,姚海棠施了礼后上了马车,再挑帘子看时又见了言公子嘴边儿那极浅极淡的笑,不似惜别,更似欢送。及此,她就在心底里给言公子贴了个标签儿——这位言公子是个妙人“海棠姑娘,你想在哪儿下车知会一声就行,一路上我们必定会把姑娘安排得妥帖,若有什么不周之处,姑娘且见谅着。”说话的是车队的随行管事,姓余人称余大。

    “谢余管事,只盼不给诸位添麻烦才好。”

    一通客气之后马车缓缓地开始行驰,这时姚海棠才冲杜兰挥了挥手,司珍坊里规矩严谨,自来起也就这时才大呼小叫地喊出声来:“杜兰,别送了,以后我还回来看你,要好好的……”

    她原本是想照顾照顾原主唯一“闺蜜”的情绪,却没想到这一喊却把杜兰给惹出眼泪儿来了,捂着脸瞪了她一眼,却也大声地回道:“你也要好好的……海棠,记得给我写信。”

    “好”姚海棠缩回了马车里,生怕杜兰哭得太难看,杜兰可是还要在司珍坊里立足的,人前失仪却是司珍坊的忌讳。

    出城时,赶车的车夫吆喝了一句土话,听得不甚清楚,但感觉像是一路顺风顺水的意思。

    这时姚海棠才透过帘子打量着城外渐露了青黛的山野河流,心头忽然见了些茫然。人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却不知道自己到哪儿去找这心安处……

    2.十里亭

    马车队行到十里亭那儿正赶上下了点儿春雨,零零星星地透着些寒意,余大怕雨下得更大,到十里亭就让车队暂先停下。

    “看天光,过午前会停雨,这里往下全是下坡路,先安置大家吃喝,待雨停会儿再走。”余大安排了下去,自己却亲自去姚海棠那儿说话。

    这时姚海棠正掀开帘子仰面看着,雨如同丝线一般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有些雨珠子溅起水花来打在她额面上,她却笑出声来:“余管事,我就在车上坐坐,这雨下不了多久。”

    “海棠姑娘怎么知道?”余大一直以为司珍坊里的姑娘个个都是娇娇,哪有点儿生活常识。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街上的小孩儿天天唱呢,我再不济也听过。”这倒是实话,从前她还真不知道有这童谣,只是她记性好,过耳了就少忘。

    闻言,余大也笑了:“海棠姑娘倒是心细,还是先下车来歇歇,马车上闷得很,到亭子里歇歇脚。虽说赶脚的都是粗人,但是咱们坊里的人哪一个都是有规矩的,姑娘不必担心。”

    挑开帘子往亭子里看了一眼,顿时一霎儿的雨吹风吹来,姚海棠拿手抹了把,余大连忙让人打了伞来,她却倍高兴地说:“不用了,跑两步就得,哪有那么娇气。”

    被淋湿了,说明啥,说明咱还活着,活得无比真实强悍,强悍的人生是不需要打伞的就在她说完话往亭子里跑时,旁边又停了辆马车来,也有人跟海棠一样拿手一遮就往亭子里跑,两人并身上了台阶,遂各自看了一眼皆是一笑。

    那是个少年郎,约摸十二三的模样,姚海棠不惯形容人的仪表风姿,只觉得这人倒比那言公子更妙一些,妙在年小又有趣,那又眼睛尤其漂亮。

    进了亭子里便有人拿了巾子帕子和茶水上来,姚海棠接过递了一块给少年郎,少年很自如地接过,用完了放回随行的人手上。姚海棠又递了杯茶给她,少年继续接过慢慢饮了,然后才整了衣裳才颔首示礼说:“谢过姑娘。”

    “客气了。”她心里其实想说:“你可真不客气”

    这时少年郎的随从才进了亭子里,却不知道哪弄来的热帕子,正捧着走近少年郎说:“九公子,你又淘气了,四公子在后头招呼让你打伞,你却不听,要是染了风寒让四公子回家怎么交待。”

    不想那少年却指着姚海棠说:“人家一姑娘都可以在雨里跑得,我为什么跑不得,是四哥太小意了,总拿我当孩子看。四哥从前还不是日头底下晒,雨里边淋,这时四哥自觉得长大了却偏要来管我”

    少年的话一说完,就听得亭子外传来一句:“小九,过来。”

    听了这话,亭子里刚才还呛声的少年一下子蔫了,垂着脑头哀声叹气地走到亭子边,便有随从打了伞送他过去:“四哥。”

    “别给他打伞,让他站着。”

    “四公子,九公子身子才刚好,切不可……”

    “既然是他自己要求,我这做兄长的总得成全他。”说完车上的人就没话儿了,四下里的人各自看了一眼,默默然地收了伞,却没人再敢为那九公子说一句话。

    见这场面就知道是哪里的大世家,姚海棠看了连忙退进了,心里却想:“这美少年真是可怜啊,有这么个哥哥,病才好就让淋雨,真狠心。不知道是一个妈生的,还是不同房里的,好大的威风。”

    站雨里,那少年也不敢吱声,只咬着牙站着,也是这雨没下多久,或许车上的那位也知道,不过盏茶的时间雨就停了。

    车里的人从帘子里探了只手出来,指着马车外站立的少年,和一应陪同的随从说:“认不认,服不服?”

    随从们当然知道不是问他们,齐齐看向少年,却见少年一摸鼻子,嘻嘻哈哈地说:“四哥四哥,我认我服,你别生气,气坏了你谁给我说情去。”

    似乎是被这话气得乐了,车里传出笑声来,这笑声竟说不出的好听,在雨后如扑面的春风一样吹拂而来:“上车,你气不气我,我都不给你说情。”

    少年却一点也不怕,跳上了车又嬉皮笑脸去了……正在余大也让人准备启程时,那少年忽然又从马车上探出脑袋来,眨着一双干净透亮的眼睛说:“你们是司珍坊的人?”

    一听余大连忙上前去,说道:“回九公子,正是。”

    哟,看来还认得,姚海棠反正不知道是什么人,尽着赶地往里头避开了,省得到时候要行礼她却不知道怎么个礼数。

    “那个姑娘是谁,我要了。”就这一句话,姚海棠对这少年那点儿微末的好感顿时间粉碎,还被阵大风给吹跑了。

    这话当然让余大很费神,要是司珍坊的人,这位不好侍候的九公子要了就要了,可眼下姚海棠已经不是司珍坊的人了。按东朝律,解了官籍的也是贵民,是自由之身,这一句要就不是司珍坊能给的了:“回九公子,海棠姑娘解了官籍,眼下要回乡去。”

    也不说给,也不说不给,只把事实摆出来,司珍坊的人个个都是能立判明白场面的,这话当然是滴水不漏。

    那九公子尚不及说什么,车里的人先把他喝下了:“胡闹”

    这一声“胡闹”又让那九公子蔫了,讪讪地放下帘子解释了几句,然后又挑开帘子来说:“人呢,叫出来,好歹一块雨里同跑过,人说同船同窗是缘份,一块儿在雨里跑过也算。这时会个面,也算是应了缘份。”

    这九公子看来除了胡闹外,还能胡扯,姚海棠气得笑出声来,三两步上前说:“民女姚海棠,见过公子。”

    那公子在车上又手忙脚乱了,看来还是个少年心性:“别别别,我该谢你来的,一茶一帕也是恩情,要是不谢你回头四哥还得教训我。”

    这就是贵家子作派了,姚海棠自然落落大方地应了,然后马车队就各自南北,一向京里回,一向怀河去。

    不过,姚海棠是怎么也想不到,她觉得这辈子不会再见的人,晚上在驿馆又见着面了,还是那么副嬉皮笑脸的模样,坐在那儿大马金刀地举着茶杯说:“海棠姑娘,也来喝一杯?”

    “不好。”姚海棠对这人有意见,很有意见,本来觉得是个妙人,却没想到是个小无赖,所以这时当然没什么好脸色。

    不过那少年却不管,走近了姚海棠说:“为什么?”

    看着那星亮星亮的眼睛看过来,姚海棠又觉得自个儿半点脾气也没有,遂瞪了他一眼说:“我怕你那四哥立规矩。”

    闻言那少年哈哈大笑,说:“小声点,千万别让四哥听见了,四哥这人最最最最最记仇,要是让他听见了非得记你一辈子不可。”

    听了这话姚海棠那惯常养成的贫嘴又跑了出来,极不合宜地说了一句:“幸好只是记一辈子,不是记生生世世,要不然我可担不起”

    “噗……”少年这下忍不住了,指着姚海棠特没形象仪范地说:“你太可乐了,我看你别走了,跟我回京吧,我供着你,只需天天给我讲笑话就……”

    少年的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楼上一侧的门开了,他那位四哥正站在那儿神色柔和地看过来,这下他就知道要糟,连忙猫着腰上楼去,把还不知道情况的姚海棠晾在了厅中间。

    等姚海棠感觉到不对劲儿往侧面一看时,就将将见着了一个高大的背影进了门去,于是她揪了把自己的头发叹了一口气说:“果然要被记一辈子了,我真是倒霉催的……”

    “海棠姑娘,明日我们尽早启程,最近京里的贵人们咱们最好一个都别近身,京里近来诡异多变,算起来海棠姑娘这时候离了司珍坊也算是运气。”余大说话间叹了口气,似乎对司珍坊的处境不太乐观似的。

    余大的话透露出一个讯息,能让司珍坊的人说贵人,那就说明这兄弟俩不是三大巨头家的公子,就是王候之子。

    点头应了一声,姚海棠说道:“保持距离,不沾是非,我省得。”

    对于姚海棠这句话余大很满意,遂又贴着姚海棠极小声地说:“以后千万别在这些贵人面前多说话,你无心他们有心,说了什么万一真被拿到台面上,咱们还不就是刀子下头无骨无筋的肉,随是切丝切片都只能任处置。”

    又点了头,赶紧缩到安排的房间里去。

    只是这夜里注定不太平,睡到半夜迷糊时,外头忽然有很轻微的声响,本来姚海棠拿被子一捂也就继续睡了,可是声儿越来越大,她睁着眼环顾了四周一眼,咕哝着说:“还让不让人睡觉了,没这么折腾的。”

    咕哝完又捂着被子睡下去,只是像存心不让她睡似的,声响又大了。无奈地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