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妙手生春 > 妙手生春第15部分阅读

妙手生春第15部分阅读

了任何踪迹。”

    点了点头,如果是真正高明的器师,会有很多种方法避开太平院的寻找:“那个叫唐瑶的姑娘?”

    “公子从前和齐晏常见,唐瑶通常是会陪同在一起的,您也知道唐瑶姑娘和齐晏……”乔致安没有说半句假话,句句都是真的,因为他清楚,如果自己在杜敬璋面前说了半句虚言,杜敬璋都能够看得了来。

    最后,杜敬璋眼光灼灼地看着乔致安,问了一个极其诛心的问题:“既然每一件事都不是那么足以让你秘而不宣,那为什么要隐瞒,为什么要按而不发,为什么我的人去打探时半点事情都查不到?”

    对此,乔致安一低头说:“我认为从前这些事对公子来说暂时还不重要,现在最重要的是眼前的事怎么处理,公子应当知道九公子还没有踪迹,而京里诸位却一日也不愿意安稳。”

    “这有关系吗?”杜敬璋问了这么一句,这句话和“关我什么事”简直是异曲同工。

    点头应了一声,乔致安道:“有,属下不认为公子需要浪费时间在这些琐事细节上,公子有更多的事情需要解决。”

    忽然间杜敬璋笑了,指着乔致安说:“乔致安,这么多年了,你自问你了解我吗?”

    虽然杜敬璋的笑声听着很愉悦,但乔致安的脸色却忽然变了:“属下了解。”

    而杜敬璋却继续笑着,笑容愈发的真切好看起来:“既然不了解,就不要随意用你的想法来替代我的选择,在云泾河你尊重了我的选择,我谢谢你,你是正确的。那段时间虽然想不起来,但感觉还在,总应该是美好的。但是既然回来了,你就应该明白一件事,事情不在掌控里对于我来说感觉非常不妥当。你进太平院那天,我跟你说的最后一句话,你可还记得……乔致安”

    闻言,乔致安深深一礼答道:“是,属下还记得。”

    “好,以后这件事我不会再派人去查,也不会再过问。我最信任的人只有你和小言,而在信任之上比之小言更倚仗你,我是个不会怀疑自己选择的人,致安,我以后只会更倚仗于你,而我从你那最希望得到的不是忠诚,而是坦诚。”忠诚属于君臣之间,而坦诚在朋友之间,这是杜敬璋一惯来的说法。

    闻言,乔致安心中发苦,有些东西从这一刻……或许说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他需要背负的。杜敬璋肩上背负的更多,而他要背负的仅仅是负罪感,相较之下,乔致安觉得自己背负的或也不那么沉重:“是,公子,属下明白。”

    叹了口气,杜敬璋似乎对自己感觉到很不满意:“今天我语气或许不好,你不要见怪,甚至有时候我也不明白这些莫明的暴躁与不妥当来自于哪里,但我却能感觉到,云泾河有些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东西,遗忘了会让我感觉到某些地方是空的,这种感觉非常不好。”

    “您和西城在这段时间相处得非常好,只是西城终究是个性好隐逸且清高自持之人,知道您的身份后就转身离去了。”这也算是实话,姚海棠进了和园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头过。

    只是乔致安不知道的是姚海棠在过了这么久之后开始回头了,而且回得神不知鬼不觉得,她甚至用杜敬璋教的那些东西打扫完行踪后瞒过了所有的人,不管是杜敬璋派去的人还是太平院派去的人。

    她现在正累得瘫在床上喘粗气儿,嘴里念叨着:“杜和,吃了这么多天我做的东西,你居然都没想着要见见我,太失败了,我真是太失败了啊算了算了,反正这里挺安全,暂时先做个小厨娘也不错,到时候我想走了,再阴你一道,等你想起事儿来时……伊人相去远,欲觅已无踪,你就哭去吧你”

    就某些事来说,姚海棠真的是个很驴的人,犟得让人没法儿跟她沟通。这会儿她要是制了器出来让刘罗生帮倒忙找渠道去启了灵,然后再把秋水剑的作用抵消了,杜敬璋不就能想起她来。

    可她就不这么做,她是个太过于理想化的人,她认为什么都可以遗忘,两个相爱的人是不应该互相遗忘的:“就像你说的,只要心够坚定,就不会被器所迷,但是你又一次迷了。如果说这样的生活不是你喜欢的,你遗忘可以理解,难道我……我也不是你选择的,把我给忘了,你太不应该了。”

    瞧吧,她就是这么个纠结的人,总是执着于一些可能很可笑的东西,但她就是没法儿拿着一样东西去,让杜敬璋想起她原来就是她来,这种感觉非常不好。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姚海棠作息非常规律地起睡,当然每天还要给自己贴层皮子糊弄人,就个小小的厨房不是什么藏龙卧虎的地方,尤其是和园的厨房,都是踏踏实实没水分的厨子,跟她这样儿别有心思的人真没有。

    只是她这易容的手法在普通人眼里无懈可击,但要是真落在教她的人眼里,那就真是一眼看破玄机了。

    春节一过就相对闲适一些,杜敬璋也通常要去吃请,这里一顿那里一顿也没个安稳的时候,和园的人就相对更清闲了。这时府里的管事也就领了人来带姚海棠熟悉和园,毕竟姚海棠要在府里待着,那至少得明白哪里是哪里,哪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

    “姚春雨是吧,我是姜南,管事指派我来领你四处走走,跟你说说府里的忌讳,趁着这会儿公子不在园里,你又空闲着赶紧来吧。”来的是大丫头姜南,主要管着府里的衣服浆洗收发,加上待得久,所以对府里相对而言更熟悉一些。

    “好,那就走吧。”说实话姚海棠有点儿小小的兴奋,这里据说是杜敬璋五岁时就赐下的府邸,虽然一直到十二岁时才搬进来,但是这里自从赐给他起,就常来居住或和各家公子王孙们一块聚会,每一个角落都有当年杜敬璋的行踪在。

    这是一座充满了杜敬璋行迹的园子……姚海棠没想到的是,这也是一座经常能见到杜敬璋的园子,谁让这是杜敬璋的窝儿呢()

    59.梅里逢

    和园不是京城最奢华富贵的园子,但一定是花木最繁盛,景致最清幽的园子。这隆冬之时京城里多部分园子有些绿意就不错了,但太阳一出来,和园里却像是春天一般,各色的花木开满了一园子。

    各色梅花自不必说,那藏冬花、白香子、雪木兰一丛丛开得比春天还要繁盛漂亮,当真是四季如春、繁花似锦。行至园中,那叫姜南的姑娘指着各色花草说道:“公子向来最爱花木,园子里的花开得再好看看就是了,千万别折别伤了。结果子的也千万别随意采,每逢熟了就会收,到时候每个人都能尝着,鱼池里的鱼也别随意投喂,每天都有人按时割水草来喂。”

    闻言姚海棠直想笑,所有不能做的她都知道为什么,于是她心里忍不住要腹诽:“什么叫爱花木,他明明说过好像是小时候被要求不要轻易折花损草,他没祸害成的事儿也不能让旁人祸害,后来就习惯了,这才渐渐爱惜上了花木……”

    一路走来,姜南都把事儿说得细细的,总之是这不许那不能,等到一处小院儿外时姜南停下来说:“这是公子住的院子,逢着公子在时外边会有侍卫,因为公子不好用丫头侍候,所以公子在的时候丫头不能进园子。虽说你以后长在厨房里,但该知道的还是得知道,别犯了忌讳。”

    “好。”这条让姚海棠还觉得挺高兴的,为什么呀,因为一来杜敬璋十八了都没个妾侍或是暖床的,甚至不喜欢让丫头侍候。虽然那是因为小时候有些心理阴影,但这阴影姚海棠是真的很喜欢。

    转过身,姜南领着姚海棠过了小桥,然后指着前头说:“再过了这间就到了前堂,前堂以外男子就比较多了,丫头婆子们要是没什么事儿的话惯是不多去的,我领你去看一眼就回。”

    跟着姜南走,到了前堂过了门四处溜了一圈儿回了内院,姜南说:“这就差不多了,园子里忌讳的你也知道了,路多走几回就熟了,只要记住公子的园子不能瞎逛就行,另外几个地方也都有侍卫,侍卫拦你你别进去就对了。”

    “那边呢,好像没有说过。”姚海棠指着西侧几处小院儿,门关着似乎没人住似的。

    见她指着了,姜南就掩着嘴笑道:“那是给咱们未来的夫人们住的,眼下没有以后自然会有的。好了,话就说到这儿,你顺着这条路可以回厨房,不会迷路吧。”

    连忙摇脑袋,姚海棠说:“不至于,往前过了花园再右转,再过两进回廊就往前一直走就能到厨房里。”

    她不是个没方向感的,所以记得还算清楚,姜南听了直点头说:“那我就放心了,总算不是个连东南西北都不知道的,我得先去公子院子里把衣裳归置一下,以后有什么事儿可以到浣衣院来找我。”

    “谢谢姜南姑娘,我知道了,麻烦你了,那我就先回去了。”说着姚海棠就行了个礼,然后沿着小路慢慢走着,一路上开满了深朱浅粉的梅花,甚至还间夹着些绿梅,看起来一片生机盎然。

    记得寻径园里也有一树绿渚野梅,一过春节就开得热闹不已,那时她经常和杜和一块儿在梅树下,杜和会非常无奈地看着她喊:“海棠,你就不能惜惜花,多好的花全被你糟蹋了。”

    她通常会回一句:“我不糟蹋它你哪来的梅花糕吃,要不咱不吃梅花糕了,那我就不糟蹋它了。”

    对于她的回答杜和总是无奈又宠溺地看着她说:“那你继续糟蹋吧,我等着吃梅花糕。”

    他总是知道她喜欢做什么,对于她所做的事给便有悖于他的习惯,也会无奈地看着她,然后又宠溺地由着她去办。那些个梅花糕他哪里是真的非吃不可,甜的糕点他向来是不爱的,只是因为她爱做,他便爱吃。

    看着眼前的梅林,姚海棠不禁有些出神,看久了眼睛一酸低下头来说:“这世间果然有个傻子死了,那个傻子多好啊,他还说过要养我一辈子呢,我只喜欢傻子不喜欢公子”

    这时杜敬璋正办完事回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原本行色匆匆地要回园子里去,却忽然停下了脚步转而往梅林里走去。他在梅林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侧脸,仰望梅花的模样让他想起一句听都没听过的诗句:“寻常窗前一样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他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心地瞬间柔软下来,这种柔软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甚至不需要多作思索,他的脚步就向着梅林去了。

    当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时,姚海棠差点就喊出声来,但看着那张莫明熟悉又太过漂亮的脸,要出嘴的两个字就生生地咽了回来,连忙低头行礼道:“公子。”

    深兴地低下头,姚海棠怕杜敬璋看出她脸上的那层皮儿来,杜敬璋曾经跟她不止一次说过,易容是有漏洞的,要真是行家里手一看就能明白,所以千万别在行家面前玩这套,只会令人生疑。

    就在姚海棠担心,而杜敬璋要仔细看了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忽然有人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喘着粗气说道:“公子……大公子他……他,不是,乔院长……院长遇刺了”

    这一句话让杜敬璋迅速回头看着奔来的属下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致安一身的好功夫怎么会遇刺。”

    听说乔致安遇刺,杜敬璋是真的有些意外,所以才会问出这么一句因果非常模糊的话来,功夫再高的人也会遇刺,只区别在于受不受伤与是死是活间而已。

    来人赶紧把话澄清了,开玩笑,乔致安的功夫天底下谁能伤着他:“院长只是小伤,但是陈司快不行了,公子……你看这事怎么处理?”

    “什么怎么处理,赶紧带路,他们现在在哪里?”杜敬璋说话间就走了,只是走了几步忽然又停下来回头看了眼,这时姚海棠已经趁机溜远了,连个背影都没给杜敬璋留下。

    “回公子,在永安街那边,现在人已经移到附近的医馆里去了。”

    听着属下的答复,杜敬璋又举步往前,他要处理的事很多,天下人都知道太平院里全是他的人,不论是谁,敢伤他的人都要付出代价。这世上虽说不能总是以血偿血、以命偿命,但有些事总要去做,这世间的公平是你不去讨就没人会给你的骑马行至永安街,这时永安街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太平院的人扫尾的工作向来做得不错。等看到太平院的黑衣黑骑时,杜敬璋才知道事态要比属下所说的更严重。

    这时乔致安站在门外,冲着杜敬璋深深一拜,出乎寻常的冷静与冷淡:“公子,您把他们交拖给我,我没能保护好他们,请公子责罚。”

    “这时候不要说这些,先去看陈司,他怎么样了?”陈司和陈荣在太平院时都是他身边的人,所以陈司出事,杜敬璋非常愤怒,这种愤怒表现出来的却是极致的宁静与平和。

    不说这话还好,原本只是躬腰深拜地乔致安忽然跪下,跟着满屋子的黑衣也齐齐跪倒,乔致安的声音异常冷厉地说:“陈司,字永年,生于靖和九年八月十三,卒于靖和三十年正月初十,属下有负公子”

    这一句话是太平院里报亡时的头一句,杜敬璋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这句话了,今天听到心里一阵发紧,脸上却忽然有了笑意。他从容地扶起了乔致安,然后看着乔致安说:“你身上有伤,先去养着,陈司的事我来处理。”

    “不,公子,这会脏了您的手,既然是为属下而死,属下便要亲手为他送行”乔致安站起身来,定定地说道。

    从太平院建立之初,杜敬璋就异常爱惜属下,在他眼里,他的这些属下们就好比是园里的花草,与园里的花草所不同的是,每一个都是他亲手栽培出来的,所以更爱惜上千百倍。今天有人死了,乔致安才会深深地觉得不安,愧疚大于愤怒与怨恨。

    “你歇着,这世上没有不死人的事,太平院办的事总会有损人员的时候,只是这些年你一直跟他们说,不论怎么样先保住自己的命,这话是我说的,在这话之后还有半句,如果有人性命你觉得比自己重要,那就舍命相护。陈司认为你的命很重要,所以你去养伤,凡事有我。”杜敬璋拍了拍乔致安的肩,脸上的笑意愈发深起来。

    太平院的黑衣们也都站了起来,顿时间他们发现那如神仙一般的四公子势如山岳,或有新来的黑衣不曾见过杜敬璋这样的一面,从前或不明白为什么太平院这样依附并依赖于杜敬璋,但今天或能明白一些什么了。

    在杜敬璋的心里,太平院是他亲手种的花草,太平院每进来一个人,他都会在和园里种一株花木,现在少了一株正在开花的,他看着很不舒坦,很不爽。

    一旦他不爽、不舒坦了,他就得让人过不下去()

    60.迷路了

    从太平院出来后,杜敬璋有一个很事唠的职位——京城御使,全称是京城防御守备指挥总使,掌管的是京城骁骑营和忠字营、廷卫万余人马。

    很大程度上,皇帝不在他就是京城王,所以京城可以算是杜敬璋的地盘。现在有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杀了自己的属下,杜敬璋觉得这比打脸还疼,这是直接一掌劈在了心坎上。

    “我以为自己做事已经很不计后果了,没想到这世上还有比我更不计后果的人。”杜敬璋阴沉的脸色让在书房里侍候着的陈平益不由得一哆嗦。

    惯来如神似仙的四公子一旦阴沉起来,就像是那阴风阵阵的鬼眼里渗出来的寒气,只要一看总能让人感觉从头顶儿到脚心儿都是冰冷的。

    陈平益小心翼翼地问道:“公子,天晚了,您可想用点什么?”

    晚饭杜敬璋只瞟了一眼就没动,阴沉的脸色让送饭菜的小厮吓得手直发抖,打那以后就一直静坐着刚才那是回府后的第一句话。

    “去准备几样热乎的汤饭来,吃好睡好养足了精神我好好陪他们玩去”杜敬璋的脸上又生出笑意来,那笑就跟窗外吹不熄灯烛的寒风一样,看着没杀伤力,其实却冰冷刺骨。

    处理完太平院的事就已经近黄昏了,杜敬璋一路回府时一片平静,回了和园思索到现在才终于确定了一件事,身在局中想跳出局外,这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而他就意图跳出局外来,果真就不被容忍了。

    当陈平益端来了饭菜,杜敬璋不发一语地吃着,如平常一样的细细咀嚼,慢条斯理之中就是陈平益都感觉出来了:“老天爷啊,哪个又惹四公子了,明明知道四公子惹不得,一惹就发疯,到时候真疯起来哪个接得住哟”

    吃罢洗漱好了,看着杜敬璋歇下,陈平益退出屋里,然后看了眼院子里,这才发现下雪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公子果然是神人啊,一生气天老爷都发怒了,这雪肯定很厚。”

    屋里,杜敬璋听着这一句又露出笑脸来,这时是无遮挡的笑意,像杜和应该有的笑容那样干净清澈。只是片刻后这笑容就消失了,他忽然感觉到非常乏味,更多的是倦怠:“这世间就没个太平的地方,偏居一隅未尝不好,但如果这一隅都没有了,那我就只能求更广阔的天地了。”

    “退一步如果不是海阔天空,进一步又何妨,忍一时如果不是风平浪静,又何需忍……傻……”傻什么,杜敬璋半晌半晌的恍惚后发现自己经常失言,而且经常说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出处的话。

    黎明前披了袍子坐起,院里的雪果然下得厚了,及膝盖深的雪在烛影摇红之下看起来带着几分妖娆之色。杜敬璋忽地想起了梅林里的深红浅红,于是就近而想起了昨天在梅林里见到的人。

    也许是半夜时人的思维比较敏锐,杜敬璋记起了那双眼,回转身看到是他时有惊讶、有柔和、有犹豫,甚至还有点温情脉脉之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