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望。而且,人们也在用各种各样的事情来掩饰他们的冷漠和社会的绝望表现。就好像是直至最后美国政府都在进行着自己的谎言,骗人以希望,但最终选择的仍是残酷地放弃了男主角。最后的几句对不起,加上男主角的一句:“好吧。”充分的表现了那种在绝望的世界中,人们无望的感彩。男主角最后由希望之巅猛跌到失望之谷,这真是个绝妙的讽刺!

    “影帝一级别的演技!福珀告诉你什么社会的真实!”

    ——《纽约时报》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之后,都认为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讽刺国家还有社会的电影。可是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活埋》是一部讽刺人本身的电影。

    首先,男主人公将自己求生的稻草完全放在手机上了。诚然,这个办法通过联系外界或许能得到一点帮助,但是作用肯定不大,毕竟,让美国在伊拉克的人对手机进行定位,是个好办法吗?

    所以,正常奇怪路况下,这个时候应该自己想办法逃生。看一下他有的工具,手机,手电,捆绑他的绳子,两个荧光棒,一个连自己手指都可以切断的锋利的小刀,一个金属酒瓶……

    这些工具的出现完全可以自救了。男主角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没有把握住。为什么手可以自救。还是出在手机的问题上面。电影中,男主角是可以和外面的人通话的。你要知道,收集的信号在有土地遮挡的作用下,是没有办法传播太远的。所以也就是说,男主角被埋的地理位置事实上距离真实的地面没有太远。大概也就几英尺的距离。最大程度上不会超过一米的厚度。而这,也是正常被埋的高度。就算是因为活埋,真实条件是在被埋葬的地方会比起其他的位置高一些,形成一山坡形状。可是请注意。男主角被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是沙子!不是厚厚的土壤。

    众所周知,沙子更容易松散,也就更容易突破。所以,只要男主角通过坏掉的棺材板后,不往上走,是有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自己的棺材板减少沙子的阻挡的。而更何况,关押主角的这个棺材的空间还那么大,男主角躺在里面,甚至还有让他可以乱动的距离。但是男主角干了什么,他把自己生存的希望寄托在了别人的身上,就好像是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在遇到困难一样,总是要求助于被人次才能够度过困难。却没有发现,其实只要自己可以,那么他自己本身就能够度过难关……

    “这就是《活埋》,这就是人生!”

    ——《每周分析》

    戈达尔说:“一部电影只需要一个女孩和一把枪。”而这个时候吕克·贝松却告诉我们:“一部电影只需要用一个男人和一口棺材。”

    幽闭空间中,由紧张所释放出的广阔的社会图景和人性隐喻远远超出了想象,以致它带来的压抑无望的情感冲击是空前强大的。当一个人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被人埋在沙漠中的一口棺材里。他手边只有手机、小手电等等几样东西,在这个窒息的空间内,他必须想办法活下去。主人公的命运就好像是宇宙一样跌宕起伏。但最后却归结到了黑暗……

    人生就是一场活埋,每个人都在黑暗、幽闭、令人窒息的困局中苟延残喘,挣扎求生,而僵硬的体制、自私冷漠的人际关系是比恐怖分子更令人不寒而栗的刽子手,置人于更冰冷的绝望。这样的主题在影片中被极端夸大: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影片中重复过很多次一句话:谁关系你得死活?

    就像这句话说得那样,在这个利益大过天的社会,并没有人真正在乎你。为什么会这样?不是因为人类各自的自私和软弱。也不是因为什么其他的。只是因为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是那样的无望。就好像是主人公本身被埋葬的位置一样,在地底。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生活在只有一点点小小光亮的黑暗下面,等待着无尽的黑暗最后的埋葬。想要逃脱,那么就只能自己努力。因为没有谁是谁的救世主。

    唯一可以拯救自己的人,就是你自己。

    一段时间里面,《活埋》好像吸引了大部分媒体的眼球。同样的,福珀的知名度也越加的大了起来。而就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歌舞青春》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