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投资人生(H) > 分卷阅读114

分卷阅读114

    有这样不按理出牌的攻势,瞬间就进陷入了被动。

    而在广告宣传和媒体科普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开始明白“盗版”二字的含义,曾经廉价的碟片已经不好拿出来在亲友间炫耀,贩售盗版光盘的商家也自觉收敛起了气焰,想要避开这个风头浪尖。更有甚者一些支持和亲自经营盗版业的官员闭上了嘴巴,挪开了视线,焦点访谈意味着什么,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从政者都不会漠视。

    只是这样的被动没有持续太久,如果说正版代表着一些人的利益,那么盗版同样也代表着另一些人的利益。在铺天盖地的正面言论开始退潮时,有些人冒了出来,用迂回的方式为盗版——尤其是工业范畴的仿造和拷贝撑腰。他们开始努力渲染垄断的危害,强调当前中国社会的消费水准,为千千万万非自主创新的贴牌、仿冒公司摇旗呐喊。悲情牌有之、经济牌有之,甚至连仇富和活该的言论都冒了出来,似乎支持正版成了一种奢侈,一种并不符合国情的浪费举动。

    针对这波攻势,飞燕迅速做出了反应,以新华书店和各大城市图书馆为依托,慢慢开始推行影碟租赁业务,化买为租。第一波行动涉及全国2o个主力销售城市,也让一批头脑灵活,敢想敢干的人摸到了先机,触发了后世几大影碟连锁租赁店的原型。

    与此同时,另一些深受仿冒产品危害的行业也站了出来,加入了飞燕的反盗联盟。比如制药、食品、烟酒等关乎民生的企业,在他们的宣传语里,“喜欢”变成了“必须”,变成了“生命”这样高昂的砝码,道理却依旧浅显:如果真为盗版和仿冒大开其门,不惩罚不严令禁止,你又怎么能保证那些丧尽天良的盗版商只碰碰服装或出版发行业,不向食品和药品伸出黑手呢?难道仿造药物的成本就比拷贝光盘高吗?难道酒水的惊人利润就不让黑心厂商们垂涎吗?没有法律的监控,没有道德的扼制,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这场盗版盛宴的下一个受害者呢?

    一边是休闲娱乐,一边却是国计民生,这场反盗版宣传最后演变成了全民意识的洗礼,也成了一场真真正正的论战。从报纸到电视,从广播到现实,拉锯战式的辩论随处可见,争吵的声音越响亮,对于民众的启发就越深刻。而在这一片口诛笔伐的混战中,引起这场战端的导火索却悄然安静了下来,关于利达、劲科的侵权案庭审,不声不响的拉开了序幕。

    在进入法庭之前,几家公司的高管和法人率先坐到了一起,开始了一轮对于中国今后影视业至关重要的会谈。

    (这里是防抽分割,本章完)

    ☆、第六十九章

    这次会谈由飞燕方面发起,劲科首先相应,踌躇了几天后,利达终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