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承德围棋故事 > 第四百零四章、老孟折戟(11)

第四百零四章、老孟折戟(11)

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哲学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产生了近代实证科学,各门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中独立出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哲学研究对象又缩小了。

    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认识论和发展观的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重点问题。在当代,由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意识科学的独立和迅速发展,哲学的研究对象又发生了变化。哲学不再研究世界某一范围、领域的问题了,而是研究整个世界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普遍的规律,如世界的本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世界的基本状态等问题。“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哲学会转向政治探索型方面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寻求在乱世中的立国之本、生存之道。

    这就是哲学的深入发展,我们可以称之为“饥饿哲学“,或者理解为绝路逢生的哲学。

    所谓“饥饿哲学”,指的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利益和国家进步利益得不到满足,或阶级冲突尖锐的情况下,哲学被迫进行改革思索,以政治和经济探索的方式思考世界,从而产生的价值型哲学。

    我们深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哲学,其本质是为政治服务的。

    由于资本主义对工人剥削加剧和内部矛盾深化,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唯物论和辩证法,进一步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借以揭露资本主义的本质,反对压迫,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工人阶级处于不利地位中发展出来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提供了合理的温床,这便是典型的“饥饿哲学”。

    在生活富足的年代,人们解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后,思想世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时人们思考的哲学范围比较大,包括了诸多方面,形式也比较多样。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渗入到各个领域,这正是哲学的多样化发展,我们称之为“富足哲学“。

    所谓“富足哲学”,指的是人们在生活利益得到满足后,思维意识世界得到了极大丰富,细致入微地观察世界与自身的关系,进入意识、精神、自然等多种哲学领域,从而产生的多元形态哲学。

    阿奎那是中世纪杰出的神学家和哲学家,由他所著的《神学大全》享誉古今,是这一时期哲学特征的重要体现。

    由此看出,哲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正因为如此,历史为哲学指明了两条可行的路,促使了哲学的多层次发展。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称“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