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承德围棋故事 > 第四百三十九章、国足出线(2)

第四百三十九章、国足出线(2)

们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但其实什么都不懂。事实证明他们是错误的,现在我在快乐地旅游,他们却在一个铁窗的世界里。”

    到了后来案发之后各种黑幕爆出来,才明白那种浑浊的大环境下米卢能坚持原则并取得成绩有多么不容易。

    看看后来那些要么被架空要么被干掉的继任者,再想想这个这个老头儿卖卖萌就愣是能哄高兴官老爷们,同时不让自己的工作被影响,是有多么的牛逼。

    扯了那么多似乎与足球关系不大的东西,再说回足球。

    跟现在张口tiki-taka闭口拜仁巴萨的某人不同,米卢在男足推行的战术一点儿也不先进和复杂,当时执行的都是简单实用的战术,立足防守,边路推进,狠抓定位球什么的。

    他的战术符合当时中国球员的水平和特点,执行起来就特别好。

    虽然打起来谈不上多少观赏性,但是场面相对均衡,作为球迷,看起来不闹心。

    米卢的用人也有很多亮点,比如当时引起很大争议地弃用个人能力出众的绝对主力李明,而选择了战术素养好体能充沛的李霄鹏。

    米卢可能在技战术上并没有给中国队带来多大的提高,但是其选择了适合的、执行好的战术,使得男足稳定地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

    这是一件看似普通,但很了不起的事情。

    很多中国球迷从97年金州的眼泪和98年的「gogogo!alealeale!」开始接触足球,好奇和慢慢了解这个22个人抢一个球的游戏为什么能带给人那么多的欢笑和悲伤,兴奋和愤怒。

    人们从小就听着“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著名口号,五里河之夜出线的兴奋和对世界杯的憧憬现在还记忆犹新。

    人们对很多东西很可能不明觉厉,但是默默记了下来,之后再想起来时,别有一番滋味。

    人们在与足球初恋时就体验了那么多美好,到了后来难免会有很多失望。

    后来慢慢的,人们对男足就看不懂了,也看不动了,基本就是瞥几眼新闻。

    上大学之后,有些男足比赛的时候,还是会有许多平时看球不看球的同学都围在电脑前,更多的原来的球迷都是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听解说员念着那些有些陌生的名字,偶尔人们也会想起米卢的那只男足。

    综上所述,米卢带队的那只中国队,应该就是历届中国男足里面最好的,是唯一而不是之一。

    人们可能不太清楚米卢是怎么把业余的哥斯达黎加带出线的——或许有运气成分。

    从他在中国的执教经历来看,他并没有提高中国队的上限,但的确极大提高了那支球队的下限:打弱队不乱,打同等水平的球队不慌,赢下一切该赢的比赛,心理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95年到01年之间的中国国字号球队,基础实力还是有的,比日本韩国伊朗沙特四强不足,比下绰绰有余,但心理素质相当糟糕。

    每每遇到关键比赛就会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