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承德围棋故事 > 第五百一十二章、狂士登顶(66)

第五百一十二章、狂士登顶(66)

赵东宏反而同意他的说法,对,这样黑棋也优势;只不过我看见这里可以闹事活一点,他的目数就可以少数二十来目,心里还略微好过一些。

    因此,也有了追赶的劲头。

    后面,就成了赵冬鸿的一言堂;他并没有赞扬自己,夸自己争胜负如何机敏;而是不时指出,黑棋此处疑似亏损了几目,黑棋那里大约也亏损了一二目。

    最后结果,黑棋居然盘面比白棋也没好一二目。

    李铁如感觉,王志刚好像不只是输了一次,仿佛更像是输了二三次的样子;这种大优势的棋,松懈之下被对方不断蚕食而被逆转,痛惜之情刻骨铭心啊。

    李铁如回想起来,自己过去输给朱元涛那八盘棋,有至少三局棋也是类似的输法;不同的只是,那几盘棋他的优势远没有这么大。

    相比之下,王志刚幸运赢了自己,指出自己的败招,还刻意婉转地说,不愿意刺激人,太友好了,心太软。

    而赵东宏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有什么是说什么。

    话又说回来,李铁如与任何人复盘,差不多双方都比较坦诚与友好;单纯只是针对对局得失。

    其实赵东宏倒真没有嘲笑对方的主观意图,不过他获胜后那得意洋洋的模样,就会令对手分外郁闷和懊恼。

    他这方面,与李铁如的多年打桥牌同伴李亚峰有一拼。

    老孟形容李亚峰,让他赢了可不得了,眉梢眼角都洋溢着得意的坏笑!

    二人都未必有什么恶意,只不过是性格外向,难以掩饰获胜后的强烈喜悦。

    这样的勉强克制却依然流露出来,比起毫不掩饰并故意对失败的对手嘲弄、讽刺、挖苦那些恶形恶状,实际上就已然友善太多了。

    那样的人虽然不多,也确实还是存在的。

    像李铁如、张游、朱元涛、张建民,还有王志刚、老孟、马绍恒等这些下围棋的,很多人无论输赢,对局前后态度都没什么大区别。

    其中少数人,也许会神采飞扬地得意一番而已;比如说那子。

    复盘时有可能有些变化,大多是对自己看法固执一些罢了。

    换言之,这些人即使赢了,通常也都不愿意再刺激对方。

    比如说王志刚艰难逆转赢了李铁如,说话仍旧心平气和。

    这也是多年“打出来”的交情,过去李铁如赢得多,每一次都客客气气的;对棋局看法、说法基本都是很客观的,只谈优劣得失;李铁如对任何人,都是一贯如此。

    胜利的喜悦,只会等到周围确定没有不熟悉的人注意到的时候,才会显露或者释放一些。

    并非唯独李铁如是这样,前面提到那些人基本也都是这样。

    胜了就得意洋洋,败了就垂头丧气的两种模样,在他们身上不会出现;他们不是没有那两种情绪,而是绝不会轻而易举地就那么流露出来。

    最典型的是朱元涛,人们不问他,就很难猜到他到底是输了还是赢了。

    论及“胜不骄败不馁”,朱元涛堪称承德市围棋界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