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承德围棋故事 > 第五百七十八章、新颖昵称(24)

第五百七十八章、新颖昵称(24)

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不得不以此为“最佳选择”。

    而马谡明明有多个好的选择,却偏要主动把士兵置于死地,这就不是优选策略,这是他可以选择的范围内最差的一个选择了。他的兵法当然要失效。

    张郃是5万,马谡是2万,如果发生战争,马谡是败势。

    如果利用天险防守,或许可以成为均势。

    我们可以将马谡的2万人,“用来作战”和“用来防守”,做一个简单的比较,都按最坏的结果算,假设都是输的情况下,会怎样呢?

    1、如果防守输了。那至少也得慢慢耗呀耗,2万人够耗,不知道要耗多长时间才有结果出来。

    2、如果作战输了。那就是当场分胜负,2万人一次性全部报销。

    两种最坏的结果,孰优孰劣,勿需多说。

    马谡假如选择前一种,即使真的守不住,也可以熬很久,只需熬到一两万人的增援部队到来即可。

    而他偏偏选择了后一种,结果导致没用到10天时间,就迅速溃败了。

    关于马谡的失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离谱的一种是:诸葛亮故意要坑害马谡,先用激将法使马谡立下军令状(正史无此说),然后让他用2万人拖住敌人的5万人。

    好,我们就按这个最离谱的情况来分析,马谡还是只能选择守,而不能战。

    因为选择守,拖住敌人的时间一定最长,而选择战,拖住敌人的时间只会最短。

    又有人说,马谡识破了诸葛亮的诡计,就故意输掉了。

    好,就算马谡是这样想的。他还是只能守不能战。

    因为战败后投降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甚至会被杀掉,只有让对手胜不了,投降的价值才是最高的。

    总之,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守,都是优选。

    综观街亭之战,马谡的失败是必然的。

    因为他有好的选择却不用,这就叫“让寨”,凡让寨,必吃亏。

    单单只看街亭这个小范围内的争夺,完全是马谡自以为是造成的,马谡该负全责。

    如果说赵括“纸上谈兵”还有些争议,那么马谡“言过其实”就有些没有争议了。

    然则李亚峰忽然间提起马谡干什么?

    谁也想不到,李亚峰居然说,马谡那是“士为知己者死”,死得其所!

    意思是,诸葛亮器重于他,临危之际委以重任;而他阴差阳错地打了败仗,诸葛亮还善待其家人后人,他就算死了也心甘情愿了。

    李铁如听了真的哑口无言了,他死活也不明白,李亚峰为什么会那么青睐那些臭名昭著的失败者呢?

    前有恶贯满盈的**首领希特勒,后有纸上谈兵、兵败身亡而且险些连累赵国灭亡的赵括,现在则是“言过其实”而刚愎自用的马谡?

    见李铁如满脸不可思议状,李亚峰更加气愤!

    李亚峰愤然自白:“我觉得自己就是马谡那种人,所差只是没遇到自己的诸葛亮而已!若得有个高手那么赏识我,我为他肝脑涂地,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