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承德围棋故事 > 第七百五十六章、茶楼恶斗(11)

第七百五十六章、茶楼恶斗(11)

想,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确确实实就是以此为毕生追求的。

    颜渊,姓颜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年龄比孔子小三十岁。

    有人根据颜渊与孔子的母亲同姓、颜渊的父亲颜由也是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弟子有数名姓颜等情况,推测他是孔子姥姥门上的亲戚(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颜渊是不是孔子的亲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孔子心目中最优秀的弟子。

    颜渊好学。

    当哀公问孔子有哪些弟子好学时,孔子回答:“有个叫颜回的很好学,他从来不把自己的怒气向别人发泄,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但他不幸短命已经死了,现在没有像他那样的了,我没有听说还有谁是好学的。”

    (《雍也》)类似的话,孔子还对大夫季康子说过(《先进》)。孔子认为在他众多弟子中,只有颜渊能发自内心较长时间不违反仁德,其他人则有时能够做到罢了(《雍也》)。

    孔子非常喜欢颜渊安贫乐道的品格,夸赞他说:“颜回真是有贤德呀!一竹筒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种日子,而颜回却一直快乐地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真有贤德啊,颜回!”(《雍也》)

    这句话,后来成了孔子的名言,颜渊也因此成了安贫乐道的典范。

    说来很巧合,李铁如的性格与儒家的主张很贴近;然而,他小时候读过那么多书,其中却并没有包括“四书五经”中任何一本。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六艺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

    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这些,李铁如还是到上了高二时,才从新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刘老师那里听到的;当时当然不懂,只觉得很神奇。

    那时同学们都是十七岁,刘老师大学毕业刚上班不久,也就是二十余岁;相比于原来的老师们,他与少男少女们,近乎没有代沟,双方间共同语言多了许多;因此,语文课当即成了同学们最新追捧的课程。

    都说学生是先喜欢上这个老师,之后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为什么会这样?

    一般学生都会这样吧,喜欢这个老师,然后爱屋及乌喜欢这个老师这是种心里影响,遇到喜欢的老师就认真听,不喜欢的就不认真或者不听,其实这样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