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承德围棋故事 > 第七百六十八章、九段棋所(2)

第七百六十八章、九段棋所(2)

棋师)为对手。

    及师言与之敌手,至三十三下,胜负未决。师言惧辱君命,而汗手凝思,方敢落指,则谓之镇神头,乃解两征势也。

    王子瞪目缩臂,已伏不胜。回语鸿胪曰:待诏第几手耶,鸿胪诡对曰:第三手。

    师言实第一省手矣。

    王子曰:愿见第一。

    曰:王子胜第三方可见第二,胜第二,方得见第一。今欲躁见第一,其可得乎。

    王子掩局而吁曰:小国之一,不如大国之三,信矣。

    今好事者尚有顾师言三十三镇神头图。”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大唐第一高手顾师言对阵日本王子;双方接战就展开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杀。

    战至第三十三手,顾师言弈出妙手,一子解除了自己两处大块的危机,同时令对方陷入绝境。王子当即认输。

    然后询问官员,顾师言是大唐第几高手?

    官员骗他说,只是第三;其实顾师言就是第一高手。

    王子恳求,能不能让我见一见第一高手?

    官员继续忽悠,你得赢了第三,然后才能见第二;等到你能赢了第二,然后才能见到第一。现在就想见第一高手,是不是太心急了呢?

    王子仰天长叹说:小国的第一,还不如大国的第三呢,俺服气了!其实应该是口服心不服吧?

    对这段记述一些日本围棋史家出于“围棋上国”意识而不愿承认,但《旧唐书·宣宗本纪》也有所记载:“(大中二年,公元848年)三月已酉,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王子善棋,帝令待诏顾师言与之对手。”

    这是迄今为止古代中日围棋国手对弈的唯一记录。

    以后数百年间日本在围棋规制上基本遵循中国传统下法,中国的《玄玄棋经》一直是日本棋手必读的权威之作。

    日本围棋相关书籍。

    进入平安时代(794—1185)以后,围棋倍受上流社会妇女的青睐。

    对此,在十一世纪问世的《源氏物语竹河》等章中,有相当细致的描写。

    到镰仓时代(1185—1333),围棋在习惯于战场生活的武士中也逐渐传播开来,即使在紧张的战争空隙之际,武士们仍迷恋于黑白之间。

    这大概是由于围棋的思维方法与实际战争中的战略战术相通的缘故吧。

    与此同时,围棋也进入了僧侣的生活,1199年日本棋圣玄尊法师编《围棋式》一卷,浅近易懂,为围棋在日本的普及开辟了道路。

    四家角逐。

    日本专业棋手兼围棋史专家中山典之,根据赖山阳所著《东瀛外史》统计,战国武将中有30%—50%为围棋爱好者,三大枭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具有相当的棋力。

    此时,终于出现了寂光寺僧人名日海(1558—1623)的围棋大家,他先后仕奉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织田信长馆览日海精湛的棋艺后,誉称其为“名人”;丰臣秀吉曾举行棋会,赐予天下无敌的日海每年二百石的俸禄;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召日海去江户,任初代名人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