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承德围棋故事 > 第七百八十二章、九段棋所(14)

第七百八十二章、九段棋所(14)

一代棋士生不逢时,都是在飓风浊浪中渡过艰难一生的。

    他说,作为日本棋手我尚有如此感受,何况是出生于动乱的旧中国,后来又久居异国他乡的吴清源!

    桥本先生深为有这样一位在那样凶险的年代,长期独自一人迎击全日本顶尖高手的围追堵截,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棋士作师弟,并且自己曾在十番棋擂台战中成为他的手下败将而感到自豪!

    吴清源后期的对局已不再注重胜负得失,而致力于悟道,追求棋道的完美,力求每一局中都有创新。

    他提出的“调和”一说,不光是围棋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而这种思想的产生是以中国博大精深的儒家、道家思想为根基的。

    所以,他战败的对局,棋士们也奉若经典。

    现稳坐日本棋坛最高位的赵治勋九段说,他用功最勤的是打吴清源先生的棋谱,一部全集已经全部翻烂,需要再买一部。

    吴清源的大弟子、曾在棋坛开创“竹林时代”的“超一流”棋手林海峰九段说,先生以其超群的胜率长期独步日本棋坛,从发表新布局起就不断地给棋界带来新的生命,受惠的不仅仅是他的弟子,而是整个围棋界。何止是整个围棋界,后世也将受益。

    日本人认为吴清源就是和围棋有缘的,因为吴清源的“吴”字与围棋的“棋”字在日语中读音是一样的。

    至此,我也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日本人称吴先生为“生涯现役”,不错,他是当之无愧的“终身棋手”。

    在中国首届“棋圣”赛开战之初,我访问了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九段。

    陈祖德九段说,现在各国的“棋圣”只是一种赛事头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棋圣,真正的棋圣要历史赋予,是人民心中的棋圣。

    从这个意义上讲,吴清源先生才是真正的棋圣,他是棋战天才胜利者的永恒象征。

    除上述专业棋手的比赛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全国性业余棋手赛。

    其中有:《每日新闻》社主办的1955年恢复的“业余本因坊战”、《朝日新闻》社于1961年始主办的“业余十杰战”、日本棋院主办的“女子业余冠军赛”、全日本大学围棋联盟主办的“全日本学生团体赛、个人赛、十杰赛”、全国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在日本指高中)围棋联盟主办的“全日本高校冠军赛”等等。

    另外,在地方报纸范围内,由各种团体主办的定期比赛不胜枚举。

    据日本《新世纪百科辞典》和《日本大百科事典》统计,日本围棋人口有600万人、职业棋手400人、业余棋手有段位者在100,000人以上,堪称“围棋大国”。

    自7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的崛起,给日本棋界以极大的冲击。

    首先是1976年聂卫平在日本刮起了一股“聂旋风”,前来迎战的六名日本强九段棋手,只有一人幸免败绩,使日本棋界如梦初醒,但仍有一些日本棋手表示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