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宋耻 > 第三十二节 扩军备战

第三十二节 扩军备战

次那样,用高淘汰率来选拔精兵了。

    “也好。那我计议一下,找些人去招兵。你还跟着去吧!”

    小队长高兴了答应了一声,转身就跑去跟其他人嘀咕了,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同伴,让他们知道乡亲们又多了一条发财的路。

    招兵方式很简单,又让上次回乡的那些人跑一趟,李慢侯暂时也不需要用一些军事学中的巧计,比如谁招多少兵就当多大得官,因为他发现军饷足够让山民们踊跃当兵,不需要动用其他方式刺激,那些小招数,等将来招不到人的时候再用。

    这次带他们回去的,还是李忠,李忠一直想做大事,加上现在衣食无忧,境界大概真的提高了,做事很认真。虽然还没展现出哪方面的天赋,但一直很努力,从跟着李慢侯离开汴京开始,就一直很努力。

    虽然还没能成为李慢侯的得力助手,可已经练出了一副好身板,也有不俗的武艺。骑马也骑的有模有样,训练中可以拿刀劈杀木桩,只是还缺乏实战。李慢侯也有意锻炼他,整编花马刘部众的事情就交给了他。

    整编花马刘的事情很快就进行完了,得知自己是跟着公主混的,这家伙高兴坏了。他可不是普通的农民,真正纯粹的农民,其实很难拉起队伍。花马刘是走南闯北的商人伙计,尽管未必有多大能耐,但见多识广。常年进出汴梁城,他可是知道公主府的护卫都是些什么货色,那都是一群混吃等死的权贵子弟。他的身份突然从一个土匪头子,变成了京城里的大官人了,怎么可能有怨言。

    这让李慢侯多了个心眼,知道以后要诏安土匪,先报自己的自号,那两个公主的剩余价值看来还有很多。

    公主既然给了那么多钱,就有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以做,李慢侯打算筑城。

    他的军营驻扎在城北一片废弃的岗子上。这片岗子,叫做蜀冈,其实是一片城市遗址。是唐朝时期的子城,也是唐朝早期扬州城。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官府就在子城南方修建了规模更大的罗城。唐末、五代时期,扬州再次毁于战火,宋代是在五代后周的基础上加以修补,城市规模比唐代大大收缩,唐代子城完全被废弃。

    可是唐朝人建城军事目的是第一,所以唐代早期的子城遗址,其实是一块战略要地,是整个扬州附近的高点。站在岗子上,可以俯瞰整个扬州城。这都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军事学修养,几个西军老兵第一眼就选中了这里作为军营,恰好这里位于城外,跟主城墙隔着一条护城河,又早被废弃了,扬州知州痛快的安排李慢侯将军营扎在这里,并且帮忙赶走了一群岗子下,城墙边的流浪汉。

    由于这里的军事价值,李慢侯一直舍不得放弃这里,可是不放弃这里的话,一旦战争打响,他的部队就没有城墙保护,现在好了,有钱了,可以两全,那就是重建唐子城!

    这事还真是有钱就行。作为一座城市,高等文明的聚落,扬州城里各种分工的职业都能找到。巧的是,李慢侯需要的这批人现在正好闲了下来。扬州作为李纲计划中的沿淮帅府驻地,已经让当地官府修整加固了一年多,以前的残缺已经修缮。大量泥瓦匠闲了下来,李慢侯立刻让侯东帮忙找一批刚刚通过扬州城练过手的工匠。

    “对,整个包起来!”

    李慢侯带着一批头发花白的老工匠在岗子上看地形,他要求将岗子全包起来,或者说在唐子城的遗址上,重新将城墙竖起来,以前的老城墙早就没了,城砖都被扒干净了,不知道是居民盖了房子,还是地方官拿去修了城墙。

    “城墙不要这么平。你给我加一些凸出,对对,就是马面!”

    双方在地上画起了草图,李慢侯将棱堡的概念直接甩了出来,没想到这些工匠竟然也知道。其实五代时期就出现了,现在的城墙就有这样的设计,只不过只在城门两侧建造,用于屯兵的马棚。而李慢侯要求正面城墙上都要设计马面,这样城墙就没有死角,可以不用站在城头往下射箭,而且可以站在凸出马面上朝侧面射击,这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自己安全性的提高,就意味着敌人的安全性下降。只是造价会高很多,但他现在不差钱。

    “护城河要通。挖出来的土不用烧砖,就垫在岗子上,夯实了。砖去别处买!”

    工匠建议挖开早就已经废弃的护城河,用河泥烧砖的建议李慢侯否决了,他有一个小心思。他知道这座城池一直下面埋着东西,尽量留给后人吧。李慢侯不知道的是,这下面埋着的,可不仅仅是唐代的遗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因为邗沟而修建了城池,供吴王夫差屯粮和北上争霸中原之用。

    也许这座岗子之所以成为高点,就是一代代人重修城池的时候反复加高的。现在李慢侯同样继续加高地基,多少也能增加一点有利地形。

    “城里肯定得有营房。给我修一批粮仓,放到南边,靠着城门两侧。”

    如果筑城的话,肯定就跟南边的旧城成犄角之势,金军不可能进攻南门,因为他不可能将自己置于两城之间的危险地带。两座城之间还有护城河,还可以方便运输,反正金兵不善于水战,不可能冲击水道。真冲击水道更好,两道城墙夹攻,来多少死多少。

    而护城河几乎可以利用瘦西湖,因为瘦西湖本来就是唐朝的护城河,十分宽阔,上面甚至能摆开战船。金兵要跨越这样的护城河,然后蚁附攻城,很难想象他们能攻下这座城市。但历史上偏偏这座城市里皇帝赵构仓惶而逃,引发官员、百姓跟着逃,导致金兵几乎是直接冲进城,接着屠城后放火少了这座历史名城,史称维扬之变。

    “只要不缺钱,一个月城墙就能筑起来。里边的屋舍的话,至少要两个月才能完工。”

    工匠解释着工期。

    李慢侯点头:“放心。钱管够。回头你开个工料单我看看。城墙一定要修的坚固,晚一点都不怕!”

    李慢侯不认为金兵两个月内能打过来,北方还有那么多城市呢,李纲的防线不可能起不到一点作用。甚至筑城本身,就是一种备案,用到的可能性不大,也希望用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