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宋耻 > 第一百零三节 争功(5)

第一百零三节 争功(5)

再纠正了。

    赵构又问道:“皇姐。柔福妹妹这下安全了,该回临安了。不知道她可否受了惊吓。该派谁去安抚她一下,顺便迎驾。”

    吴国公主道:“让我去吧。”

    赵构道:“皇姐说笑了。路途遥远,还有乱匪溃兵,皇姐怎能犯险。派一个文官吧,武将粗鄙,上次派杨沂中去,竟被一群刁民拦下。”

    吴国公主却很认真:“陛下。柔福妹妹陷于扬州已经数年,此次坐镇扬州,才有军民同心,力退金人。我去迎她一下,也是应该的。”

    赵构沉思片刻,他也觉得,如果不是有公主坐镇,李慢侯根本镇不住西军悍卒,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胜利。而且他也接到过地方官府的奏报,多次提到公主变卖家产救济难民的故事。公主不但起到了坚定军心,恐怕也起到了安抚民心的作用。但还是要把公主接回来,更要接回来,尽管公主有威望对皇帝的威胁不会大过流寇、武将和强敌,但也是一种威胁,面对威胁,赵宋天子有本能的危机感。

    客观上,柔福公主肯定不想留在扬州这个危险之地,只是因缘际会的被堵在那里,又适逢其会发挥了皇家的作用。这不能怪她,反而要大张旗鼓的封赏。可公主在扬州的威望越高,扬州百姓恐怕更不想让公主走。谁都知道,明年金军肯定还会南下,肯定还会经过扬州,他们依然希望公主能留下跟他们共命运。

    可是总不能杀老百姓吧?派杨沂中这种莽汉去是不行的,得派一个精明又懂得周旋的文臣,地位还不能低。长公主如果愿意走一趟,自然也很好。虽然不合祖制,似乎长公主参与的国事太多了一些,可这不仅仅是国事,也是家室。让柔福的姐姐去接她,没准更周全一些。尽量弱化公主的官方身份,让姐姐去接妹妹,而不是官员去迎公主,可能更不会刺激老百姓。

    想到这里,赵构点点头:“那就辛苦皇姐一趟。顺便让宗正令过去。身份也够,就不动用朝廷了。费用由内帑来出。”

    赵构一番琢磨,就认为接公主这件事,当做皇家私事来处理比较好。让管宗室子弟的宗正令去,不让朝臣参与。真派朝臣去,那就是国事,必须大张旗鼓,一路招摇。因为他不可能让一个公主悄悄南下,搞得好像逃亡一样。国事,就一定要大张旗鼓。可是私事就不一样了,可以灵活一些,不会失了体面。一旦百姓阻拦,甚至可以让公主悄悄离开扬州,事后让扬州官府出面通告,就说公主不想扰民,所以低调出行。可一旦上升到国事,那些文官就不会接受这些说辞。一定拿礼制,拿祖宗制度来压他。

    决定后,赵构突然想到其他一些细节,跟公主商量起来。

    “关于公主护军的事情。不知道皇姐有什么主意?”

    赵构问道。这只军队能打败金军,非常难得,让人担忧的,是它不可靠。林永这种人还是离得越远越好,去打金军就好,杭州就不要来了。

    公主叹道:“李统制是忠勇之士,一心杀敌立功,还是留他在江北抗敌的好。”

    赵构道:“朕也是这个意思。”

    老实说赵构还真怕公主把那群护军带回来,那个林永上次救驾时他见过,悍勇归悍勇,但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留这样的人在临安府,他真的很难放心。可这群人编制上属于公主府护军,以前也没分是那个公主的,因为两个公主是一起南逃,一起北归,其实就是两个公主的临时护卫队。现在两个公主都要南下,她们要人保护,这支护军当然应该随行。赵构不想让他们来,却又不好跟公主开口,既然公主自己开口,他当然乐意。

    只见公主又道:“可他们是公主护军,久留江北名不正言不顺,不如让他们归建地方。”

    赵构点点头,这是正常程序,况且公主开口,解决了他的大烦恼,乐意落个顺水人情。

    赵构道:“那就妥善安置。扬州军事归真扬镇抚使郭仲威管辖。可郭仲威未必能辖制的住林永部。”

    公主提议:“陛下。还是让三司议吧。公主护军立下大功,三司也要议功。”

    赵构笑道:“理应如此。”

    公主起身告辞。

    赵构却沉思起来,看来公主是对部署的安置不满意。又不好直接反对,就建议殿前三司来处理。看来公主对他的属官很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