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宋耻 > 第一百五十五节 金融(1)

第一百五十五节 金融(1)

他担心这会让言官弹劾。朝廷找老百姓借钱,又不是一次两次,宋徽宗刚上台的时候,还被富商堵过门呢。确实很丢人。

    晏孝广道:“只要能还上钱,就失不了体面。再说了,朝廷可以选跟谁借啊,不向铜臭的商人借,还可以像知书达理的名门借,向王孙之家借。向佛爷借都行。”

    赵鼎眉头皱的更紧。公所提供一个平台和场所,借款都是跟一个个认证的牙人来谈,其中确实有一些是权贵之家充的牙人。比如张俊家,公主家,还有大量富得流油的寺庙,都有门人在这里打理,朝廷借了这些人的钱,想不还也不容易。他们有的人是真敢堵皇帝家的门的。比如那些肥头大耳的和尚,跑去皇宫门前打坐念经,他这个宰相也就当到头了。可恨这些人聚敛了那么多,他这个宰相却要被户部尚书拉到这里来借钱。

    “朝廷要是不还呢?”

    赵鼎冷笑道。

    晏孝广叹道:“那也不是不行。不过以后可就借不到应急的钱了。而且传出去,不太好听,有强取民财之嫌!”

    宋朝官员多少知道信用不能破产的道理,宋徽宗那么胡作非为,被人堵了门,觉得丢了脸,也不敢说不还,而是让蔡京想办法。蔡京用了阴招,也不敢直接不还。

    赵鼎叹道:“要是还不起呢?”

    这是关键,朝廷财政困难,只能一步步增税,一年只会比一年更穷,借了阎王债,哪里还得清!

    晏孝广笑道:“谁说要一年还清了。可以一年借三年还。”

    赵鼎点头,分三年还的话,那压力就小多了。

    他又问道:“如果三年都还不清呢?”

    这也是有可能的,谁知道北伐会打几年,万一没有年头的打下去,别说三年了,十年都还不清,因为每年都在亏空。

    晏孝广笑道:“我那贤胥给我出了一计,其实是不用还本的。”

    “不用还本?”

    赵鼎疑惑。

    晏孝广道:“只付息即可。每年借新债还旧债,只要年年能借到钱,就不怕还不起!”

    赵鼎皱眉:“这样不是跟穷人借青苗钱一样,越借越多,根本还不清!”

    晏孝广道:“这哪能一样?青苗钱利息三成都算是良心,在公所借款,利息可以谈。找一些公忠体国的官绅富贾、王孙子弟,给个一厘的年息,足够了。”

    政府借债利息一厘,看着十分恐惧,可在商业银行发展起来之前,这算是良心价。金融业越发达的国家,国债利息越低,甚至后来都发展到负利。

    赵鼎叹道:“那也十分高了。应急尚可,万不可陷进去。不然你我就是卖国!”

    晏孝广道:“只要北伐不打个十年二十年,迟早能还清。”

    要是打十年,恐怕每年还的利息就是如今的财政总收入,确实不能打太长。三五年就是极限。

    正说着,晏孝广一指公所门口的马车:“财主来了!”

    两人万万没想到,走下马车的竟然是越国长公主,马上就去迎接。

    公所原本是城里一间废弃的财神庙,被金军烧毁后一直没人重建,李慢侯打着为朝廷筹措上供钱的名义,圈了这块地方,盖起了淮海公所,如今已经两年多了。公所里面一点都不富丽堂皇,二层楼,圈成几十间小屋子,一楼还有一个大堂。

    在二楼一间屋子里,宰相、户部尚书、公主,三人密会,讨论借钱事宜。

    公主仪态端庄,态度冷艳,语气平淡:“要借多少?”

    赵鼎来之前就有过算计:“先借一千万贯。公主要多少钱息?”

    赵鼎心里打鼓,早知道公主会亲自来,他就不来了,尴尬到不算什么,问题是跟公主之间不太好讨价还价,如果来的是公主的门人,他还能用宰相身份压一压,现在谁压谁?

    公主口气依然平淡:“一分!”

    “啊?”

    赵鼎和晏孝广都没想到。

    一分利息,跟白借有什么区别。

    晏孝广好心提醒道:“公主是不是口误了?”

    赵鼎也是这么想的,两个长公主因为搜刮,没少被言官弹劾。当然挨弹劾的权贵,绝不止两个公主,像张俊就没少被弹劾,但还是一如既往的搜刮,没人动得了他。

    公主道:“就是一分。可是有条件!”

    赵鼎问道:“什么条件?”

    公主道:“让你们的宗正以后少提给我招驸马的事情。”

    原来公主不想嫁人啊,可公主都二十多岁了,之前公主反对成亲,皇帝也睁只眼闭只眼,因为公主出嫁,皇帝得拿出一大笔嫁妆,徽宗时候嫁女,可都是几百万贯上千万贯的嫁妆,如今的皇帝可没他爹富裕。这几年朝政稳定,挤一挤还是有的,而且公主确实太年长了,一直不嫁,丢的是皇家的脸。

    所以宗正令就开始多次向皇帝提起此事,宗正令不一定是宗室出任,大多数时候还是文官出任,他这个宰相还是能管束的。

    赵鼎叹道:“此事臣做不了主。”

    公主哼道:“你就去跟我皇兄说,只要不让我嫁人。这笔钱不用还都行。”

    这是得有多恐婚啊,赵鼎不由有些同情。

    但却劝道:“不还哪行。”

    但赵鼎还真去跟皇帝商量了,因为这是一笔巨款。皇帝冷冷说了声知道了,回头派黄门传公主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