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宋耻 > 第一百六十二节 东藩(2)

第一百六十二节 东藩(2)

,并且没有任何短板。从淮河两岸渔民中招募组建的水军已经有两万,还有两万可以随时进入河流的海边的水师,都是能打善战的精锐部队,披甲率极高。关键是手里有张荣无法组建的骑兵,有三千铁浮屠,两万轻甲骑,还有两万轻骑。精锐步兵四万,全都是一水的步人甲,披不动甲的他都不要。

    总计马步水军十二万,天字第一号大藩镇,谁敢惹?

    牛仲带马步各一万,步兵皆重甲,马兵是人披不过膝盖的半身甲,马驮轻甲;孙谋本是重骑统领,从辽东得到大量女真战马,装备了三千铁浮屠,手里新增一万辽东破金骑,也是人批半身甲,马批轻甲,敢跟女真人冲杀的硬汉;花马刘带两万轻骑,都是契丹马,其中一万人马都不披甲,取其巧劲,擅长奔袭,一万人批半身甲,马不批甲,主要采取迂回作战,关键时刻也可以冲杀。

    而他张荣,虽然在梁山泊聚旗,附众三十万,刨去大批妇孺,其实不过十万,其中他本部也就三万,能有一万能打的精锐就不错了。凭这点实力,耍点诡计,打一下刘豫还凑合,对上女真人,只能往湖里一钻,跟女真人玩水战,陆地上根本玩不转。

    张荣觉得,自己还是本本分分当一个梁山头把交椅来的实在,梁山外的事情,他懒得操心。打了胜仗也就那么回事,朝廷的封赏对于一个藩镇来说,没多大意思。打了败仗,还惹麻烦。

    可身在梁山,外面的消息还是不断传进来,因为外面实在不安生。李慢侯这里倒是非常平静,但在西边,女真人跟岳飞、王德和丽琼那些人可没少打。

    女真人从洛阳以西过河,切断河南跟潼关联系。防守岳飞后路的沿黄河州县,陕州和渑池的王德、丽琼部将溃逃,导致岳飞后路被断,在川陕都师的张浚向朝廷连发急报,要求王德、丽琼收复渑池、陕州,保护岳飞后路安全,但这二将阳奉阴违,不为所动。主力一直驻扎在洛阳,不肯出城一步。

    最后幸亏岳飞部精锐,有一支打杨幺收复的水师,水陆配合过风陵渡,包围陕州,骑兵抢夺了解州出中条山隘口,从中条山跟黄河之间,夺路撤退。最后攻破渑池,才重新返回河南府。

    金军解了潼关之围后,没有紧逼。在陕西依然保持对吴阶兄弟的压力,依然控制着整个陕西,吴阶兄弟被压制在秦岭隘口上,虽然守得住,却也出不来。西部战线重新进入僵持,而中路和东路都很平静。大概是因为辽东那边女真人抽不开身的缘故,如果能抽开身,张荣觉得女真人第一个要打的,不会是岳飞,肯定来找李慢侯的麻烦。

    张荣这么想,并不是希望李慢侯倒霉,而是担忧。来打李慢侯,也就是来打他。可不打李慢侯,实在是说不过去。如果是他张荣,他肯定是要先收拾李慢侯,这厮太气人,已经在女真人的老巢杀人放火第三个年头了。从他抢了那么老些好马就能知道,肯定杀了不少女真人的妇孺,打破了不少女真人的城池。

    但李慢侯就是这么讨厌,张荣想不出女真人怎么破这个局,抽不开身,没有任何办法。除非不要老巢,否则就只能在辽东那里纠缠。

    张荣心想,只要李慢侯不从辽东撤兵,他就能一直睡上安稳觉,什么中路、西路的,都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谁都不知道,看似平静的战场下面,隐藏着多么激烈的压力。一旦爆发,后果难料。

    李慢侯却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向朝廷写了一份奏章,分析了一下战情,说东线和中线都不紧张,朝廷应该将韩世忠或者赵立部,分一部调去洛阳,李慢侯的理由是,金军下一次大概率会从河东和解州进攻洛阳,王德、丽琼兵力不足以应对。

    朝廷大员们认真讨论了李慢侯的奏章,也认为在辽东战火平息之前,女真人不可能调主力南下进攻洛阳,能威胁洛阳的不过是迁居到河北的四五万女真猛安谋克户。

    结果他们并没有加固洛阳防线,因为他们认为王德、丽琼两人四万大军,洛阳北面是黄河,河北是太行山,洛阳西面是黄河,河西是中条山,敌人要进攻洛阳,大军要翻山过河,很难建功。

    于是他们选择抽调开封兵力,并没有加固洛阳,而是调去了四川。

    在张浚的再三要求下,在赵立的积极请战下,朝廷将赵立调到四川,从四川进驻吴阶兄弟把守的入川要道大散关、仙人关等地,从这里出击,力图恢复关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