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宋耻 > 第二百五十三节 清君(5)

第二百五十三节 清君(5)


    “你真敢让朕跪你?”

    赵构怒道,他听了秦桧的惨剧,被打的不成人形。綦宪如果真敢打皇帝,他可不想挨揍。

    “嫌犯,你跪的不是本宪,跪的是国法!”

    “好好好!”

    赵构穿着龙袍,当堂跪下,愤怒让他忘记了恐惧。

    綦宪道:“嫌犯。毒杀岳飞、牛皋,你可知情?可是你下令嫌犯秦桧所为?”

    赵构险些就要承认,就想看看綦宪还敢杀他不成。可是话到嘴边,他才想起来,江北可囤积着二十万大军呢。

    赵构道:“朕不知情!”

    綦宪道:“杀张宪、岳云,你可知情。”

    赵构想了想,这二人是经过审理后杀的,他再说不知情,说不过去。

    “朕知情。此二人乃三法司会审定刑,朕当然知情。”

    赵构将责任推给刑部、大理寺和审刑院。

    綦宪道:“嫌犯。岳飞下狱,你可知情。”

    赵构道:“当然知情。秦相当堂奏报,文武百官皆知。”

    綦宪道:“嫌犯秦桧,可与你秘议过?”

    赵构道:“从无秘议。”

    秘议不秘议,这谁能知道,他绝不承认。

    綦宪道:“秦桧可曾力主杀飞?”

    赵构道:“秦相却有此意。但朕没有同意!”

    秦桧在朝堂上跟文臣们争论过,争吵不休,赵构就没有表态,只是终止了朝议。

    綦宪道:“嫌犯态度谦诚,无须用刑。退堂吧。”

    公堂上,除了綦宪和皇帝的对话外,没有任何人插话,因为谁都不敢说话。此时一听退堂,如蒙大赦。呼啦啦就走了,留下綦宪一个人坐在黑漆漆的公堂上,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赵构魂不守舍的走出公堂,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一个皇帝,被人提审了。走出门外,阳光之下,恍如隔世,但他依然魂不守舍,急匆匆的在太监的簇拥下,乘上皇舆赶往皇宫。

    赵构甚至没看见大理寺外跪了一地的文武大臣,一个个如丧考妣,痛哭不已。他们不是哭给赵构看的,赵构走进公堂之后,他们就忍不住开始哭,哭的没了力气。

    赵构眼里更没有围观看热闹的百姓,回到皇宫,大白天的,他就让人点亮所有灯盏,却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寝宫中,不让任何人靠近。

    一连几天,皇帝都没有上朝,也没有官员求见。朝臣们心思各异,许多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靖康年,将他们目前的处境,比作当时被围在开封的那些文官。靖康之变后,不管是之后的建炎皇帝,还是现在的赵构皇帝,都对当时那些朝臣做出了绝不饶恕的决定。当时的朝臣,把皇帝家的女人都抓了卖给女真人,这件事是任何后世皇帝所不能容忍的。现在的情况,何其相似。唯一的区别是,东藩没有兵临城下,但他随时能兵临城下。

    现在东藩只是派来了一个狱吏,就羞辱了所有朝臣和皇帝,临安城里想杀这个狱吏的,何止千万,可万一这狱吏被杀,东藩也就有了口实,领兵南下。

    临安府也在做着这样的应对,已经集结了二十万大军,而且一众宿将全都官复原职。张俊、韩世忠,甚至连刘光世这个佛爷,都请了出来,加上杨沂中,各掌兵五万,加紧训练。临安府的公私工匠,都在日夜赶制各种武器。

    这种情况下,文武表现出了一些迥异的性格,武将纷纷请战,杨沂中、韩世忠多次要求带兵北伐,将谋逆的东藩讨平。一部分文官则悄悄收拾行囊,带着愁苦的心情,悄悄离开临安。他们自认为无力为君分忧,不想让自己蒙羞,万一被围在临安,到时候他们该怎么办?是像开封府当时的官员一样,配合城外的敌人搜刮百姓,还是像李纲一样,对抗强敌?最后可能都没什么好结果,只会给自身招祸。

    他们信奉的孔子告诉过他们,危邦不入、乱国不居。此时他们可以正大光明的逃离临安这座危墙。

    不同的选择,未必跟文武身份有关,只跟个人选择有关。文臣中也不乏刚烈之人,在开封府治河的张浚已经起兵了,他将从各地,主要是四川征发来的十万民夫强行武装起来,大战旗鼓的要来讨伐不臣。结果民夫一哄而散,只收拢了不到一万人,而且既没有合格的军官,也没有可用的武器,拿着竹竿就敢讨伐东藩。

    被秦桧排挤到了两广的赵鼎也在上书,请求朝廷调他回朝,可惜没有音讯。

    皇帝则关紧了宫门,谁都不见,甚至市面上都谣传皇帝上吊了。

    反倒是市井十分正常,而且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客商不断,大量军事订单,大大刺激了生产,各种铁料、布料都在往临安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