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怪帝邪相 > 第九十章 大礼祭先师

第九十章 大礼祭先师

断的试探,以及母后不断的暗示

    老迈的武申甫经过长途跋涉,回到了他的故乡顺州广裕府华乐县,只是谁都没想到的是武申甫在抵达华乐县当便溘然长逝,噩耗传来全国哀声连连。武申甫担任吏部尚书近二十年,主持科举二十七年,为莒国培养、提拔了大量有真才实干的官员,备受世人尊重。

    武申甫去世后,先王定谥号“文正”,为武申甫手书挽联“风雨鹧鸪声,万方惜斯人。”,又为亲自为武申甫题写碑文,也让武申甫成为开国以来受到了最高葬仪的文臣之一。

    同时代的著名文人苏西岭曾经这样写道,“武太学以耄耋之龄归天,君亲赐碑文、挽联,举国皆丧,武太学掌吏部二十载,天下文人皆视太学为师,太学归天朝内文官、天下文人多服丧恭送先师。”

    而在王宫之内的刘煜听闻消息之后,一个人朝着华乐的方向三拜九叩以这样的礼节叩拜先师。此后的子里,刘煜听从武太学的话,装傻充愣,到了鄞州也只管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军务更是全丢给了节度使管理,自己从不参和。不过即使是这样,自己的那位王兄也对自己颇为关心

    华乐县城北的文正祠香火鼎盛,文正祠大门外左右悬挂着先王御笔挽联“风雨鹧鸪声,万方惜斯人”,文正祠正中为武文正武申甫坐像,绕过坐像经过长廊便是武申甫的的坟茔,坟茔前立着一块汉白玉石碑,上书“武文正申甫墓”为先王刘谓柏手书碑文。

    自从这座文正祠兴立之后,许多的赶考的举子都会来到这里祈求武文正保佑考取功名。

    不过今,或许因为时间还比早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科举是在明年季的原因,所以此时的文正祠显得极为冷清,只有刘煜和贻清两人,不过可能这样的况会更好一些,也更方便一些。

    刘煜在武文正坐像前焚香一拜,他旁侧的贻清则是行了半师之礼,而后贻清便跟着刘煜穿过长廊来到武申甫的坟茔之前。

    刘煜站在武申甫的坟茔前凝视了许久,才开口道,“先生故去五载有余,弟子方才前来,望先生见谅。弟子此去新安继承大宝,为莒国国君,当铭记先生教导,以江山社稷为重,以黎民百姓为前。”,而后刘煜便三拜九叩向武申甫行了大礼。

    三拜九叩是最大的礼节,是对待天地君亲师的礼节,但是此时的刘煜份已然不同以往,对于这位即将成为莒国国君的刘煜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行这番大礼,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五年前就应该做的事,只是那个时候为王子的他没有机会离开国都,如今这番祭拜也算是弥补了当年的缺憾。

    这是贻清知道的、见到的第三次跪拜,第一次是贻清跪拜宫郎,为自己成为长卿而向宫郎谢罪。第二次是在庞大海坟茔前,为国君为太后谢罪。这第三次,则完全是抛去了他自己份的祭拜,是完完全全以弟子份祭拜先师的行为。

    刘煜在武文正坟茔前跪了很久,他在内心里不断的诉说着先生离去后的凡事种种,诉说着自己内心的挣扎和苦痛,他或许会同武文正抱怨自己处险境,各方势力虎视眈眈,或许他也告诉了先生一些发生在自己上很开心的事,比如他遇到了希望陪伴一生的伴侣宫和笙,比如他遇到了一个值得珍重的谋士贻清

    虽然此时一向闹的文正祠里没有什么学子、游人,但是依然有在这里打扫、维护的看护人,不过此时的他们躲在一旁静静的看着,默默的看着,因为他们也不希望打扰这对师生的重逢,因为他们也不愿意打断这温馨却又心酸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