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活在南宋 > 第四二三章成绩

第四二三章成绩

    活在南宋第四二三章成绩炎炎夏日,来一杯冰镇西瓜汁来消暑解渴,对于后世人来说,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

    那么古代人有没有西瓜吃?蚂蚁用幸勤的手指,翻找了一下典籍,然后胸有成竹的说,“有”!

    “店家,来块寒瓜吃!”

    走出贡院的狗儿,带着浑身的汗臭味儿,急急的对着路边果子店里的掌柜说道。

    “稍等小官人,老汉这就去后院地窖里拿!”应完狗儿的招呼,掌柜的转身冲门口正在招呼客人的小厮道:“三娃,去地窖拿枚寒瓜上来!”

    小厮应一声,转身快速往后院跑去,掌柜的看到,就扭头朝狗儿闲聊道:“小官人,这次的题目难不难?”

    狗儿在店门口的遮阳棚下寻个小板凳坐了道:“这次题目还真是难,实不相瞒,我有许多题都没做上!”

    掌柜的给狗儿递过一盏凉茶,安慰道:“莫担心,这乃是一次私试,做不得数,有了这次经验,等小官人回去了好好下一番苦功,把那些不会的都记住,等明年再遇见,自然全做上,到时候得中皇榜肯定不成问题!”

    这话说的本身就有问题,但是狗儿晓得人家是说来安慰自己的,所以不会愣头青一般的告诉他,这题明年不会再考的话,便道:“如此,借老伯您吉言!”

    俩人在这聊着,去后院拿寒瓜的小厮也快速跑了回来,双手抱着一块人头大的寒瓜道:“小人挑选了枚最大的,必让小官人吃个痛快!”

    狗儿打眼望去,见青皮带着黑条纹的寒瓜被小厮小心翼翼的抱在怀里,便笑道:“不光大,也要甜才能吃的痛快!”

    掌柜的哈哈一笑接过小厮手里的瓜,一手抱着一手在上面轻轻一拍道:“您听小官人,这枚瓜熟的很,只要是熟透的瓜没有不甜的!若是不甜,您自来找我,老汉家里可种着几十亩的瓜田,任你选!”

    西瓜,典籍记载是在西汉时期传进中国的,名字唤作“寒瓜”,有砖家说,走的是海贸,路线是从非洲大陆起,至南洋诸岛,最终从福建沿海登陆,然后贩卖到内路城市。

    也有专家研究,西瓜走的是唐代丝绸之路,具体事实是那个,也已经无从考究。

    《陷虏记》这本书,是由五代时期胡峤所著,文中写到了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契丹破回纥”事件,是在辽太祖出征西域高昌回纥人时发生的,而胡峤本人也是典籍有记载的“第一个吃瓜群众。”

    到经济贸易发达的南宋时期,西瓜已经被极有经济头脑的宋人大规模种植,但是西瓜这种水果,可比粮食这种农作物耗费地力多了,所以价格可是不便宜,再加上产量低下,所以坊间里普通的老百姓还真是吃不起,大多被有钱的仕伸员外家所订购走。

    听店家如此说,狗儿也就信了,过秤付钱,然后拿刀开瓜,但见:红壤黑子白瓜皮,甘甜可口齿留香!

    脑袋大的瓜狗儿一口气吃了一半才罢,刚出考场的燥热感也稍解了几分,站起来擦擦嘴,又开口向店家要了个稻草秸编制成的小篮子,提着瓜便往家里走。

    能参加这次州试讲真,狗儿是感谢吕知州的,若是没有下过考场,狗儿真的不敢认为自己明年就能过发解举试。

    有了这次经验,狗儿觉得明年的发解举就有了一定的信心,哪怕是这次自己答得乱七八糟。

    三天的题量,因为自己迟来了一天,后面少半部分没来得及书写,但是破题的方法自己却是寻到,唯一差的就是一些书写时间而已。

    另外还有问题的就是前面的经义,这是自己的短板,没办法看书少,许多题目自己都不晓得截取的是那本经书,所以狗儿今年这下半年时间,重点就是“找书看”!若是还有时间,就练习书法。

    一路想着一路走,路过卖杏子的摊子前,又称了几斤甜杏,上次挨打的事儿,王厚和十四跟着自己吃了亏,这两日自己又忙着考试,所以就没有理睬他俩,今天终于结束,那可得好好安慰安慰他俩个。

    一路哼着小曲,恰巧在门口与王厚碰了个照面。

    “咦,考完啦赵大狗,考的如何?吆,还买了杏子,不错不错!”

    手拿着网兜的他,也不知道在着急个啥,不等自己回他问话,随手抓了三五枚杏子就咬着往外走去。

    狗儿赶紧喊道:“你去那儿?还有寒瓜哩!”

    “你先放着,我回来再吃!”丢下这么一句话,他人就跑没了影子。

    狗儿见状,只好把篮子重新盖住,提着进了门。

    “张大哥,来,拿些杏子让几位哥哥尝尝!”抓了七八个杏子,狗儿便把剩余的杏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