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活在南宋 > 第四二九章发解临安省试

第四二九章发解临安省试

    活在南宋第四二九章发解临安省试自宋仁宗赵祯登基创办了武学后,武举这一为国选取军事人才的制度才慢慢的走向正规。

    武举的考试也开始复杂起来,到最后一共设有四项考试。

    第一项的比试环节,在京城附近的考生,由兵部隶属的兵曹进行考核,而在偏远地区的考试就由此路帅司负责。

    考过了,就得去京城礼部和兵部的主持下参加第二项考试,谓之“解试”,

    考试内容仍然为弓马武艺和程文,程文的考试范围是《武经七书》,主要是考验武举考生对兵法的掌握和大脑瓜子灵不灵光的意思。

    第三项曰“省试”,也叫兵部试,和头两场考试一样,分文武两项考察。

    武功这项主要以马步射为主,程文这项依旧是问策,只是难度逐渐加大而已。

    第四项也就是最后一项殿试,仍然是检验文武两项,但是侧重点是对兵书策论的解读,完事排排名次,看看你在优等、次优、次等、末等这四个等级里能评那个,成绩好,将来授予武职时越高。

    说实话,在南宋之前,武举考试虽有了些条条框框,步骤也算规范,但是在“重文轻武”的国策下,武举,并不被人重视,每年的考试也是流于形式,为武举服务的武学,甚至一度停罢。

    后来,靖康之耻宋庭南渡之后,朝廷上下才认识到武学的重要性,为了加大自身军事力量从而才对武举有了重视。

    武学也随之加强,还设立了许多专门管理武学的机构,连教授武学学生的武学教练也专门从文武百官中,选拔那些在武学上有所长处的官员前来任职。

    以上种种措施可以看出,宋朝后期,朝廷对武人有了一定的宽容,这也是南宋末期,能够阻滞威震亚欧大陆“元一统”前进步伐的原因之一。

    “狗儿啊!你看天色不早了,要不先去吃饭吧!吃完了再等?”

    也难为庞大郎堂堂大汉,努力的挤出个笑脸,才小心翼翼的对着狗儿说话。

    狗儿看一眼他,再瞅瞅天上即将落幕的太阳,心里叹口气。

    “娘哩,吕老匹夫你也亏的是一州相公,欺骗自己这个才十四岁的小娃子,羞也不羞!”

    狗儿气鼓鼓的丢下一句,站起身愤怒的道:“庞大哥,拿你的酒来,今天我要好好喝两杯!”

    “那可不行!”庞大郎赶紧摇头:“某家的酒,乃是烈酒,你这身子还没长成,喝不得,还是喝些性子缓和的酒吧!”

    狗儿心里窝着火,喝酒本就是谋求一醉,所以不依道:“就拿你的喝,喝醉拉倒!”

    庞大郎也晓得狗儿心情极度不好,只好道:“好吧!喝醉了咱乖乖睡一觉,你还年轻,下一科再继续便是!”

    说完就转身回屋抱了一坛酒来,拍开塞子,给狗儿的酒碗里满满的倒了一碗,嘱咐一声“慢点喝,别呛到嗓子”,就放下来瞅着狗儿。

    狗儿道:“你也喝!”

    庞大郎摇摇头。

    狗儿也不再管他,自己“正伤心逆流成河”,就自顾自的端起酒碗递送到嘴唇边。

    然后一股浓烈的酒味儿就直冲头顶,酒还没喝,酒气就辣的狗儿猛挤眼睛。

    要不别喝了?狗儿心里想一下,但是脑海里总是闪出那“吕骗子”的身影,只好把心一横,准备仰头灌进去,就待此时,双耳旁听到了身后声音。

    “啊巴啊巴啊巴巴…”

    狗儿:“巴巴个球,没瞅到小爷要喝酒么!”

    狗儿不耐烦的对着跑过来的哑巴汉埋怨道。

    “不是狗儿,他是说门口有位带幞头的小吏要找你!啥?衙役?”正在给狗儿翻译的庞大郎不待狗儿反映,俩腿一跳就跑了出去。

    狗儿只好愣愣的呆在桌前。

    “狗儿狗儿,快别喝了!好消息!好消息啊!”

    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的庞大郎急急的奔着狗儿跑来,一边跑一边吆喝道:“官府请新中的举子们吃酒里,有你的请帖,你快快去啊!”

    这一声喊,犹如之曲一般,狗儿本来懊恼的情绪瞬间打了鸡血。

    “真,真的?”

    “费话!快去换身衣服,外面衙差还等着你哩!”

    “好嘞!这就去!”喜的狗儿一把丢下酒碗,就奔着卧房换衣服去了,庞大郎见状,长长的舒了口气,端起狗儿撂在桌上的酒碗,一口喝掉,再抹一把嘴角哈哈笑道:“奶奶个腿!来的真娘迟!”

    庆贺宴自然设在通判厅官署里,毕竟人家进士科的举子,乃是真真正正的从人堆里走出来的“好汉”,像狗儿这些参加锁厅试,或者别头试的只能是低调低调再低调。

    就这,还能招引正科举子们的非议。

    “不知道小兄弟年方几何?”

    一位红着脸,浑身散发着浓烈酒气的举子,越过他旁边的人,用力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