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一百零六章:心态

第一百零六章:心态

点一点的慢慢来。”

    听着姜云明的话长孙无忌朝着玉米走去。伸手抚摸着玉米有些喇手的叶子,秸秆儿上结出吐着痱子穗子的棒子很是吸引人。

    “这是?”

    “这是玉米。”姜云明解释道。“当初其实说的新粮里面有玉米的,而且玉米在我心中才是最适合现在的大唐的粮食。”

    “哦?此话怎讲?”长孙无忌有些好奇。在他看来,亩产能达到50石的红薯才是最好的粮食。

    “的确,土豆和红薯的产量高。红薯更是在爬秧之后,掐断秧子再栽入土中就能长成一株新的红薯,但是这都是有代价的。更高的产量就代表着更加耗费地力。云明曾经和陛下说过,同一块土地不可连续两年都种植土豆和红薯,不然的化必将导致第二年的大幅度减产。而玉米则没有这个顾虑。”这个时期土地的开垦量很小,若是有后世那么多的土地来养活现在官方数据上的200多万户人家就根本不必像现在这样这么担心地力的问题。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是啊,有好处就会有坏处。这个世界向来都是这么的公平,当然这个定律并不能放在人身上。

    姜云明轻轻的扒开玉米的苞叶给长孙无忌看了看。因为大棚的原因,玉米的种植并没有被拖延,临近秋天,玉米的米粒已经长得有模有样了。长孙无忌看着此时还有些发白的玉米不由得有些激动。管中窥豹,长孙无忌很容易就能想象得到这玉米的产量能有多少。

    姜云明其实并不是很满意。现在的玉米和后世的比差的太远了,但是那毕竟是经过多少科学家培育之后的结果。现在的玉米产量虽然没有预期的高,但是相比目前的小麦产量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那这些是什么?当初你好像只是说了三样东西吧?”长孙无忌指着另一边的辣椒和花生说道。

    “和玉米相比之下,这两样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姜云明解释道。“这个是花生,能榨油,能做零食。我把它定义为经济作物,它日后应该能为大唐创收不少。而剩下的这个是辣椒,是一种调味料。”

    姜云明给长孙无忌介绍着辣椒和花生。看着长孙无忌脸上难掩的失望姜云明觉得有些好笑。哪有那么多高产的粮食,一天天的做梦呢?

    “但是我怎么看你对这辣椒好像很宝贝的样子。”长孙无忌看着单独为辣椒开辟出来的一块地说到。

    “因为它的作用并不仅仅是用作调料。”辣椒其实并不单单是一种调料,它还能去除人体内的湿寒。姜云明觉得如果哪一天和突厥或者高句丽打仗的时候,在冬天应该能用得上。“它和姜一样是属于辛味调料。吃进嘴里的时候,除了能感觉到辛辣,还有一种火热的感觉。同时,它和姜一样能够对风寒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倘若有一天,大唐和突厥还有高句丽打起来的话……”

    姜云明的话并没有说完,但是长孙无忌已经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明白了辣椒到底能够产生多大的作用。

    “的确是好东西啊。”长孙无忌没有想到郑添福当初随手带回来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效果。

    “父亲。”长孙无忌和姜云明正说着,大棚外面传来的长孙冲的叫声。

    长孙冲推门而入。看着姜云明和长孙无忌说道:“父,。明子当初交于咱家铁匠坊造的东西已经造好了。”

    “东西?什么东西?”姜云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你当初说火药署要用的东西。”长孙无忌提醒道。

    听着长孙无忌的提醒姜云明才想到,自己前段时间突发奇想,想用后世的弹头装在燧发枪里看看破甲的效果怎么样,看来长孙家的铁匠效率很高啊。

    “你自己去吧,这件事情我就不跟着了。”长孙无忌关于度的问题拿捏的很好,他知道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

    姜云明点了点头。下完早朝回到田家村还没进家,这又要回去了。

    两辆马车同时驶出了田家村,同时奔向长安城,只不过一辆会去长孙府,另一辆会去长孙家的铁匠坊。

    ………

    没有在铁匠房停留,姜云明取了弹头之后就离开了,朝着火药署的方向前去。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十全十美,事情往往都不尽人意。尤其想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就去做事的人更是如此。

    姜云明此时像极了后世说的一瓶不响,半瓶乱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