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1991从芯开始 > 第209章 陈建国的决心

第209章 陈建国的决心

    汽车驶入张江高新区。

    此时的张江远不像后世那样繁华,尚有大片的农村隐在竹林树荫之间,不过宽阔的水泥路面却宣告了此地的未来。

    厂门口,“芯德国际”四个鎏金大字闪闪发光——合资厂的中文名便在远芯和德仪中各自取了一个字。

    张汝金率领圣光峰,意大利人阿尔齐德,以及前来圈地的陈建国前来迎接。

    陈建国自从回到远芯开始搞铜制程之后便一直往全国各地几个能搞化学气相沉淀的实验室跑,还跟着苏星河教授出国去溜达了一圈。拿他的话说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理论上搞懂再说。

    不过制程技术终究还是要落在实验上,远芯虽然也有一条组装起来的芯片线,但碍于设备和技术都落后,只能做权宜之计。

    现在这边晶圆厂落地,陈建国当然要把实验室搬到这边来了。

    “张博士。”苏远山刚下车便大步上前,握着张汝金的手情真意切地道:“辛苦了。”

    “不辛苦。”张汝金比苏远山矮了半个头,他望着苏远山年轻的脸庞,自然也能感觉出这个年轻人对自己那种发自内心的尊敬——这其实困扰了他多时。

    后来直到来到沪市,接触到了远芯的员工,继而参加年会,和李明柳,姜涛等高层熟悉后,他对苏远山的了解这才算多了一些。

    当然了,随着陈建国这苏远山的亲传师兄过来,他对苏远山的认识这才算真正的立体起来。

    也大概猜到了苏远山为什么会格外的“尊重”自己。

    和其他人一一握手,互相介绍后,张汝金率先前行了一步:“走,我们去看看光罩厂。”

    光罩,也叫光掩膜版,英文名字叫,大概月底见刊。”

    “真的!”苏远山一跃而起:“恭喜,爸!”

    “呵呵,不就一篇论文嘛。”

    电话中,苏星河教授倒还真有点淡定。

    虽然一直被儿子熏陶,但苏星河教授依旧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少老派知识分子的烙印。譬如他就认为,自己都已经著书立说了——还不止一本。再**文没什么意义,一切以拿出成果为准。

    譬如在开发16位单片机过程中,苏星河就创造性地采用了三级流水线,从而使得执行效率和稳定性都大大提高,简直就是为工业控制领域量身定做的。

    国家那么多科学界的先驱,你看谁在国外发过什么论文了?

    但苏远山不一样,苏远山一直都窜掇父亲,一定要投论文……他还不光窜掇父亲,还一直窜掇几个师兄也要往国外期刊发,哪怕是影响力不那么大,也得发。

    这谈不上什么要“让外国人认可”,而是影响力。

    于是苏星河教授便投了——先改了一次,然后在寄出16位单片机的样片之后,一次通过。

    “爸,你不知道……这真的是国内半导体,乃至国内科研界的一大步。”

    苏远山深深地吸了口气。

    isscc(国际固态电路会议),号称是芯片设计中的奥林匹克,它只发布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高水平的成果。

    此外还有jssc(ieee固态电路期刊)——算是对isscc的扩展补充,两者的影响力和价值是等同的。

    要上去的条件很简单,二选一或者二选二。

    最牛逼,创造性。

    thebestand/orthefirst。

    这也意味着,16位单片机以及采取的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