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大建筑师 > 第279章 采光井(800月票加更)

第279章 采光井(800月票加更)

六边形中间的三角形种上了绿植。

    然后在外圈六边形的边缘铺了一圈儿水泥台,“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围在采光井周围看书学习了,不光是景观,同时还具有实用性。”

    接着林楼开始绘制第四种采光井的样式,“我看到老图书馆前方有几个水池,我们也可以把采光井和水景结合起来。”

    “在水面上竖起几个小型玻璃金字塔……也可以做成和水面平齐的方形、圆形采光井,白天采光井让光线可以直达地底,等晚上的时候地下的灯亮起来,又可以让地表的水景变得更加美丽,简直是一举两得啊!”

    “周围的绿地中间也可以布置采光井!结合绿地的实际情况做成装饰小品的样式。”德国斯图加特地下中央车站就用了类似的设计,在车站周围的绿地上布置了大量造型漂亮的采光井,既可以采光,也可以美化环境。

    只是建筑师的方案明明很好,然而这个项目拖延了几十年还没能完工;1965年,四位建筑师提出了斯特加特2000的概念,当时德国还在重建,人力物力不足,所以这个想法也搁浅了。

    在经过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一系列的纠结之后,终于在1992年,四种方案被提出来,1994年正式开始可行性研究,1997年,德铁在全欧洲征集火车站方案,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建筑师获得全票支持,当时提出造价是25亿欧元。

    该设计方案当时赢得了全世界的一片赞誉,连中国的《世界建筑》杂志也连续刊登文章表扬,称其为21世纪的车站。

    然后,这个项目就真的等到了二十一世纪,从98年一直扯皮到2010年,总算是可以开工了,建设成本却直接翻了一倍,达到五十亿欧元。

    结果,刚开工第一天就停工了,因为环保啊、历史文化保护啊之类的借口,许多示威者来到现场抗议,开工仪式中被吊起的车挡器又被放回了原处。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抗议、扯皮、开工、停工……一直到林楼穿越过来的时间,火车站还没有完成,据说按照最乐观的预估,这个项目也要到2025年才能完成,至于成本么,早就涨到了85亿,比最早预算的三倍还要多。

    嗯,或许这就是德国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吧!一个火车站,折腾了二十多年还没搞定;而与此同时,中国早就实现了高铁的从无到有,并把高铁站建遍了全国……两相对比,林楼真是有点不知道说啥才好了。

    “其实图书馆在功能上和其他建筑不同,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需要较好的采光的,将阅览室、图书借阅区、办公区等采光要求比较高的功能空间放在靠近采光井的位置,白天利用自然光来满足需求。”众人被林楼画出来的图样吸引住了。

    他们开始从使用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采光井对图书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