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我的重返2008 > 第两百二十九章:网约车行业的困惑。

第两百二十九章:网约车行业的困惑。

像华夏这样,把基建工程修到每一个村庄。”

    杰伦点点头:“是啊,我每次来大陆都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相反那边十几年了还是老样子。”

    又聊了一阵子,双方交换了私人电话,这才告别。

    方黎来到孙华楠的办公室,夸赞道:“这次宣传部门干得不错,等这个广告片投放市场,后续的宣传也要跟上,争取让民众把大黄蜂跟出行安全画上等号。”

    “我明白,不过方总,这经费”孙华楠有些难以启齿,即便是大黄蜂一开始就杜绝了司机大量刷单,这段时间的疯狂烧钱补贴也把之前4500万美金的拨款消耗得差不多了。

    方黎笑道:“没钱了就直说,干嘛还扭扭捏捏的,只要这钱烧得值,那就接着烧,我再给你拨4500万美金,至于股份方面你也放心,上市之前,我会给你们创始人团队保留最少15%的期权奖励。”

    孙华楠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显然是被方黎说中了小心思。

    方黎也不以为意,是人难免有自己的小算盘,只要这个小算盘不凌驾于全盘利益之上,就不是问题。

    另外一边,滴滴、快的、uber三家由于被大量刷单,他们的资金消耗比大黄蜂要快得多,这样的资金消耗也让三家逐渐冷静下来,获客成本如果始终居高不下,这个模式真的走得通吗?就算他们不在乎,投资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于是,就在5月6号这天,三家很有默契的停止了对司机的补贴,乘客的补贴虽然也还在继续,不过也没有之前那么疯狂了。

    大黄蜂的孙华楠在向方黎汇报之后,也停止了对司机的补贴。

    一时间原本热闹的快车市场逐渐趋于理性,一些跑全职的司机眼看着收益降低,有一部分直接另谋出路去了,而大多数兼职司机却坚持了下来,毕竟也就是捎带脚的跑一跑,以前能赚点油钱,现在油钱赚不到,赚点烟钱也可以嘛。

    不过这么一来,跑快车的少了,乘客却多了,难免出现运力不足的情况,许多乘客因为长时间打不到车,也开始发起了牢骚。

    对此,滴滴、快的、uber都显得比较克制,他们当然知道只要继续进行补贴就能把司机拉回来,然而,那样一来肯定会把大家都拖进烧钱大战中,这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大黄蜂总部会议室,孙华楠也正在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在否定了几个方案之后,方黎突然道:“我看你们专车服务里面有一条打赏司机小费的功能,为什么不把这条功能也加入到快车领域呢?”

    孙华楠一拍大腿:“对啊,这样一来,就能大大调动了司机的积极性。”

    邓微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只是这样一来,乘客的支出就增加了,他们是否愿意为此买单呢?要知道华夏民众并没有付小费的习惯。”

    方黎笑道:“如果这笔钱我们掏了呢?”

    “这,会不会再次挑起补贴大战?”邓薇担忧道。

    方黎问:“我们给司机补贴了吗?没有吧?大家都在给乘客补贴,只不过我们补贴的随机红包从10块到15块变成,大多数都是15块而已。”

    好吧,孙华楠等一众高管不得不承认,这么做的确有很强的隐蔽性,其他三家不一定什么时候才会发现,等到他们发现的时候,大黄蜂已经已经从他们手里抢到了足够多的司机跟用户,大不了到时候再打一次补贴大战,谁怕谁?

    上头动动嘴,底下跑断腿,在孙华楠的催促中,大黄蜂的程序员熬了三个晚上终于把打赏功能更新了出来,而且孙华楠还贱嗖嗖的没有把这项功能放进更新日志里。

    只有当乘客下单超过一分钟无人响应的时候,才会弹出一个:司机没动力,可以追加小费给他们加油,的动画效果,提醒乘客可以通过额外小费来吸引司机接单。

    果然,乘客使用了加价功能之后,立即就会有提示音提醒司机,某某乘客追加了小费,自然这些追加小费的订单就成了司机们的最爱,大家抢得不亦乐乎。

    一些追加金额多的订单没有抢到,也会引起司机的一阵长吁短叹,仿佛自己错过了一个亿。

    于是很快,大黄蜂运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得到缓解,许多司机逐渐开始大黄蜂为主,其他平台为辅来跑快车,这也进一步的导致了其他三家平台的运力不足。

    对此,三家也是颇为纳闷,怎么最近司机越来越少了?难道这个行业不补贴真就进行不下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