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俺四叔是朱重八 > 第191章 视察城外良田

第191章 视察城外良田

只要传出任何一点消息,瞬间所有人能传遍。

    很快,整个周庄上的人,都知道的事情经过。

    二老爷在应天城内,惹了祸事。大老爷前去解救,现在需要一千万石粮食赔偿。

    虽然知道了真相,但是,一众百姓还是满脸的担忧。

    一千万石粮食,听起来便是天文数字!

    整个周庄才有多少亩地?才存有多少石粮食?

    甚至,就连留在沈家老宅的沈金,沈茂与沈旺几兄弟,也是满脸忧愁。

    “大哥,你说父亲是怎么想的?一千万石粮食啊,就算是咱们沈家良田千万倾,全国各地都有良田。但是,一年收的租子,最多才二百万石左右。而且,这还算是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我沈家每年实际上才能收租子一百八十多万石!”

    沈家二少爷,沈茂紧皱眉头,满脸愁苦道,“再加上我沈家一众人的吃喝,以及往出售卖粮食与海外商贸。现在,我沈家的粮库内,最多才有一百万石粮食。

    而父亲竟然让我等筹备一千万石粮食,这就算是将我沈家掏空,也筹集不出来啊!”

    “就是,大哥,难不成,我们还要向柳家,曹家他们,几家去借购粮食?”老三沈旺也是满脸愁苦的看向上座的沈金。

    “父亲的意思,便是如此。”

    沈金盯着手中的书信,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不等沈茂与沈旺几人说话,便朗声说道:“不仅如此,还要特购大购,购买粮食的声势越大越好!”

    “越大越好?”

    沈茂与沈旺一愣,很快便是反应过来,眼中异彩。

    毕竟,从小便是跟在沈万三身旁,而且,就连其老师,也是一年百金的高薪老师。

    “大哥,柳家我熟,我带人去柳家购粮!”

    “大哥,我去曹家……”

    “大哥……”

    很快,周庄的人们,便是看到,沈家一众少爷们,都纷纷带着几个下人,匆匆从周庄窜出,四散而去。

    不到一天的时间,在江浙行省,便是出现一阵声势浩大的沈家购粮事件。

    江浙行省内,所有良田与粮铺多的富豪,都被沈家几位公子与掌柜们,找上门,溢出行市半成的价格,大量收购粮食。

    所用理由,都是应天城二老爷招惹了不该招惹的麻烦,需要一千万石粮食来赔偿。

    对那位二老爷应天城内摊上事的传言,稍有些实力的家族,也都有所耳闻。

    因此,对于沈家大肆收购粮食的举动,并没有多少警惕。

    而等到他们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却是发现已经迟了一步!

    ……

    而对于这些,始作俑者的朱标与朱子安却并没有那么关心。甚至,也都没有收到什么这方面的消息。

    不过,哪怕收到了,也并不会有多大的重视。

    几人在真一酒楼吃完午饭之后,便是乘坐真一商铺内的马车,来到城外。

    虽然马车内,会比较闷热。

    但是,相比较太阳的暴晒,马车还是更好一些。

    出了城门,几人一路直奔南城的良田。

    入目所及,所有良田,全是一片萎缩。

    一尺多高的麦苗,开始出现枯黄现象,无力的扒拉着。

    “这……”

    朱标满脸惊诧。

    就算是对农事再不懂的朱标,也是能看得出,要是再不下雨,这些麦苗,都活不长久。

    不过,好在,一些良田周边,还有一道道小沟渠流过。

    沟渠里面的水流虽小,但通过一些佃农的人工浇灌,沟渠周边的麦苗,还算碧绿。

    “标代替天下百姓,多谢二哥!”

    看了一圈下来,朱标便满脸肃然的对着朱子安,弓腰抱拳行礼。

    “殿下,这是作何?”

    见状,朱子安微惊,连忙一旁躲闪。

    “要不是二哥建议,多修建沟渠,只要再干旱一阵子,这些麦苗至少会枯死一大片。现在,有了沟渠流过,还能保存下来一半的麦苗。”

    朱标满脸感慨道。

    一旁的汤和,也是满脸激动,“此事,咱也要多谢子安。有了这些沟渠,虽然拯救不了所有的良田。但是,至少可以救活一半的麦苗。这样下来,不管旱灾多大,至少不会颗粒无收。哪怕老百姓们会吃不饱,但也不至于会闹饥荒!”

    “此事,子安是活了天下千万百姓!”

    “殿下与汤叔叔言重了,就算没有子安建议,等到旱灾开始显现出,也会有大臣向殿下进言!”

    朱子安淡声回道。对此这些,他并没觉得,自己有多大的功劳,“而且,子安也是为了自家的良田。”

    “嗯?”

    听到最后一句,朱标便不由的眼神一亮。

    “我都忘了,二哥也有良田在城南。走,我等去看一看!”

    对此,汤和与朱子安,也都不反对。

    继续往东走一阵子,几人便是来到朱子安的田地处。

    朱子安的良田,最好辨认。

    一侧,种植着小麦。而在另一侧,则是种植着一众,应天城内所有人,都没见过的植物。

    番薯与土豆!

    在炎热干旱的天气之下,朱子安田地内的麦苗,也是东倒西歪,有气无力。只有靠近水渠一侧,才勉强看起来有些活力。

    至于另外一侧的甘薯与土豆,也都软趴趴的垂着头。

    不过,细看之处,还是能发现,这些甘薯土豆植苗身上的绿色,与一旁的麦苗相比,更加鲜绿,有活力。

    “二哥,这些便是可以亩产十石的甘薯与五石的土豆?”

    见到这些奇怪的植苗,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惊奇之色。

    自从种植上甘薯与土豆之后,他还是第一次出来,见到这些甘薯与土豆的模样。

    “回殿下,天气如此干旱,要是再不下雨,这些甘薯土豆的产量,会下降好多!甘薯,最多亩产三四石,土豆可以亩产二三石吧!”

    朱子安缓缓说道。

    “如此之多?”

    听到这话,朱标与汤和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诧与怀疑之色。

    “回殿下,只要不是大旱,甘薯与土豆植苗不会死亡,亩产这么多,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朱子安淡淡回道。

    “而且,再过几天,要是还不下雨,可以多从水渠内,引出一些水流来灌溉,还能亩产更多!”

    甘薯与土豆的亩产量,可不是闹着玩呢。

    要不然,很多人都喜欢种植甘薯与土豆。

    随便找个沟渠,种植一些土豆,也不用理会,等到秋天之后,随便一挖,便是一大串!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