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文化前线 > 第175章 送花

第175章 送花

      许正道不知道李鞍这话什么意思,皱了皱眉:“我是在电影厂长大的,经历过电影市场崩坍。我们秀影厂还算好,不像其他电影厂那样大批职工买断、下岗、分流,但那段时间父亲母亲工资都拿不全,生活非常艰难。当时国产电影上映电影院冷冷清清,好莱坞电影上映门庭若市。那个时候,我就决定将来要拍观众欢迎的电影。后来上了电影学院,我的精力都用在了好莱坞类型片研究上面。也许有人觉得类型片不够艺术,可我不在乎。对我来说,活着是最重要的!”

      李鞍听出许正道的口气有些不善,知道许正道误会了,连忙道:“现在华语电影需要优秀的类型片导演。我们台弯电影界有个共识,电影辅导金在某种程度上摧毁了台弯电影市场。1990年,行政新闻局专项设立了电影辅导金,本来是想扶持本土电影发展。但由于辅导金倾向于在在国外拿奖的艺术电影,这些艺术电影得到了国际影展和艺术电影市场的青睐,却和观众走得越来越远,票房节节败退。最后导致观众对本土电影失去了信心,转向国外的片子,现在台弯观众根本不看本土电影,本地电影票房不到总票房的2%。韩国电影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他们坚决扶持商业电影,现在不光商业片起来了,艺术片也发展越来越好。”

      许正道点了点头,李鞍说得没错,商业片能够赚钱,只有赚了钱才会有更多资金进入市场,只要赚了钱才会有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市场,进而让电影行业越来越繁荣。

      全球各地大力扶持和发展艺术片的地区,本土电影往往都会被观众抛弃,最终电影市场都会走向崩溃;而扶持和发展商业片的地区,电影市场往往能够崛起。

      中国电影要崛起就必须大力发展商业片,可国内的青年导演绝大部分都看上商业片,也拍不好商业片,这是中国电影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李安继续往下讲:“在这件事上,台弯的教训非常深刻,你可能不知道台弯电影现在有多惨。整个电影市场现在完全被好莱坞掌控了,台弯本地电影票房占比不到2%。朱延平给我说过一件事,他的新片上映,曾求当影院经理的好友,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在影院门口贴自己两张海报,但经理担心被好莱坞公司发现而受到处罚,最后无奈之下,将他的海报贴到影院电梯的地上,朱延平无奈地说,如果有个观众坐电梯时正好鞋带松了,弯腰系鞋带的话,才能看到他的海报。”

      许正道有些诧异:“在自己的电影院贴海报都不行啊,怎么会这样?”

      李鞍苦笑着道:“好莱坞电影公司在台弯就是这么霸道,他们专门组织了纠察队,对预告片和海报进行检查。因为好莱坞电影投放的预告片和海报很多,比如说《哈利波特》有六支预告,半年前就打一个预告,两个月前是演员预告、前导预告,他们海报更多,像《指环王》,有六款海报,他把戏院贴满了,把看板占满了,预告片只能在电影开场前10分钟可以放,一支预告2分钟,只能上5个,谁先上?好莱坞公司开会,我先上《哈利波特》,你再上《指环王》,以大小片轮流放。他们规定好就这样放,戏院就得配合。台湾片呢?预告永远在电影院看不着,海报也贴不上去,韩国片、香江片也上不去。所以你就处于整个电影院的游戏规则之外了。他们的纠察队随时看预告和海报,我的预告没放,海报没贴,你放台湾片或者韩国片,好,处罚你,《哈利波特》不准演。好莱坞大片是戏院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要是不准演,那这个戏院离关门就不远了。”

      许正道被好莱坞的手段震到了:“好莱坞够厉害的,不过他们能完全垄断台弯市场,除了电影本身足够强大之外,最重要的是好莱坞电影公司能联手,能团结一致,把其他人挤出去,从而垄断市场。好莱坞确实强大,但好莱坞能够统治全球,很重要一点是别人足够团结,能够捏成一个拳头打人。与之相反,我们这一点就做得很差,完全是一盘散沙。”

      姜志强对这个观点非常赞同:“不仅仅是一盘散沙,内斗还非常厉害。香江电影在90年代崩盘之所以崩得这么快,跟内斗有很大关系。最典型的是就是前几年,邵逸夫联合其他几家公司,把嘉禾的片场抢走了,让嘉禾失去了根据地。不光在香江如此,在海外也这样。比如他们在新加坡也在斗,嘉华发行的电影,那么邵氏不会放;而邵氏发行的电影,嘉华也不会放映,因为嘉华的大股东是邹闻怀,跟邵逸夫矛盾深重。这导致了什么后果呢,你不放对方的电影,那你电影院必须要放电影啊,不可能空着吧。当香江电影强势的时候,电影比较多,有足够的电影来填空档。当香江电影开始衰落,香江电影开始减产,那就只能放好莱坞电影,结果,好莱坞轻松把市场给占了。”

      许正道微微点头:“最近两年流媒体正在兴起,有了流媒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影视作品,推广到全世界。当然要推广到西方非常困难,因为人家对我们的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但推广到东亚和整个东南亚地区应该是可以的。如果大家齐心协力,抱团把流媒体做起来,超过90年代香江电影的影响力是完全可能的。流媒体是新东西,现在好莱坞也才刚刚开始搞,他们现在的重心是美国本土,要把触觉扩张到东亚地区,至少需要五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