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龙兴之所 > 第九十章 刘备死因(求收藏)

第九十章 刘备死因(求收藏)

关羽,道:“二哥,刘大人说的不错,大哥的血海深仇未报,我们怎能……”

    关羽点了点头,道:“可是董贼势力庞大,你我兄弟二人势单力薄,如何能为大哥报仇雪恨?”

    刘璋忙道:“我与玄备一见如故,又有同宗之谊,玄德之仇我亦责无旁贷,若两位信任在下,便与在下同回益州,来日,我必助两位亲报此仇!”

    关羽、张飞对视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齐声道:“多谢刘大人厚恩,若刘大人能助我等报大哥之仇,我等愿一生为大人牵马坠蹬!”

    刘璋大喜,扶起两人,道:“言重了,言重了,我敬玄德之德,重两位之才,能为玄德与二位兄长出一分力,乃我之幸也!”

    随即,刘璋又道:“如今最重要之事,乃安葬玄德……”

    关羽道:“大哥乃逐郡之人,可是逐郡距此有万里之遥,若葬于故里,恐尸身早已腐毁……”

    刘璋忽然想到一个收买人心之法,道:“何必要葬于逐郡?玄德乃我大汉宗室,又为大汉而死,理应回归祖地!依我之见,不如便将玄德葬于邙山之上,玄德一身致立兴复汉室,可惜大业未竟……若将之葬与历代先皇之侧,九泉之下玄德必也欣慰了!”

    按理说邙山之上葬了五代大汉皇帝,陪葬功勋之墓更是多达万余,而刘备即便为中山王之后,可是封国早除,他是没有资格葬于邙山的,幸好现在的大汉朝可说是日薄西山,皇帝都被挟去了长安,要不是刘璋,历代先皇现在还暴尸荒野呢,自然也没有人来计较这些小事,最终在刘璋的主持下,刘备也得以于三日后下葬于光武帝原陵之侧!

    关羽、张飞见刘备能葬于邙山之上,无不对刘璋感激涕零。

    刘备下葬之时,刘璋亲往致哀,并写下挽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看着一脸悲彻肃立在刘备墓前的刘璋,没有人会想到他此时才想什么……

    这个在历史上曾经夺了刘璋地盘的刘皇叔,他怎么可能倾心相交一切不过是为了害他性命,因而此番很有点猫哭耗子的味道。谁也不知道从见到刘备之时起,刘璋便已经在暗中布置着一切了。刘璋小时侯一到寒暑假,电视剧《三国演义》就会在电视里来来回回的放,对里面的台词他几乎都会背了,此时此不过是借鉴了演义中庞统战死的故事,送刘备白马、银甲,为得就是一举解决这个潜在的大敌。为此他不惜以身犯险,与刘备同赴埋伏圈。当然,他也不是头脑一热就往埋伏圈里冲,历史中曹操迎战敌军不察中伏,可是他在夏侯兄弟、曹仁等人的帮助下,还是杀出了重围。而此际刘璋早有预料,又有武功远超夏侯兄弟、曹仁等人的典韦、许褚等人保护,有刘备的两个武功高强的兄弟,还有曹操分担压力,要想杀出包围应该不难。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所带兵马可能要损失一些了,但是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解决刘备这个大敌,这一切还是值得的。至于刘备有关张相助,万一死不了,这个情况他没怎么去考虑,不管设伏的是谁,看到刘备身骑白马,一身亮银甲,再笨也会猜测他是统兵大将,只要解决了他,敌军便会大乱,从而一举全歼。果然不出所料,为了一举解决这个统兵大将,敌将硬是调了数百名弓弩手单独招呼他,这种情况下,别说刘备了,就是楚霸王再生,也别想在如此凌厉、密集且近距离的箭雨下幸存(笔者表示,凹凸慢附身倒有可能躲过),如此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借刀杀人,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刘备一死,他又与刘关张关系很好,极有可能收得两人,而结果也如他所愿;就算两人和刘备一起被射杀,他也不会觉得太难受,因为在他心中,张飞鲁莽,关羽刚愎,都不是统军帅才,得之虽喜,失之亦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