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首富杨飞 > 第330章 我只出四千万

第330章 我只出四千万

真的以为,活力厂还是以前的活力厂吗?厂里最好的副总魏新源,还有最好的销售赵海波,都已经被我挖了过来。对我来,活力厂现在的员工,已经可有可无,我另外招聘一批人,比他们更听话,还没有国企职工的那种惰性和习性,更便于管理。”

    浅见纱央的信心,一点点被杨飞瓦解,她居然觉得,杨飞的话好有道理的样子。

    现在的活力厂,真的不值那么多钱了!

    不要以为外资企业家都很牛逼!

    他们在国外混得风生水起,但一到了我国,就变得水土不服。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

    国内很多优秀的企业,曾经创造出很多弛名商标,被外资看中,进行合资兼并,然后将本土品牌雪藏,推出自我品牌,或是干脆改弦易辙,借用这个壳公司,生产其它产品。

    原来的品牌迅速消亡,新的品牌要死不活,企业走上了不归路。

    这样不作不死的例子,九十年代有,二十一世纪还在继续上演。

    据杨飞所知,后世,科蒂集团4亿收购丁家宜,最后亏得一亿卖出。

    欧莱雅收购护士,想给自有品牌“卡尼尔”铺路,结果护士拖着卡尼尔一起陷入泥淖。

    印尼金光集团收购华丰方便面,结果华丰的市场份额严重萎缩,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利润大幅下降,谁还知道有这个品牌?

    达能集团收购了乐百氏9%股权,最终因为忍受不了亏损,终于将乐百氏整体出售给了盈投控股。

    百胜以46亿港元现金私有化第一火锅品牌“肥羊”,门店数量迅速由顶峰时期的700余家下降到00家。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当然了,也有很多外企,进入我国后,适应了我国的国情,利用原有品牌,闷声发大财,像被强生收购的大宝,吉列收购的南孚电池等等。

    并不是谁给外国人降智了。

    只是因为,外资不是万能钥匙,外国人也不是常胜将军,别把外国人想得那么聪明,当他们进入完全不同的华夏市场,就好比游泳健将一头跳进了太平洋,拼尽老命在游,却怎么也看不到岸。

    从武田明夫启用赵文斌,并来到南方省争夺市场开始,杨飞就已经料到活力厂的结局了。

    不熟悉华夏市场的武田明夫,以为赵文斌是一把经营日化产业的好手,殊不知他只是一个专门坑人的官吏。

    现在,杨飞只给活力厂开出四千万的价码,随便对方爱卖不卖!

    花那么多钱,杨飞完全可以成立一家同样大的分厂,何必看别人脸色?

    一个厂子,你都卖三手货了,还想卖高价?

    杨飞完之后,脸色平静的看着浅见纱央。

    后者还保持着刚来时的花容月貌,却没有了那份从容和镇定。

    她不安的变换了一下坐姿。

    实在是因为她裙子太短,不是杨飞有意,但的确欣赏到了那不可描述的一抹风光。

    “我做不了这么大的主,我只是代表武田先生来谈判。”

    “我们暂时休息一下?”杨飞淡淡的道,“或许,你该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