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建文天下 > 第七十三章 述职

第七十三章 述职

人将郭亮叫来,悉心叮嘱了一番,郭亮领命而去。

    郭亮走后,葛诚打开另一份军报,沉思了一会儿,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派人六百里加急送交陕西都司宋瑄,请求援兵。

    无论是方宾,还是葛诚,都无力阻止张辅出兵,他们能做的只是上书朝廷,或弹劾,或附和,仅此而已。

    原因很简单,方宾虽然是钦差,赶赴甘肃,主持对瓦剌、东察合台汗国的军援,但他还是要听从张辅的节制。

    而在七月份,鉴于蒙古、东北和安南局势逐渐紧张,朝廷下达了旨意,令张辅移驻哈密城,密切注意瓦剌动向,赋予其临机专断之权,允许其“采取必要手段,确保西北的稳定。”。

    在张辅看来,地保奴西进控制瓦剌,打破了西北的军事平衡,必然会导致大明在西北的军事压力骤增,进而危害西北的稳定,也就到了他不得不“采取必要手段”的时候了。

    建文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征倭军总指挥盛庸、监察使杨荣自倭国返回京师。

    次日,朱允炆在乾清宫举行御前会议,对前一阶段的征倭战役进行总结和反思,同时讨论下一阶段的对倭作战方略。

    参会人员包括军机处、文渊阁和秘书处众人。

    盛庸首先做了征倭的总结,从建文九年正月起,征倭军陆续攻克倭国九州岛、四国岛以及琵琶湖以西地区,歼敌十二万三千余人,其中俘虏约为五万一千余人,另外收服倭国降军约有四万六千余人,而明军自身伤亡在一万八千左右,其中近卫军、内地诸卫卫共伤亡两千余人,朝鲜军战斗力较差,伤亡也最大,总计约在一万人左右,新组建的倭卫作战勇敢顽强,伤亡在五千余人左右,而蒙古卫和女真卫多是骑兵,伤亡不多,合计还不到两千人。

    之后是杨荣的总结,他的总结主要涉及的土地、百姓以及缴获财物的数量等等。

    根据他的估计,新增耕地约两千万亩左右,新增丁口在七十万左右,缴获的白银大约有一千三百万两,而黄金大约有两百五十余万两。

    军机处诸将军更关注的是盛庸的述职,他们都比较满意;而文渊阁众臣则对杨荣的述职非常感兴趣,只不过对其估计的数字提出了质疑。

    他们不仅质疑白银、黄金的数量,还质疑倭国的丁口数量。

    在他们看来,倭国只不过是撮尔小国,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人口?

    目前征倭军只占领了倭国一半的土地,而且征倭军总体上军纪并不算好,烧杀抢掠时而有之,所以倭人数量必然会减少,再加上那些逃往东部的倭人百姓,明军占领地上的百姓应该只有战前倭国人口总数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但按照杨荣的估计,丁口相当于夫妇,假设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那么目前占领地上的倭国百姓接近三百万,那么战前倭国总人口岂不是要超千万吗?

    众人纷纷摇头,认为杨荣的估计水分太大。

    对于他们的质疑,杨荣也只能苦笑,这些人待在京师,坐而论道,太想当然了。

    不过朱允炆对杨荣的估计倒是比较认同,在后世,倭国人口有百兆之多,这个时代达到千万,并不是不可能的。

    因为皇帝认同,所以杨荣的述职也算通过了,只不过户部要求海军尽快将缴获的金银运回来,因为大明已经出现了“钱荒”,朱允炆自然是笑着应允。

    盛庸、杨荣述职完后,很快就进入下一个议题,那就是倭岛的另一半——关东地区如何征服?倭岛的这一半——关西地区如何治理?

    众人立刻再次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