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建文天下 > 第七十八章 命运与偶然(二)

第七十八章 命运与偶然(二)

身来,望着殿外的阳光,幽幽道:“你们知道什么事情做起来最难吗?”

    “”

    “替子孙万事计最难!”

    “因为即使你做对了,避免了最坏的结果,他们也并不知道,所以他们不会感激你,甚至还会怨恨你!”

    这一瞬间,在解缙、王艮的眼中,皇帝的背影显得那么的落寞,那么的孤独

    西北,火州城(吐鲁番)。

    火州城得名于附近著名的火焰山,后世一位著名小说家曾以此为素材。

    在西汉时期,火州附近的土著就建立了姑师国,也叫车师国。自武帝至宣帝,前后七十余年的“五争车师”,汉军终于驱逐了匈奴,将车师归属于西域都护府统辖之下。

    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火州通常归属于河西走廊的割据政权统治。

    至唐朝,火州出现了著名的高昌国,其国主鞠文泰与西行取经的高僧玄奘交情甚深,但在玄奘自天竺归国时,高昌已经亡国,成为大唐安西都护府属下的西州。

    盛唐的辉煌转瞬即逝,安史之乱后,安西都护府亡于吐蕃,西州也不例外。

    吐蕃没落后,高昌属回鹘,即著名的回鹘高昌国。

    蒙古兴起,高昌国灭,改称火州。

    在海都反元时期,火州连遭战火,但总体上依然隶属于元朝统治。

    元末,东察合台汗国占领火州,兵锋直指哈密城,而哈密的兀纳失里则自称哈密王,与之对峙。

    明兴,哈密臣服,东察合台退缩,火州归哈密遥领。

    洪武中,黄金家族没落,瓦剌兴起,其势力逐步越过天山,乌格齐的乌勒克特部占据了北至金山(阿尔泰山),南至西海(博斯腾湖)的广大地区,火州遂落入瓦剌掌握。

    火州距西海四百余里,是西海的屏障,所以自乌格齐时期,这里就有瓦剌驻军。

    但是,在建文九年十月十一日,火州城下却迎来了东方的客人——大明的骑兵。

    “昔班大人,出战吧!”

    “不行!”

    昔班断然拒绝,他指着城下道:“明军兵强马壮,我军不可轻敌,一旦火州有失,西海顿失屏障,所以我军千万不可浪战。”

    “可是,”塔赤乌急切的指着城外纵马叫嚣的明军:“昔班大人,明军最多不过两千人,我军兵力至少是其两倍,为何不能应战?”

    “你怎么知道明军只有两千人?他们一旦有伏兵怎么办?”

    听着昔班的狡辩,塔赤乌气的手指哆嗦,有些口不择言:“昔班,我看你是被明人吓破胆了吧!”

    “你说什么?”

    昔班霍然回头,腰间宝刀出鞘:“你再说一句试试?”

    塔赤乌张了张嘴,脸色涨的通红,但是他犹豫了半晌,却指着城外涩声道:“大人,如今明军横亘城外,劫掠城外的部民,抢掠我们的女子、牛羊,难道我们只能在这里看着?”

    “塔赤乌将军,”

    看到塔赤乌服软,昔班不为己甚,他走过来轻轻拍着对方的肩膀,用充满感情的声音道:“看到城外的部民受苦,我也感同身受,他们都是大汗的子民,但明国是大国,与之开战,不是小事,必须有大汗的军令才可以。”

    “我已经派人去请示大汗了,估计再有两天就回来了,将军暂且隐忍两日,可好?”

    “”

    塔赤乌望向城外,咬了咬牙,然后掉头离去,只留下一句话:“大人,两天后,我塔赤乌会出城,与明军决一死战,请大人在城头上观战吧!”

    “大人,塔赤乌这厮——”

    塔赤乌的无礼惹恼了昔班的手下明格,他欲要进言,却被昔班阻止。

    昔班转身望向城外,双拳紧握,他何尝不恼怒?

    只可惜这是大蒙古国最困难的时候,大汗放弃了漠北的基业,来到西海,本就是一步险棋,但只要再给大汗一年的时间,整合了瓦剌,甚至东察合台汗国的大蒙古国一定会重新崛起,昔班相信大汗有这个能力。

    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明军出兵了。

    明军到底想做什么呢?

    昔班最后悔的是当初没有再加把力气,将乌日娜等人斩尽杀绝,结果却让他们逃进了哈密城,这样大汗来到西海的事情就泄露了。

    哈密城下,自己一时大意,被明军包围,尔后被其追杀数十里。战后清点,己方损失了两百多骑兵,还丢掉了所有俘虏。

    更要命的是,第二天早上,明军又出现了,足足有两千多骑兵,一路将自己追杀到火州。

    之后明军就滞留在火州城外,不攻城,也不离开,但却隔绝了城里城外的交通。

    塔赤乌等人倒是胆子比较大,想要出城将明军赶走,但是昔班却担心这两千人身后有伏兵,所以尽力阻止塔赤乌,他希望等大汗派来援兵再打,这样更稳妥一些。

    但是昔班知道,自己压制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