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纵横四海 > 第一卷 初入三国 第九十五章 两月之期

第一卷 初入三国 第九十五章 两月之期


    见孙坚表示要带兵前去支援陈留,坐在中军主位,此时胸口处还扎着绷带的皇甫嵩看了看孙坚道“文台莫急,陈留要救,长社也必须要保!如何应对还要听听公伟和孟德的意见!”(朱儁字公伟)

    皇甫嵩虽然身上刀伤未好,但此时说起话来确实底气十足,不怒自威。

    “皇甫将军说的对,此时张梁和波才的大军虎踞城外,此时分兵去救陈留恐怕不是时候”说话之人正是朱儁。

    朱儁和皇甫嵩虽然同为中郎将,但因皇甫嵩年长朱儁几岁,所以平日里朱儁对皇甫嵩是敬重有加。

    见两位主帅都如此说,孙坚忙应了一声回到自己的座位。

    “话虽如此,但同为剿贼义军,我等也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况且在陈留驻军的那个县令还曾立下大功!”皇甫嵩说着拍了拍放在桌子上的木头盒子。此盒内装的正是张宝的人头。

    话说奉刘毅命前来给皇甫嵩送张宝人头的那队士兵,到达长社之后,未敢怠慢,忙将人头还有卢植的书信交予皇甫嵩众人,此时众人正在府外等候皇甫嵩等人的吩咐。

    “老将军说的有理,只是何时救?如何救?还需老将军慎重思量!”说话之人正是之前被朝廷派来救援长社的骑都尉曹操。

    主座上的皇甫嵩闻言点了点头道“我将诸位请到此正是要商议此事!诸君有什么建议畅所欲言即可!”

    皇甫嵩说完,堂下的众人便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了起来。

    众人商讨了片刻,曹操站出来说道“老将军,下官方才听闻陈留太守张邈张大人说到,陈留城与其余城池不同,易守难攻,只要安排妥当,用两万余人便可抵住张角的五万大军几个月。”

    皇甫嵩闻言,虎眼微睁看向挨着曹操坐着的张邈。

    “果真如孟德所言?”

    张邈见状急忙站起身应了一句,然后恭敬的将陈留城的情况向众人讲述了一番。

    听罢张邈的介绍,皇甫嵩眉头微松。

    “去吧门外那几个人叫来,我有话要问”

    把门的士兵闻言急忙跑出去将刘毅手下的那名什长带了上来。

    “小人见过各位将军!”那什长跪在堂下向皇甫嵩做了个大礼道。

    皇甫嵩看着那什长问道“我问你,你家大人手下有多少兵士?”

    那什长急忙恭敬回道“回大人,不足三万!”

    此话一出,坐在一旁的众人不禁议论起来。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见众人议论,那什长也不敢搭话,只能跪在地上等候皇甫嵩的吩咐。

    听此人说刘毅手下有近三万人,皇甫嵩的脸上也掠过一丝惊讶。

    “你家大人不过一县官,手下有如此多的士卒,如此僭越的行为就不怕有人构陷吗?”

    朱儁此言看似关心的背后其实是充满了怪罪之意。

    在当时那个时期,还没到诸侯割据的时候,除了像公孙瓒这样被朝廷委以抵御胡人的重任以外,很少有郡级的官员可以拥兵过万的,即使是公孙瓒,朝廷也有明文规定麾下将士不可超过五万之数,而刘毅一个小小的县官竟然敢私自召集三万人的队伍,这怎么能不让在场的人感到吃惊。

    那什长见众人有责问之意,急忙解释道“回禀各位将军,我家大人原本手下只有几千人,这几千人还是奉朝廷剿贼诏书,在刺史刘虞大人的许可下临时召集的,剩下的两万多人都是之前与卢大人在中丘俘虏的黄巾降军!”

    能被刘毅委以送信重任的人当然不会是泛泛之辈,那什长回答的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巧妙至极。

    朱儁等人闻言脸色这才稍缓。主座上的皇甫嵩此时心中也是稍缓。

    “你家大人有此等心意,实乃朝廷之幸,百姓之幸!回去告诉你家大人,让他守住陈留两个月,等我破了张梁,张角便不攻自破!届时陈留之危便可解了!”

    那什长闻言急忙又向皇甫嵩做了一礼。

    “小人定当将将军之言告知我家主公!”

    “下去吧”

    “遵命!”说完,那什长恭敬的退出了众人议事的房间。

    刚走到府外,那什长深呼一口气,整个人都有些软了,急忙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怎么样?皇甫将军怎么说?”其余几人见什长出来急忙凑了上去。

    那什长见状回过头看了看身后的府衙,心有余悸的说了句“路上说”然后便带着众人匆匆向城内临时开凿的用来往来通信的小门跑去。

    (今天加班回来的有些晚,水了一章望各位见谅!os:反正之前写的也不咋地,水不水没差别的!谁也看不出来!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