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玄幻小说 > 九鼎惊神 > 第二十四章 三籁

第二十四章 三籁


    两人高谈阔论,不多时已是明月高悬,夜色渐深。虞沫怕人知觉,又怕两人情至深处,难以自己。便托了个辞,回往住处。

    风易一人独自坐在原地,回忆佳人之音,芬芳绕梁,久久不绝。脑子里胡思乱想,足足想了一夜,最终无比沮丧的明白:“她年少志高,想振兴本族。是决然不会和自己这个外族人有所关系的。自己想要赢得美人芳心,恐怕唯有帮助她争得族长之位。”

    “可是修为不济,连自己都难以保全,又何谈帮助她人?”

    一时风易又是灰心又是丧气,但他自小身份卑微,却独有一分好胜之心,若非如此,恐怕早就自暴自弃,沦落为市井之徒了。此刻想了片刻,便又豪气陡生,道:“他们有北斗七灵,我却有更厉害的天子九歌,就不信会输给你们。”

    当下盘腿而坐,幕天席地。苦思冥想,极力感应。耳边听着黑夜中的虫豸叫声,冷风扑面,寒霜凝结。他也浑然不觉。

    如此不知过了多久,风易突然感应到太乙鼎上出现一个花纹,一闪而逝,看不分明。他得到太乙鼎这么久以来,还是第一次看到,惊喜无比。收敛心神,继续感应。

    须臾,那些花纹接连出现,但速度极快,饶是风易全神贯注,也没看清楚。他绞尽脑汁,忽的神识中灵光一闪,大叫道:“那些好像不是什么图案,而是灵力在其中游走……”

    风易天资聪慧,很快便看出端倪:这些灵力游走似乎遵循着一个规律,难不成这天地间的自然能量也有一个看不见的大手在操控吗?

    想罢欢喜不胜,猛地想起虞沫带过来的一个典籍中曾经记载过三籁之说。人吹管笛为人籁,风吹地窍为地籁,气吹万物则为天籁。万事万物都有其独特的声音和规律,这太乙鼎定然代表着灵力的节奏……

    怪不得自己可以看穿他人的出招,原来是因为如此!

    风易本就聪慧之极,如今悟出了这一层道理,瞬间融会贯通,如佛音入耳一般,整个人都似升华了。

    过了许久,他自信已经掌控了太乙鼎的一丝奥妙,只要自己勤加练习,完全学会这九分之一的天子九歌只是时间的问题。一时间他倒有些想虞少卿过来,好验证一下自己的领悟了。

    风易脑中飞旋,神游天外。片刻,又想:“虞沫刚才说北斗七灵是姑慕先祖观察天空而来,我现如今虽没有那什么重光瞳,但我有天子九歌,难道就看不出规律吗?”一念至此,顿时跃跃欲试。

    当下双目炯炯,凝视天边的北斗七星。此刻漫天星光,如星罗棋布,密密麻麻看的人脑袋都晕了。风易毫不泄气,仍是勉力寻找,终于在北方发现七个独特的星光。他目不转睛,动也不动,几乎和星光夜空融为一体。渐渐的,那炫目的繁星似乎渐渐隐去,天空只余下北斗。

    他若有所思,凝视着每一颗星光,但觉七颗星星似是活了一般,在夜幕中漫步、舞动。风易神随心至,丹田内的灵力也陡然催生,顺着十二正经游走起来,如此一周天、两周天……待到后来,他全身像是着火了一般,雾腾腾中泛着红光,瞧来甚为诡异。

    突然间,北斗中的瑶光猛地闪烁了一下。风易朝天大呵,足下一跃,闪电般在空中腾挪飞转,周身红光连成一片,恰似祥云笼罩在院子上空。过了片刻,红云倏然收敛,汇聚至一处,发出朱紫光芒。

    风易微微一笑,感受着拂过脸颊的微风,周围虫子的鸣叫,花草间摩擦的声音。他轻飘飘向后倒去,在跌到地面的一刹那忽然飞了出来,仿佛化作了落叶,化作了灵鸟,在风中徜徉,在万籁中律动。他融入了院子,融入了丛林,融入了整个虞渊昧谷。

    如此静悄悄的,不知过了多久,风易神识陡震,整个人飞上了万丈高空。低头一见,身体却还在原处。他微笑自若,毫无惧色,仰头一望,但见清气愈清,涤尽万古长空。低头俯视,浊气愈浊,养育万物生灵。茫茫然,风易只觉自己存在,又仿佛不存在,忽而在小小的尘埃里,忽而又在高山,在海洋,在天地间的每一处。

    良久之后,院子中的风易睁开双眼,一道毫光从目中射出,又闪而不见。凝神感应,丹田内的太乙鼎仍是平静的悬浮在内,浑不见半点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