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我的1982 > 第两千零三十三章前路艰难

第两千零三十三章前路艰难

来这个部门以后,砸进去的钱数已经是超过了亿元。

    别的不说,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科研基地能够拿出来如此多的钱来专注地做一个事情的公司少之又少,他们主要都是拿来主义者,这些人认为,中国的发动机哪怕是研究出来了,也是和国外的发动机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并不是几年时间就能够追赶上去的。

    所以,他们宁可和国外的车企进行合资,直接拿来国外先进的发动机,拿来外国人制造出来的那些个零件,也不会去考虑自己拿出来钱来研究这个方面的东西。

    这个上去虽然不能说是全部,但是,却是代表了这个时候大多数中国车企的想法。

    发动机当中最艰难的地方是主体的气缸,这种东西大部分都使用金属浇铸成型,其中过程还分为高压铸造和低压铸造。

    中国的铸造技术在这个时候和国外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铸造的工艺基本上还沿袭着一些古老的操作,现代的高科技的东西很少。

    在金属进入模具以后,降温降温凝固过程中残余应力、排气、脱模剂喷淋等导致缺陷的发生,缺陷降低了成品率,而且严重影响寿命,因为金属疲劳最怕缺陷。

    这个是一个比较大的原因,另外就是,金属材料自身的品质要求亦极高,一般是铸铁或铸铝,高品质的浇铸原材料我们国内的技术还很落后。

    虽然中国在这个方面都进行过科技创新,进行过多次的改良和提高,但是,还是和国外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用于航天技术方面的材料,都是属于国家级的保密东西,一般的企业是拿不到这样的一种技术和材料的,而且只是适用于小范围的科研还可以,大量的产出相当困难。

    另外就是压铸模具和压铸机,这个时候世界顶级的机器在日德,之后是意大利,再后是其他。

    模具要精密,耐用,适应自动生产,不能说铸造了几个模具就断了、漏了,再或者只能人工看着掌握火候那可不行。

    在中国,一般企业都是属于密集型的企业,而且基本上都是老的员工带新的员工,老一辈人还总有着一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一些好的技术和经验,往往到死了都不传授给徒弟,这样也是制约了中国很多方面的发展。

    像忠信公司能够购买到高品质的车床,磨床和镗床等等好的东西,但是,能够使用明白这样高品质车床或者是磨床等等的人员就是一个问题。

    而且,还有这样的一个问题,这种生产出来的发动机是要大量生产的,而不能受到这些东西的一种制约。

    活塞要在缸孔中千万次的来回运动,其误差要求极高,其壁表面加工要求一种工艺,叫做珩磨,保证缸孔表面耐磨而且还能附着一层油膜保证密封性能。

    珩磨如果弄不好,缸孔哪怕弯那么一点点,活塞千万次的运动便会加速发动机的老化,所以,想要搞出来符合这个时代水平的发动机是真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