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 第537章 当面抱怨

第537章 当面抱怨

,纽约也只有一些证券和金融机构,大洋彼岸的大企业都不在所谓的政治或经济中心。

    叶佳怡认为,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跟国企央企完全不同,没有必要照搬国企央企那套做法,即使为了给高管们营造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也有其他办法,根本不必将总部搬到省城。

    最为重要的是,昌达集团现在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以养老事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才刚刚起步,而制造业基地在富源县,如果将总部搬到省城,非常不利于对制造业的管理。对于即将开业的养老事业,即使总部不搬迁,在省城现有的办事处,完全可以应付各种事务。叶佳怡没有明说的还有一点,要是将昌达集团总部搬到省城,将会给集团公司增加很多管理成本。

    关云天当然理解叶佳怡的良苦用心,总部搬到省城,每年增加大笔管理成本只是一方面,最大的损失恐怕还是疏于对制造业基地各项工作的管理,将会使每种产品的成本上升。至于扩大企业影响力和对外交往,当今信息和媒体如此发达,办法多的是,并不一定非要到省城。

    既然高管们主动不让总部搬到省城,关云天觉得应该给他们配备更加安全舒适的往返于总部和省城之间的交通工具,因为所有高管都在省城居住,他们周一至周五在总部工作,周末都要回省城跟家人团聚。

    高管们刚去省城居住那会儿,就决定配备公共交通工具,事情一多,关云天却把那件事忘到脑后了,这几年高管们周末回省城,全都是自驾,不仅比较疲劳,而且安全系数也不高。

    在返回昌达集团总部的路上,关云天向他的司机王师傅分派一项任务,“相对而言,往返于省城和总部之间,你觉得乘坐那种车辆更舒适,更安全?”

    老王被问得莫名其妙,“关总,你这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你是司机,你认为哪种车辆更加安全舒适?”

    “相对而言,我认为豪华大巴比小车的安全舒适性要好。”

    “以前想买一台中巴车,用于几位高管往返于省城和总部,你认为大巴更好,那就买一台大巴,你抽时间看看哪种品牌的质量最好。”关云天道。

    “这个用途的话,选择大巴是不是太浪费了?大巴车都是三四十人的座位,家住省城的高管,最多也就十来位吧?”

    “你不用管是不是浪费,我要的是安全舒适。”关云天道。

    “大巴车品牌很多,选车很容易,关键是买了大巴车,还得有专门的司机,集团公司现有司机都不能开大巴。”老王提醒道。

    “这我知道,选车和招聘大巴司机都由你来做,这件事不用很着急,但也别忘了,把它提上日程就好。”关云天吩咐道。

    到了位于昌达集团总部的办公室,已是下午三点多,因为近半个多月都没在这里办公,关云天办公桌上堆着好几摞等待他亲自处理的材料。

    知道关云天回总部了,集团公司的几位高管第二天排队等着向他汇报或商量工作,财务总监老丁第一个进了关云天办公室,因为新的制药项目即将建成投产,老丁想跟关云天商量流动资金的调度问题。

    “全公司的流动资金很充足,但即将投产的制药项目所需的流动资金,需要从别的分公司抽调。”老丁说道。

    “从别的分公司抽调流动资金,其他项目的流动资金不就显得紧张了吗?我看还是算了吧,新的制药项目所需流动资金,干脆从银行贷款,半年前我就跟农行的刘行长打过招呼了,他答应随时提供支持。”

    老丁刚离开办公室,负责北部山区农业项目的行政总监徐建民便推门进来,自从逼停了地方政府在北部山区的采矿项目,关云天跟老徐就很少见面,今天一见,倒显得很新鲜,关云天起身要给对方沏茶,老徐摆手拒绝,“不喝茶了,我就几句话。”

    “着什么急呀?请坐吧。”

    “北部山区的核桃林,已经结果十余年了,据我们统计,发现从前年开始,品种似乎有些退化。”

    “哦,你们怎么发现品质退化了?”关云天感到好奇,别看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农事却知之甚少。

    “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下,去年的产量比前年减产了百分之十左右,根据对挂果情况的观察,今年也许还不如去年。”

    “原来是这样,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应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