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武侠小说 > 诸天之从大唐开始 > 第146章 一石数鸟

第146章 一石数鸟

    “待民怨民愤积累到一定程度,太师便派人冒充世家,杀几个人,抢几个民女,并将一应罪责全推到世家身上。

    然后您再站出来,带领百姓整族灭之;

    最后,将世家资财尽数抄没,再分些许豚肉给这些受苦百姓,他们自然对太师感恩戴德。”

    莫小楼哈哈一笑,端起杯子道:“先让他们不如猪狗,再给他们等同于猪狗的地位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还能借此除掉一个世家,厉害了,落雁不愧是吾之诸葛,哈哈哈。还有呢?”

    听到这敷衍的语气,沈落雁翻了个白眼,从桌上端起杯子,一口饮尽,随即猛咳一声,脸色通红,

    “主公,怎么是酒啊~落雁酒力甚微”

    莫小楼有些尴尬道:“此事是我失误,我真把你当将军了”

    沈落雁眼神一亮,颤声道:“主公真会说话呢”

    她顿了顿,正准备往下说,忽然瞄到莫小楼眼中一闪而过的笑意,猛地反应过来道:

    “嗯主公,其实您早有定计了吧?亏落雁给你说了这么多,讨厌”沈落雁面色微醺,语气也变得调皮起来。

    “嗯,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主公虽好酒,但从不在公务时饮酒”沈落雁眼神迷离地看了莫小楼一眼,往他身边靠了靠。

    莫小楼摸了摸鼻子,也不否认,

    “落雁果然绝顶聪明。不错,我这一策虽不算计谋,但若成了,可定乾坤!诶,别亲”

    “怎么一杯就醉了”

    而此时,南郊猪场。

    洛阳城中不论士农工商,只要稍有产业之人都被邀到了此处,粗略看去,浩浩荡荡足有千人之众。

    然而太师本人却没有来,迎接他们的是一容貌娇俏的女子和一浓眉大眼的少年。

    场面也安排得十分妥当,茶水瓜子一应俱全,似乎真是邀请他们来参观猪场的?

    “各位,接下来看到的事情,将彻底颠覆你们的认知,希望各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任何一个细节的遗漏,都是你们的重大损失。”

    俏丽女子神秘说道,然后自有下人将众人分成多个方阵行列,有次序地进入猪场中。

    确切的说,是进入猪场后山,这个石敏一直想探查,却因有重兵把守,一直没有机会看到的——机密禁地。

    众人沿着洛水行进,却发现河两岸的景象早已变了模样,山中一大片空地被开凿成一层一层的平地,如同梯田一般。

    平地上似乎刚刚被烧过,许多人正在忙碌——看打扮,应该都是洛阳周边村镇的一些贫农。

    “嘶——这是何意?种田种到天上了?”

    “切,没见识,这显然是仿我陇西梯田。”

    “不可能,中原山中皆是硬土,毫无肥力,莫说是开凿梯田种地了,恐怕草木都很难生长起来。”

    听着众人的猜测、讨论,俏丽女子娇笑一声道:“呵呵,你们认为这些硬土无法化作沃田?”

    “俺觉着,太师是不是不太会种田啊。”

    一名皮肤黝黑的汉子憨憨一笑,抓着脑门道:“俺家世代种田,俺家那十亩地,就是祖辈垦了三十年,才从废地变成瓜田”

    “呸!你个憨货,太师是神仙,岂会不懂种田。”

    娇俏女子怒骂一声,顿觉不妥,又换上一幅笑容道,“现在,就请大家翻过山头,见识一下我们太师的成果吧。”

    当翻过山顶时,包括石敏在内的所有人,同时一惊,这这怎么可能!

    哗——

    一蓬蓬金灿灿的麦子,简直要晃花了人眼。

    “这还真种出了小麦??”一个老农跑过去兴奋地捧起一株沉甸甸的麦穗,用手指感受它饱满的颖果。

    “似乎比城北农田中的麦子还长得茂盛啊。”

    “这片地至少已经增肥了十年,才有如此肥力,长出这么郁郁葱葱的小麦!”

    老农蹬蹬蹬倒退三大步,惊呼道:“不可能!半年之前我还来此地采药,那处山地不过是一片荒山而已,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他激动得声音都跑了调,说到最后简直是如见鬼了一般。

    这确实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种了一辈子的地,自然知道小麦要长成如此饱满,需要多么足够的肥力。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皇室所包的田地,种出的小麦,麦穗不仅比他手中的要小,而且颗粒也瘪上许多。

    “此处一亩麦田的产量,足够养活三个青壮劳力。”

    娇俏女子正是傅君婥,此时她双手抱胸,头抬的高高,骄傲道:

    “不仅如此,这些梯田还按照太师的建议,被分成各个区块编号,以作对比,根据发育成果来选出最好的种子,留作下一季播种之用。

    这是人工选优的方法,一旦长期实施下去,小麦的产量每年将增加三成!”

    人群中一片哗然。

    他们十分清楚如此优质高产的小麦意味着什么。

    一亩麦田养活三个劳力?若真如她所说,富余出来的粮食将永远吃不完,满盈的再不只是世家的粮仓,天下的饥荒都会被一扫而光,汉家百姓靠天吃饭的苦逼历史将会迎来终结。

    “各位,太师便是如此神奇。”傅君婥遥举双手,拜了一拜,又从怀中拿出一本卷册,解释道:

    “据太师所著《农经》中载:欲开荒田,首要增肥。增肥之策,可先取草木于地面灼烧,待燃尽后使其与土壤充分融合,再施以粪肥埋于地下,短时便可变废为宝,化荒地为沃土。”

    她顿了顿,又道:“当然了,具体操作比这要复杂得多,其中牵涉到化肥的使用,温度湿度的控制,发酵时间等等,不过虽然工序复杂,但太师《农经》已详述所有过程,每个人都能学会!”

    看着众人不明觉厉的样子,傅君婥心中不由的有些得意。当初自己刚来时,也是被这套专业词汇给糊了一脸,如今终于可以在人前装逼了。

    这感觉不错。

    接下来,每个人手中都有了一本《农经》,就在大家沉浸于29世纪先进农业技术带来的震撼时,还是那个老农,突然想到了什么,大声道:

    “我说太师为何定要如此大规模的养猪,原来除了提供豚肉之外,还有开垦荒地这一目的!”

    古代因为没有化肥,土壤肥力严重不足。

    故而农夫们一般都采用三轮耕种制度,将一片耕地分为三部分,轮流用于春播、秋播和休耕,以避免连续耕种耗尽土壤肥力。

    轮耕制度,乃是一种大大降低农业生产力,浪费土地的制度。

    而大规模养猪产生的粪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傅君婥身旁的石敏,眼中已经是惊骇一片。在他一震之间,傅君婥又适时道:

    “太师已经下令,你们中每一户都会从这里分到十亩田地,同时会有人指导你们开荒和耕种之法。更重要的是,地里所有的收获都归你们所有,只需依例纳税即可!”

    此话一出,现场只剩下一片吸气声,此刻忽然不知谁喊了一句,“此话当真?”

    “当然,”傅君婥一字一句道:“太师的话,便是金科玉律!”

    “太师仁慈,”有人不禁低呼出声,随后声音洪亮高亢起来,“太师万岁!”

    “太师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