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唐山门异类 > 第五十四章 关于定明同志的思想改造工作(二)

第五十四章 关于定明同志的思想改造工作(二)

    ”某多逍遥多自在,一不诵经,二不把佛拜,

    疯就饮几杯,有肉食几块,

    自斟自酌乐呀嘛乐开怀。

    随着陆哲荒腔走板地用唐朝方言唱出了郭德纲编的小曲,济公传的故事便暂时告一段落,看着另外两人意犹未尽地样子,陆哲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不得不说,陆哲还是很感谢电视这个发明的,如果不是看过济公传的电视剧,陆哲没办法完整地把济公的故事讲出来。

    毕竟,因为有画面的存在,陆哲在脑中先入为主地对于整个故事描述的场景有个先入为主的直观认识。如果只读过小说便来讲的话,难免会丢三落四,故事性不太完整。

    说道这里,陆哲不得不佩服那些其他的穿越客,随随便便讲完一部《三国演义》或者《西游记》,而且跟原著几乎一模一样的。

    同样都是穿越客,为什么自己的记忆力没有这么逆天呢,陆哲有些嫉妒地想,他不是没有读过《济公全传》,唯一记得的语句就是“济公把僧帽一脱,往脑后拍了三拍,现出法身,身高六丈,头如麦斗,面如解盖,身穿直缀,光着两只腿,活脱脱地一位知觉罗汉。其他的,连大概都记不住,不像其他穿越的前辈,动不动几百万字的四大名著记得清清楚楚,连里面的人物赞都记得下来,动不动就是“那赵云,头顶亮银盔、身披亮银甲、外罩素罗袍、胯下白龙马、掌中擎五钩亮银枪、背背三尺青釭剑、白似雪、亮如银、马前威风高三丈、马后威风百步余……

    “下面呢?这济颠僧到底重修了大悲楼没有?”杨弘毅盯着陆哲,一脸意犹未尽的问。

    “太监,不,中官了。”陆哲想起此时的宦官还没有太监的称呼,改了一个汉朝的称呼。

    “中官?这是何意?”杨弘毅呆呆地问。

    “下面没有了。”

    噗——哈哈哈哈哈,笑死某了。杨弘毅想了好一会儿,随即面色古怪,面如冠玉的小白脸脸都被这个笑话,硬生生的憋成了青紫色,过了一会,他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种略带情色的梗,对于杨弘毅这种世家子弟来说,是极为粗俗和不入流的,平日里杨弘毅听到这种村话,都会面露不屑,然后跑到河边洗耳朵的,但是今天他不知道怎么了,就是憋不住,觉得虽然粗俗但是极为有意思,于是他不顾形象地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

    前面说过,古人的笑点是非常低的,此时流传的奇谈还是在世说新语,拾遗记的阶段,大名鼎鼎的唐传奇都还没有出现,此时的志怪小品文还停留在“宫中夜有异兽,白色光洁,绕宫而行。阉宦见之,以闻于帝。”的阶段,描述都很简单,故事性不强,全靠人们自行想象,而且大多都是神化皇帝和名臣的内容,根本就没有类似明清小说这样,如此生动有趣的描述故事。再加上陆哲所讲述的版本,乃是结合了郭德纲单口相声和游老爷子电视剧,别说古代人,笑点如此高的现代人都遭不住,何况古人乎。

    所以,在讲述的过程中,陆哲数次因为杨弘毅笑得肚子痛不得不打断讲述,哪怕是老僧定明,也数次开怀大笑。

    “陆师,弟子明白了。”在旁边久久不语的定明没头没脑地蹦出来一句,并且再次给陆哲行了个礼。

    “额?定明汝为何如此作态,汝明白了什么,请试讲来。”看着定明一副大彻大悟的样子,陆哲也很好奇这位武力值奇高的定明大和尚悟到了什么。

    “前几日定明见陆师放浪形骸,心中还暗暗腹诽陆师贪图享乐,今日听到陆师所讲的济颠僧的故事,方才明白陆师之深意也。”定明面露惭愧,一副我误会了尊师的后悔模样。

    “陆师这几日之行为,分明是点化定明,定明愚钝,误会尊师贪图口腹之欲,直至今日听闻陆师所讲妙音,定明方才明白陆师想告之某之道理。“定明停了一下,看到陆哲一脸鼓励之意,这才小心翼翼地继续开口道。

    “那便是,只有心中有佛,酒肉穿肠过又如何。若身具佛心,怎会惧世间之欲,陆师以醇酒美食以炼己心,乃是具有大智慧大佛性的体现啊。”

    “啊啊,就是如此,没想到被汝看穿了。”陆哲都没想到这几日自己宅在统军府的行为,在定明的眼里竟然成了刻意点化之举,不禁佩服定明和尚的脑洞,不愧是学佛的,这脑洞,我佛了。

    “陆师乃高人,一坐一卧,皆具佛理,可恨定明愚钝,今日方才理解陆师真意。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分明是佛家至理啊。”定明大和尚一脸崇拜地看着陆哲,一副已经悟道的样子。

    “悟到了就好,也不往为师刻意点化的苦心。”经定明一说,陆哲也觉得自己这几日如此放浪形骸,真的就是为了点化他了,佛家点化的事情,能叫做贪图口腹之欲么?俗!

    不过陆哲没有告诉定明和杨弘毅,济公和尚佛偈的后面两句,那就是“世人若学我,如同近魔道。”人家是知觉罗汉,才敢这么干,相当于满级大号可以不穿装备,凭属性就可以吊打新手副本,但是你一个才出新手村的菜鸟怎么敢学?

    “说了这么久,吾等来实践一下,来,尝尝某做的乞丐雉,最是美味不过了。”不过想到好不容才把他从形式主义的拜佛改造过来,陆哲也就不多事了,如同引诱夏娃的那条蛇一般,递过一大块鸡肉给定明。

    “谢陆师赐。”和尚也不客气,接过鸡肉就啃,一口吞下去,仿佛那鸡肉是人间的业一般,再喝了一盏醇酒,整个眉眼都舒展开来。

    “还是酒肉好吃吧。”看到定明已经同流合污,不,大彻大悟,陆哲也高兴了起来,心想着扑克的制作也要提上日程了,三个人正好斗地主,想到斗地主,越想越开心的陆哲,不禁对着定明大和尚胡诌起来。

    “如此,便对了嘛,我门中,修佛便是如此,只要心中有佛,哪管酒肉穿肠过,别说酒肉,娶妻亦可,有位姓鲁的大贤说得好,和尚不娶妻,小菩萨那里来!?”

    “噗——”旁边的杨弘毅又在旁边抱着肚子,不停地哎哟哎哟起来。

    诸位看官不要笑,鲁迅先生还真说过这样的话,出自于先生的一篇《我的第一个师父》,先生关于佛教的描述还有更妙的,比如“大雄宝殿灯光暗,观音伸手摸罗汉”,当然,这是先生描述他们那边的俗语,鹤在此声明,先生只是在文中引用,不是先生的本意哈。

    “贤弟这一门的修佛的规矩倒是有趣,如是这般,怕是天下多少人想入贤弟这一门修佛。”旁边的杨弘毅打趣道。

    “某这一门,只讲究明心见性,对于规矩不甚讲究,昔日,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某这一门,便出于此。”

    “南无阿弥陀佛,小友果然身具佛心,汝学自神秀大师不成?”突然,窗外有人高宣佛号,一个须眉皆白的老和尚走了进来。

    “方丈。”见到老和尚进来,定明大和尚也坐不住了,起身施礼,面色讪讪。

    “见过严法师。”杨弘毅也正色到,赶紧起身施礼。

    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