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唐山门异类 > 第六十章 上元观鱼会(二)

第六十章 上元观鱼会(二)

    “见过卢公。”虽然不知道面前这个老丈是谁,但是见到薛奉义都一脸恭谨的神色,陆哲也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行礼。

    “诸君不必多礼,老夫卢庭栋,可是陆哲小郎君当面?”老者穿着红袍,淡然的回礼。他的身材瘦削而高大,面容清矍,留着半尺长的胡须,银髯飘摆,不怒自威,一看就是一位饱学鸿儒。

    “正是小子,不知卢公有何见教。”陆哲恭恭敬敬地说。

    “适才听到小郎君所吟之诗,极其大气且清丽,一时心痒难耐,不知小郎君可否吟诵出全文,让某大饱耳福。”

    “长者有命,固不敢请尔。”看着周围更多人在望着他,陆哲心知不念几句诗也不行了,于是把心一横,在心里默默地对岑参同志到了个歉之后,缓缓吟诵起来。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凉州城内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好!”随着陆哲吟诵完毕,众人都喝起彩来,特别是杨弘毅周子义等人,更是疯狂地叫好。

    “嗯,此诗虽简练直白,但其言辞恳切,将边塞之愁思与友人相聚行乐之欢描写得淋漓尽致,虽语言尚待雕琢,不过其情动人,倒也不失为一首佳作。”那个叫做卢庭栋的老人沉吟了半晌,给出了评语。

    “卢公高见!”

    “卢公不愧饱学之士,一语中的,令某顿开茅塞。”

    “兀那小郎君,还不谢过卢公点拨之恩,有卢公一语,不日汝将名扬三州矣。”

    这个卢公貌似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他几句点评一出,众人的马屁便如潮而至,在加上此人姓卢,陆哲大致可以确定,此老者估计就是范阳卢氏之人。

    “卢公乃当代卢家家主之族叔,官封金紫光禄大夫,在文坛和士林中颇有声明,乃是五姓七望文坛领袖之一。”在卢庭栋沉吟之际,杨弘毅在陆哲耳边低声说道。

    果然,陆哲的感觉没错,这个卢庭栋真是大陆哲感激地看了杨弘毅一眼,后者不着痕迹地对着他比了一个手势。

    这是个大人物呀,金紫光禄大夫乃是文官的散职,一般都是用于分封退休重臣的待遇,属于正三品,看卢庭栋这个年纪,只比定明稍微大一点,没想到已经官封如此清贵的职司,范阳卢氏之势,可见一般。

    “请问,此诗可是陆小郎君所作?”卢庭栋双手微张,分开众人,中气十足。面色倒是十分和气。

    “此诗乃某位先生所作,哲听到之后,便记了下来,惭愧惭愧。”陆哲倒是很光棍,直接说了出来。

    “小郎君倒是坦诚,此诗虽别具一格,文字稍显简陋,但情真意切,这悲苦豪放之意,跃然而出,若不是长期居于边塞,饱经沧桑之人,断然无法写出。”老者点点头,表示同意。“不知写出此诗之人,姓甚名谁,小郎君可熟识。”

    “哲年幼之时,亦是隆冬时节,偶遇一士子,于寒家避雪,此诗,就是此士子所吟诵,至于此人名姓,哲彼时年幼,倒也无从得知。”

    “倒也是一桩憾事,小郎君倒是多奇遇,某亦听闻,小郎君曾欲仙人传授,得仙人所学,不知可是真事?”老者继续追问道。

    “哲梦中遇异人,幸得其传授倒是真事,至于其是否为仙人,哲倒无从而知。”陆哲于是再把自己梦中遇仙的故事讲了一遍,但是同时也表明,梦中学东西倒是真的,至于是不是仙人子弟,自己就无从知晓了。

    “小郎君倒是好机缘,听严法师说,小郎君天资聪慧,精通佛道两家,其佛法精深,令他寺中的定明大师钦佩不已,拜于小郎君门下,而小郎君门中那四训,如黄钟大吕,老朽闻之,亦是激动不已,夜不能寐,深感小郎君门中所学精深,简直尽道我儒家之志,若非得天所授,人间断无此等言语。”

    “哦,不知那小郎君那门中四训,究竟是如何模样,竟然能让卢公激动得不能自持?”说话间,另一个人从后面,五短身材,大腹便便,亦是身穿红袍,红袍上用金线绣着瑞兽,带着黑色的纱帽幞头,最骚的是,他还在幞头边插了一朵金花,笑得极其和气,仿佛是一位富贵员外。

    “观鱼兄。”卢公连忙向对方施礼。

    “见过太守。”所有人一起行礼。没想到这个貌似太平绅士的老人竟然就是陈州太守,观鱼会的举办者,陈州的实际掌控者,郑观鱼。

    “免礼,免礼,今日没有太守,只有一观鱼老叟尔,某这几日亦听闻几件趣事,亦是关于某位带着食铁兽的异人的,没想到今日一见,竟然是一位如此年少得少年郎,实在有趣,没想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