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唐山门异类 > 第六十五章 倒是家学渊源

第六十五章 倒是家学渊源

    波光粼粼中,百尾赤鳞游动,一片火红中,有一白衣少年,踏波而来。这扮相,十足十就是坊间传奇中,那些奇人异士出场的画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白衣客,独赏寒谭雪。”随着对岸近在咫尺,陆哲更是很骚包的把柳宗元的江雪改了一下,作为自己的出场诗,念了出来。

    随着陆哲念了几句诗,岸上众人的注意力几乎都吸引过来了,再听到陆哲嘴里那首改版的江雪,众人顿时眼前一亮,细细品味之下,对于此诗纷纷生出佩服之感。

    经典永流传的东西,无论在哪个时代,对于人心的打动都是一样的。柳宗元这首江雪,之所以成为后世几乎人人都知道的诗句,自然有他的不凡之处,其夸张盛大的比喻,就很符合唐人追求盛大气象的胃口,众人对于该诗的反应,自然比起之前陆哲抄的郑板桥那首的《咏雪》,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不过也是,宋人写词,就是因为唐人把诗都写尽了,所以才出现了对于词的推崇,连出了苏东坡的宋人都不敢说诗比盛唐,何况是清朝的郑板桥乎。

    事实上,如此充满大气想象的诗句,偏偏只是一首五绝,这种小诗写大场面的手法,不仅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余音绕梁,三日不觉。

    “陆小郎君果然好才情,好巧思。此诗一出,天下咏雪之诗尽也。”陆哲刚一上岸,第一个开口的竟然是身处人群中央的的崔元礼,随着他的一句话,包围着他人让出一条通道,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和陆哲,一脸地惊奇,没想到对于这首诗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

    崔元礼说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于这首诗的肯定,二是挑动郑氏的人对于陆哲的不爽,让陆哲所代表的统军府倒向自己这边。作为崔家的子弟,哪怕前几日才来到陈州,刊江统军和陈州太守之间这隐秘的小矛盾,他也是早就知道了,所以他从开始就知道薛奉义等人过来的目的,所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他开口称赞,随着他的称赞,不少士子随声附和起来,恨不得把陆哲这首诗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此诗乃小郎君所做?”人群中央另一个就是郑太守之子郑德瑾,皱着眉问道。

    刚刚郑太守命陆哲做咏雪诗的时候,他也在当场,此人做了一篇几乎是蒙童才做出来的诗句,自己还不屑地嘲笑过,没想到须臾之间,竟然吟诵出这么一首如此恢弘大气的好诗,如果这首诗随着这次观鱼会传出去,自家老爹的脸就丢尽了,对方只是一个未冠的少年,传出去的话,世人只会说郑太守才学不够,错把美玉当顽石。而那首颇为可笑的一片两片的咏雪诗,也会被众人认为是少年赤子之心。

    “正是哲所做,郑公子有何赐教?”随着人群缓缓让出一条道路,陆哲也趁机进入人群之中,与崔元礼,禄东赞和郑德瑾一群人成掎角之势。

    “可恶,此等小儿,心机如此深沉。”郑德瑾心中暗恨,统军府那位与自家大人(在唐朝,大人是指父亲的意思)的龃龉,他亦知道得很清楚,所以对于薛奉义等人,他也是心中不爽,此刻陆哲如此表现,在他的眼里,就是处心积虑,故意打自家大人脸了,不然无法解释为何同一个人竟然会作出如此大相径庭的诗作。他甚至觉得统军府和崔氏是商量的好的。哼,虽然你崔氏和统军府虽然势大,但是在这陈州城,偏是我郑氏说了算。郑德瑾心中想到,看着陆哲就更加不顺眼了。

    但是郑德瑾完全没有想过,无论是他家大人对于陆哲的批评,还是自己小弟对于禄东赞的讽刺,才是引起眼下这一摊事情的原因。从小一帆风顺,自诩陈州第一才子的郑德瑾跟他老爹郑观鱼一样,成长环境使然,让他从来都不会觉得自己错了,错的都是这个世界。

    那我就先整治了你这可恶的小儿再说,再来收拾那崔家之人和那胡狗。看着陆哲独自一人,那个白袍郎薛奉义并没有跟着走进来,郑德瑾打定了主意。

    “陆小郎君如此才情,德瑾哪敢有何赐教,恰逢今日观鱼盛会,请问小郎君可有佳作问世?”郑德瑾开口问道,心想如果此小儿真的有诗作问世,自己这里一帮人,肯定能找出毛病,只要此诗有一点瑕疵或者不如刚刚所念的那首一样惊才绝艳,那么自己就可以质疑他那首千山鸟飞绝不是他所做。

    “尚未作出。”陆哲老老实实地答道。“不知郑公子有何佳作,让哲拜读一番?”

    “惺惺作态一番,结果竟无诗作出,刚刚那首诗真是汝所做?”郑德瑾的帮闲恰如其分地帮郑德瑾来了个助攻。

    “正是,同样的咏雪诗,为何前后差距如此之大,汝那诗,莫不是抄来?”另外一个人也开始质疑。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陈州的士子纷纷对着陆哲输出,什么黄口小儿也谈作诗?什么此诗格局极大,非历经沧桑之辈做不出,甚至有的竟然说出了“欺世盗名之徒”的言论。

    看着众人的议论纷纷,陆哲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文人相轻,他们对于那首改编版的江雪没办法作出恶评,但是对于陆哲,极尽阴阳怪气之能事。

    “今日乃观鱼盛会,哲自然不敢轻慢,所以慎之又慎,冥思苦想,自然不敢轻易下笔。”陆哲开口辩解道。

    “什么慎之又慎,某分明看见汝在一边喝酒酣睡,还同一位妙龄女子勾勾搭搭,难道这也是阁下说的慎之又慎,冥思苦想”在场也有人看见木婉扬来找陆哲了,出言揭穿。

    哈哈哈哈,众人皆哄笑起来,这等花边韵事,最是能引起众人的兴趣了。

    “某也见到了,那妙龄女子正是方才踢了他一脚的那位,小郎君今日边塞诗虽然没有作出,倒是能作出一些其他的美事啊。”说话的是郑德瑾的头号帮闲,名曰钱东林的那位,此言一出,众人笑得更加大声了。

    “极是,极是,按照小郎君如此之说,某与众位友人倒是经常上那金线巷‘慎之又慎,冥思苦想’了。”金线巷是陈州的红灯区一条街,在场的士子都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出来。

    “嘉德兄莫浑说,陆小郎君自是风流,有美人加以青眼,德瑾佩服,此等本事,德瑾还请小郎君多多赐教了。”郑德瑾趁机开口道。自是引起了众人哄笑。

    “哪里,哪里,关于作诗一道,吾等也该向这仙人子弟多多请教才是,刚刚德瑾兄一首《关山月》,某倒是惊为天人,不过小郎君文采风流,想必另有高见,某试吟诵之,还请小郎君赐教。”作为郑德瑾的头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