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唐山门异类 > 第六十七章 斯人谁穿九曲珠

第六十七章 斯人谁穿九曲珠

    “小郎君,还有第三题。解完再说亦不迟。”禄东赞脸上的笑意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地,是深深地凝重。

    “还请禄兄出题。”陆哲虽然表面轻松,但是此时心里依然有些打鼓,木婉扬给自己的情报有误,说好的只考数学呢,怎么考了物理,万一下一题他拿出一个什么梵文叫自己认,那自己不gg了?

    禄东赞,清了清嗓子,这才缓缓开口道:“去岁,有外邦使者至吐蕃,进贡一奇物,乃是一明珠,其珠如鸡子大小,晶莹剔透,其珠亦有开孔,但并非直孔,内部之孔曲折,有九曲之多,国主曾言,有人能用丝线穿过九曲珠者,有重赏,不过无一人穿过。东赞请问小郎君,有何法用丝线穿过这九曲珠?”

    “哎……此题甚难,胜过之前甚也”“不知这陆小郎君能否解出?”此题一出,不少人议论纷纷,大呼甚难。旁边那些人,基本上连第一题都解不出,自然无从知晓第二题第三题,听到这第三题,此时也不由得替陆哲紧张起来。在他们看来,陆哲能不能解开这个无解的难题,狠狠替唐人打那胡人的脸,已经是目前最重要事情了,至于之前陆哲打了陈州士子脸的事情也变得无关紧要了。在此时,大唐内部矛盾已经升级成了对外的矛盾了。

    是的,唐朝人的骄傲,比起现在某个灯塔国人更甚,据野史传,开元时期,正是唐人自信感罪爆棚的时候,某个胡商走在路上,施舍了一个唐朝乞丐,那个唐朝乞丐把给的钱给扔了回去,联合路人把他打了一顿,意思就是你这个胡狗也配施舍我唐人,最后还扭送了官府,胡商还真的被判了罪,罪名是侮辱唐人。

    唐人骄傲,可见一斑。

    (野史,野史哈,鹤忘了哪里看来的,做不得数,但是唐人对于胡人的鄙视,倒是真的,据说胡人不准穿唐装,不然要被判罪,长安的户籍对于胡人来说,比现在北经的户口都难搞,简直是胡人一辈子的梦想)。

    啊?陆哲也是一惊,送分题?于是他缓缓开口道:“此题,吐蕃智者可解出?”

    “吾国智者并未解出,但其觉得大唐人才济济,定有人能解出此题。”禄东赞不好意思地说道。

    “胡人不愧是胡人,自己都未解出的难题,也好意思拿出来。”熟悉的公鸭嗓又传来,正是那钱东林。

    “极是,极是,胡狗奸诈,可见一斑。”

    “这吐蕃智者无愧于智者之名,这借外力寻解法之智,我唐人倒是干不出。”

    “哈哈哈。”众人皆大笑起来,听书吐蕃智者都未解出,在场的唐人于是在嘴上疯狂输出,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感,哪怕陆哲解不出此题,他们也觉得大唐没有败,甚至觉得胜利了,一个大唐的小儿和吐蕃第一智者打成了平手,本来就是一种胜利。陆哲接下来无论表现如何,就是赢了666,输了不丢人的情况了。

    “虽然无人能解出,但是小郎君与某的赌约可是解开此三题。”禄东赞出声提醒到,更是让这帮士子面带不忿之色,纷纷阴阳怪气起来。

    “用一无法能解开之题,与小儿做赌,吐蕃国主倒是好大气。”

    “吐蕃国主若是不舍那万金,某薄有家资,倒是可以替汝国主出了。”

    “区区万金,就能做一次那吐蕃国主,此等美事,岂敢让刘兄独享,某也愿替吐蕃国主出了。”

    在座的有不少膏粱子弟,作正经事不行,阴阳怪气倒是一把好手,听到禄东赞脸色发青。当然,禄东赞也知道,他们是偷换了概念,吐蕃的万金就真的是万斤赤金(其实就是黄铜,古人以为是金),但是唐朝的万金说的就是一万枚铜钱,万金听着多,也就100贯而已,这些二世祖,咬咬牙还是能拿出来。

    “唐狗安敢?”听到唐人如此讽刺自家国主,禄东赞背后那个壮汉士子几乎都要暴起伤人了。

    这下,这些士子纷纷大怒,本来都是些膏粱子弟,平日在陈州城横行霸道惯了,当时就有不少人要喊侍卫结果了这胡狗。

    “麻赞!”禄东赞怒视着背后的士子,用了他们的语言狠狠地呵斥了他一番,同时对陆哲不爽起来,虽然自己这方拿一道自己都未解出的题来考人有些不地道,所以他才强忍着那些纨绔子弟的嘲讽没有发作,但是揭破此事的陆哲在他眼里,已然是个奸诈小儿了。

    该死的小儿,明明自己解不出,所以才反问于某,禄东赞心中暗恨。那就不要怪某家不客气了。于是禄东赞急忙开口道:“陆小郎君可解开此题了,某给汝一个时辰,若解不开便算负,那《心经》某便却之不恭了。”

    “可恶,这胡狗!”众人纷纷低声开骂起来。

    “禄兄放心,那《心经》哲送汝,已谢过禄兄宝刀万金。”陆哲轻描淡写地开口道。

    “那便谢过——”禄东赞拱手为礼到一半,突然一惊。“什么?难道汝解开了?”在场的人众人也一片哗然。

    “此题最易。”陆哲装逼地背着手,笑盈盈地说,“我大唐任意一小儿亦可解出矣。”看着禄东赞越来越不信和不忿的脸色,陆哲这才缓缓开口道。

    “寻一蚁,用丝线系之,放之一孔前,另一孔出抹蜜,蚁寻蜜而出,九曲珠自穿过耳。”

    现场一片寂静。半晌,众人一起轰然叫好。

    “妙哉,妙哉。此法究竟是如何想出的。”

    “果然我大唐任意一小儿皆可解出,吾等又不是小儿,何必费神去解?”

    “某实不爱宝刀,不然禄兄宝刀早就归某了。”

    “方才禄兄说甚,解开三题者乃吐蕃第一聪明人?”

    “方兄汝错矣,吐蕃第一智者无需解开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