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唐山门异类 > 第一百章 打雷了 收衣服了(二合一)

第一百章 打雷了 收衣服了(二合一)

    “陆师,汝究竟何时有闲暇?”陆哲还在食堂收拾碗筷,杜怀威幽灵一样地出现在陆哲背后,开口问道。

    “总要让某做完今日之事吧。”陆哲有些头疼,这都是今天早上第十九遍了。

    “尊师有事,弟子服其劳,有甚杂事,还是交给弟子吧。”看着食堂里堆积如山的木碗,心中着急的木怀威不得不放下身段,亲自加入到刷碗的行列中来。旁边的木十七哪里还站得住,于是在邓鬼氏和影刘氏惊骇地目光中,两人手忙脚乱地加入了洗碗打扫的行列,看得旁边的两位妇人手脚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两位婶子,左右无甚事,这里便交予哲吧”陆哲看出了两位妇人的窘境,于是开口将清洗之事揽了下来,自己前几日因为教训木十七,拿了他练点穴,那天的午饭和晚饭都是两位婶子帮忙做的,自己这个时候多做点,也是应当的。

    “不敢劳动哲小郎君。”两人嘴里说着推辞的话,但是在陆哲一再地坚持下,身体很诚实地,转身就往家中走去了。

    不是因为她们不想干活,而是对于木氏之人,下意识地想要远离。

    说实话,之前村人对于木氏,向来是感激居多,而且长期自认为受恩于木氏的情况下,不少村中之人对于木氏,渐渐地有种惟命是从的感觉了,唯恐得罪了木氏,之前影家对于木氏的态度,就可以说明一切。

    结果等到那日陆哲教训有些志得意满自以为是的木十七,特别是得到了长老的默认支持之后,村人对于木氏的态度,就有以前的敬变成了厌恶疏离,凡是木氏之人所到之处,连小豆丁们都会远远地跑开,所以陆哲出言之下,两位婶子便顺水推舟地离开了。

    好不容易洗完了碗,收拾完了食堂,陆哲又推着独轮车去了他一个人的粪窖。而平日里会帮他做事的影雉小姐姐,此刻也没有再出现在他面前,而是老老实实地跟“林狗”组合一起放牛。

    哎……只有我一个人去做了呀,陆哲不禁叹了口气,摇摇头,看着旁边的木氏主仆,眼中露出了笑容。

    于是,陆哲家的田地里,出现了一副奇景,平日里一身整洁,佩戴香囊,浑身隐隐有香气的木十七和木怀威,纷纷脱掉外袍,卷起裤腿,在田地里哼哧哼哧地插秧,培土。

    而杜镜伏带来的那名护卫模样的汉子,则在陆哲的指挥下,一桶一桶地往地里送粪便,而施肥这个工作,就由陆哲来完成了。

    因为这些粪便都是陆哲从冬日就积攒的,所以都发酵了,这股刺鼻浓烈地味道,哪怕是有心看看仙人子弟如何种地的杜镜伏,也不敢在田边多待,只能站在上风口,远远地看着。

    事实证明,春耕还是要壮劳力在的,加入了木氏这几个壮劳力之后,陆哲剩下的一小半田地,竟然在日落之前,全部插秧完毕了。

    “今日真是多亏几位了?”浑身刺激气味的陆哲,笑着过来致谢。几人仿佛看什么疯子怪物一般,连忙躲开,让陆哲好生郁闷,难道自己身上这味道真的恐怖如斯?

    还好,自家妹妹贴心地烧好了热汤,陆哲等人下山之后,美美地洗了个澡,草草地吃了几口晚饭,换过衣服之后,杜氏昆仲这才让木十七和护卫守在门外,开始向陆哲讨教。

    昨夜,听到陆哲的理论之后,两兄弟辗转反侧,几乎一夜未睡,小声地讨论着陆哲的观点,越想越觉得相当有道理,简直剥开了隋末乱世的表面上的成王败寇,直指核心,两人甚至觉得,这位山水郎所说之事,并不只是限于隋末,好像历史上诸朝代纷乱之事,似乎也能套的上。

    这就让人觉得很恐怖了,两人越想越觉得有些诡异,都觉得此子当真不简单,观其行,冷酷自傲(收拾木十七),听其言,狂悖无状(当着他俩面黑杜伏威),术数百工,朝堂诗文,貌似都有所涉及,但其心中毫无仙人之慈悲意,反而视世人如蝼蚁,任意驱使。

    陆哲关于杜伏威的两点论述,放在后世,可能也就一般键盘侠水平,但是在资讯文化不发达的古代,这种稍微有点系统性和客观性的论述,便是胸中自有丘壑,高屋建瓴,胜过天下人了。所以,两人都得出了同一个结论,此子身怀屠龙术,不像是与世无争地仙人子弟,反倒像霍乱天下的妖孽一般。

    如果木十七在这里,一定会赞同两人的提议,不过木十七此刻又被杜镜伏勒令跪在影家门口,向影家表明自己的歉意,还有告诉影鹭影雉身份太高,木怀威不敢高攀之意的的任务。

    但是不管此山水郎究竟是仙是妖,但是确有大才,关于这一点,杜氏昆仲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所以,为了能早点听到令他们心痒一夜的最后一点,两人不得不帮陆哲干农活。等到天擦黑,众人吃过饭,陆哲这才坐在暖暖地炕上,抱着自家妹妹,准备继续了。

    终于开始了,两人心中一喜,在陆哲对面正襟危坐,一副很重视的样子。

    在两人期待的眼神中,陆哲缓缓地开口了。

    “接着,哲便说着伏威公败亡的第三点,那便是时机选择不对。”说完之后,陆哲看着杜怀威,等着他像昨天一样,反驳自己,结果让他很失望,经过昨夜和今天一天的思考之后,杜怀威对于陆哲的观点和结论,再也不敢质疑,反而觉得十分佩服。

    好吧,那我就自己尬聊了。陆哲继续开口道:“武德二年,伏威公降唐,当时,李唐北有突厥之患,南有窦建德,王世充等人,三足鼎立,而最危急在于,当今官家与李建成之裂痕,已然明了,内部呈分裂之势,可谓是李唐建国以来,危急存亡之秋。”

    两兄弟听到此,亦是心有戚戚焉地点点头,原来当时的李唐这么弱啊,可惜。

    “次年,伏威公以三千之兵,大破李子通三万余众,天下皆惊,江淮兵士之悍勇,亦是天下皆知,按说此时伏威公降唐,对于当日内忧外患的李唐来说,乃是雪中送炭,为何伏威公会遭李孝恭陷害,蒙受不白之冤,死在长安呢?”

    陆哲看着两人,心想,你们好歹给点反应呀,结果,两人有了昨天的教训之后,嘴巴一个比一个紧,神情一个比一个谦虚,就差拿小本本记笔记了。

    好吧,我继续尬聊。陆哲清咳一声,喝了口水,继续说下去。

    “伏威之所以被李唐所害,完全因其降唐时机选择不对所致,提前降唐或是延后降唐,都可保一世富贵,而偏偏那时降唐,则是唯一死路,凶多吉少。”

    “陆师,为何那时降唐,则是凶多吉少呢?”作为人子,杜怀威还是听不得面前一个少年以一种给人上课的口吻,轻描淡写地说起自家父亲的死亡,所以不由得开口道。

    问得好!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