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唐山门异类 > 第一百二十七章 颍川陈文若

第一百二十七章 颍川陈文若

    “五庄观陆哲,见过陈郎君。”对着这个笑容带着四月桃花一般媚意的青年,陆哲心中莫名有股悸动,下意识地想要远离这个人,在拱手为礼之后,陆哲的双手并未收回身侧,反而是下意识地放在身前,在心理学上,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被称为防卫姿态。

    显然,陈文若虽然没学过心理学,但是也看出面前这位山水郎对自己的防备。

    他见状呵呵一笑,在马上深施一礼。

    “方才文若并非有意偷听,恰逢其会尔,还望山水郎恕罪。”

    “无碍,无碍,哲黄口小儿之语,恐污郎君之耳。”陆哲赶紧表示。

    “非也,非是由不欲闻,文若反倒是由衷欲闻巢父高见也。”说罢之后,陈文若竟是哈哈大笑,车内的裴青奴也在面纱上露出揶揄的笑容。都觉得这位小郎君真是风趣极啦。

    我是谁,我在哪儿,对面的人怎么了,怎么就突然笑了起来。此刻的陆哲,心中慌得一匹,但是依然装得跟大尾巴狼似的,面露蒙娜丽莎式的微笑。

    “山水郎何不请某车中一叙?”陈文若整了整衣冠,微微点头,也面露蒙氏的微笑。

    “哲虽有此意,只是——”陆哲看着车内,欲言又止。

    “还请陈郎君车内一叙。”马车开始减速,停下,车内传来了裴青奴的声音。

    “谢过裴娘子盛情。”陈文若也不见外,策马来到车前,下马上车。

    既然人家女子都没有说什么,陆哲还能说什么,只好跟着进了马车。

    于是车子重新开动,车中的裴青奴与陈文若正襟危坐,与陆哲大眼瞪小眼。

    “清水一盏,以奉君子。”裴青奴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套细磁杯,倒上了一杯水,微微伏下身子,将杯子递给了陈文若。

    “娘子有劳。”陈文若双手接过,随即端至嘴边,轻啜一口,随即放下,对着陆哲笑道,“主人盛情,铭感五内。”

    而且整个请水的过程如同一套仪式,两人的动作也如舞蹈一般,十分地优美好看,令人赏心悦目。弄得在旁边的陆哲一头雾水,不是说大唐的女子不轻易邀请男子同车的么?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方才就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两人误会陆哲是在打趣陈文若,两人也迅速心领神会,按照士族之间的交往规则,算是已经互相打了招呼啦。

    因为这个年代的知识都垄断在世家贵族手里,所以,利用典故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成为了这个年代间,陌生士族互相辨认的固有流程,简单一卷,利用典故互相玩梗确认圈内人就是啦。

    因而裴青奴在听到两人对话之后,邀请陈文若上车,以士族之礼奉茶,看样子是准备展开一场士族间的对话。

    要知道,这个时代是没有“洗耳恭听”这个成语的,这个词最早出于元代,陆哲的一句“恐污郎君之耳”虽然不过是他的谦辞,结果被认为是在开陈文若的玩笑。

    晋朝皇甫谧《高士传》有云,“许由隐于沛泽之中,尧以天下让之,乃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洗耳于水滨。”

    陆哲的这句恐污郎君之耳,被两人认为是在开出身颍川的陈文若的玩笑,将其比为在颍水洗耳朵的高士许由。

    而陈文若的回答也很巧妙,先是用原文,表明自己不是不想听,而是太想听了,接着将陆哲比为讽刺许由虚伪,因而赶着牛去上游,不喝许由洗耳朵之水,更加清高的巢父。

    于是,在陆哲毫无反应的情况下,一场互相确认身份的过程就这么完成了,车外的众人,虽然隐隐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由于不在士族文人的话语圈子内,也都是一头雾水。

    怎么这陈书手在一瞬间就跟那位山水郎一见如故了?该提醒下陈书手,这位山水郎的妖孽之处的,宇文银骑在马上,担心地看着马车。

    此刻马车内谈笑风生,连车外之人都能隐隐听到。见惯了士族做派的宇文银立即打了个手势,所有的玄甲校尉立刻远离那辆马车,给马车上的众人留下谈话的私密空间。

    在一阵算是冗长的叙年资,忆先贤再加上冲着长安方向,称颂官家圣明之后,方才进入了正题

    “愚兄陈文若,忝为玄甲校尉书手,方才小郎君所言一家哭何如一地哭,不知有何缘故?”陈文若看着陆哲,眸子黑得发亮。

    “文若兄从址山来?”陆哲并未直接回答,随即反问道。一边思考着这书手乃是什么职务。

    “书手乃是负责百骑文书往来之人。”裴青奴尽心尽责的扮演着辅助的角色,轻轻向陆哲解释道,“凡百骑文书抄录,皆有书手为之。”

    不就是白纸扇嘛。陆哲微微点头,表示了然。虽然书手这个官名看着很小,但是放在百骑这种秘密单位,能查看抄录来往密报和信件的,不是心腹之人决不可担任,如此多的秘密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