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唐山门异类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于府除妖(二合一)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于府除妖(二合一)

    “原来是孙老神仙当面,有失远迎,晓怀惭愧无地。”面前这位有些微胖的男人一脸惶恐地对众人行礼。

    显然,比起他家的老仆,这位粗通文墨的于晓怀是听说过孙思邈的名字的。而对于陆哲的一行人的装束,他显然能读出更多的信息的。

    陆哲就注意到,他有好几次盯着公主府的马车看,每看一次,这位于晓怀的态度就卑微一分。

    “家仆无状,竟然惊扰贵人,还望贵人莫怪。”再次诚惶诚恐地道歉之后,于晓怀得知陆哲一行人是在来普济寺投宿的途中被自家老仆请到家里,面色有些不愉,不过依然对于孙思邈这位闻名天下的老神仙仙驾光临表示了很大的程度的欢迎和欣喜,同时也表示家中槐妖作祟乃是无稽之谈,竟然惊动老神仙真是惶恐。

    不过当他听到这次来自家除妖的乃是这位号称仙人弟子的山水郎时,明显脸色有点诡异,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不着痕迹地叹了口气。

    虽然这个动作很微小,但是陆哲和孙思邈都看到了,两人对视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陆哲对于孙思邈为何找他过来除妖,是心知肚明的。

    作为从汉武帝时失去学术地位的山门中人,在汉武帝以后的朝代出现,多少都带有一些神秘色彩,比如那后汉三国年间,天下山门精英辈出,各自辅佐明主争夺天下之时,不少人都带着神秘色彩,比如给那张角天书,助其挑动天下反的南华老仙,还有那用毒暗杀了孙伯符,帮人添几十年寿命,卜算如神的管辂,更莫说鼎鼎大名,造木牛流马,呼风唤雨,以八阵图抵挡十万精兵的诸葛卧龙。这帮人为了造势,都会以山门秘术弄出一点常人眼中的异象,从而获得粉丝的。

    所以,作为山门内部中人,对装神弄鬼门儿清的孙思邈和陆哲,对于一般的“妖魔”作祟反而比一般古人要理智,一般的油锅洗手,符水斩鬼在他们面前不过是小儿科。

    所以,孙思邈让陆哲来除妖的目的也正是如此,因为经过之前系列事件,孙思邈对于这位百花宗主搞阴谋诡计的能力颇为认同,也大概认为这位小郎君心性其实不坏,只是手段酷辣了些。如果是有人真的干出残害婴儿的事情,孙思邈相信,凭借这位小郎君的鬼蜮心思,一定能拆穿其设计,他所要防备的,则是小郎君私自动刑,残酷对待那背后作祟之人。

    当然,若是真的有妖魔作祟,小郎君你不是得仙人秘授会召雷术么,尽管召雷击之便是。作为道士的孙思邈,还是很难摆脱神鬼之说影响的,同时他也真的认为陆哲是梦中得仙授,学了些道法的。

    既然是人是鬼你都行,那么就决定是你了,皮——不!山水郎!孙思邈看着陆哲若有所思的神情,笑着捋了捋胡子。

    “敢问于管家,这槐妖之事,是否当真,为何汝家主人矢口否认?”陆哲扭头问一脸苦瓜相的管家于庆,他刚刚被那

    “家主可能为那槐女所迷,或是被胁迫,不敢说出实情,此事,当真是有,不然为何——”想起这几年发生的惨剧,于庆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不敢多言,生怕惊动了某个未知的存在。

    直到前一刻,于晓怀当着众人怒斥于庆时陆哲才知道,于家老夫人命于庆去请道士过来除妖,家主于晓怀是不知道的,而且斥为无稽之谈,当然,于老夫人面前,他自然不敢多言,于是刚刚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训斥了于庆一番。

    对于于晓怀明显有点杀鸡儆猴的行为,陆哲充耳不闻,而是笑着问能否借宿一宿,怎么办?人家都提出来了,而且貌似都是些颇有来头之人,深知请神容易送神难的于晓怀自然不好拒绝,一脸假笑说是寒舍蓬荜生辉的话。

    半盏茶的功夫,众人寒暄完毕,于庆便带着陆哲一行人,前往西厢房安歇。一路上,旁敲侧击之下,陆哲终于大概有了个了解。

    这于庆,有私心!

    他为何要火急火燎地去三十里外去请黄冠子来做法除妖,原因则是因为他家的儿媳,于云氏,与针娘子相差仿佛,也正临盆在即,所以不管是为了主家的后人也好,还是为了自家的后人也好,于庆对于此事格外热心,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日之事,老仆之妻熊氏就在当场,小神仙若是想问,老仆将其唤过来便是。”自从得知自己无意中请到的,乃是大唐一等一的孙老神仙过后,对于主要除妖的陆哲,老管家于庆立刻改口成了小神仙。

    “那便是——那大槐树么?”安顿好的陆哲,走出门外,定定地看着对面。

    于家虽然是镇上首户,但是依然不过是镇民,哪怕家主于晓怀算是镇上唯二的读书人,但是始终没有功名,只能算是地主而已。所以他家里不可能像士族一样,内外有别,前院后院分得那么清楚,顶多是房子大点,占地多点。

    他们一家住在东厢房,而于庆一家住在西厢房,留给陆哲他们住的,不过三间房而已,其中一间还是柴房,里面有大通铺,是给宇文银等玄甲校尉和车夫住的,陆哲与阿飞住一间,裴青奴独自住一间。而孙思邈老神仙,则被恭恭敬敬地请到了东边的上房居住,于晓怀则是搬到书房睡。

    所以,陆哲一出门,就看到东厢房的后院里,一棵大槐树遮天蔽日。仅靠陆哲目力预估,这棵大槐树就有几人合围那么粗。

    “小先生,这于家,当真有妖物作祟么?”看着陆哲盯着那大槐树,暗地里最信这鬼神之说的裴青奴在旁边问道。

    “大凡妖物作祟,离不开“形真理”三字。

    形——乃基于其与人之渊源,所产生之形。

    真——乃事情之真相,

    理——则为人心之样貌。

    “只要洞悉其形真理,则妖自除尔。”陆哲淡淡地说着。一番话既出,听得裴青奴连连点头,以为听到了秘梓一般。

    “原是如此,那传闻中以雷击妖物,又做何解?”宇文银从另一个房间出来,极为认真地问道。

    “雷生气中,乃天地自然之罡气,乃天之刑罚。妖虽然与人不容,但亦是天生地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于天道眼中,妖与人何异?须知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若其不违天道,若洞悉其形真理,则自去尔,若其祸乱自然,则为天地之悖也,自有雷罚降下,或借风雨,或接高人之手,无论妖与人,均是如此!”

    陆哲一番话,说得众人皆是沉默,随即想起了被雷击的吐蕃人和刘家人的尸体,自动脑补起他们是如何行恶招致小郎君引下天雷击之的。同时也有明白为何这位小郎君为何能毫不手软地除去那么多人。

    原来在此人眼中,凡是身有悖行,有违天道者,自应灭之。果然乃少年仙人,眼中毫无人间礼法约束。

    “老妇见过小神仙,见过众位贵人。”众人正沉吟间,于庆领着他妻子过来,见到陆哲,慌不迭地行大礼。

    “老媪不必多礼,哲听闻这怪事发生之时,老媪恰逢其会,其中细节,还请老媪一一告知。”

    “老妇记得,那日正是蝶娘子头七之日,正值午时,老妇正哄小郎入睡,那小郎,与蝶娘子,倒是一个模子刻出来一般,此时郎君亦在,或是思念蝶娘子,或是感叹小郎年幼,郎君不由得悲泣出声,泣不自胜,彼时,郎君几日水米未进,瘦得脱了像,老妇不忍,便去厨下,想要端出熬好米粥,劝郎君吃些。待老妇回来之时,发觉郎君亦是昏迷坠地,而小郎也不见,老妇大骇,连忙叫醒郎君,叫之不应,老妇便高喊起来,少时,吾夫至,终将郎君唤醒,遍寻府上,终在后院寻到小郎,竟……”说到这里,老妇人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似乎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一般。

    “那小郎,竟,竟在那槐树之下,周身覆满槐叶,已然,已然…”老妇已经说不下去了,貌似极为惊恐。

    “那这第二起怪事,又是如何情形?”陆哲听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