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玄幻小说 > 欺世盗国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二)

第二百四十七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二)

列传三十三》中侯赟一条就记载:先是,朝廷岁仰关中谷麦以给用,赟掌其事历三十年,国用无阙。

    现在太原已经拿下,北燕背后有契丹牵制,再加上镇压关西藩镇的考量,若真要选的话,洛阳的确比开封合适。

    问题在于,迁都洛阳之后,河北兵马必然要有更大的自主权,该如何避免河北重又出现强力藩镇?

    好一会儿,他才缓过神来,缓缓吐气:“迁都啊!”

    赵元昌目光幽幽:“此事,且先放下。”

    王朴也知道,迁都这种事不是说出来就能办好的,因此颔首应下。

    殿内静了一阵,赵元昌这才想起自己一开始的目的,索性就直接开口了:“若是将帅可入政事堂,先生以为可行否?”

    王朴一愣,随即低头仔细考量。

    赵元昌眼中含着期待地看着王朴。

    他即位五个多月了,政令下了不少,但却没有一国策性质的政令,如果这件事能成功,那将是他即位以来的第一道国策,是足以传之后世的祖宗成法!

    不管是谁,都会想留下一些流传千秋的事迹,赵元昌自然也不例外。

    不知过了多久,王朴终于抬起头来:“陛下。”

    话音未落,赵元昌肃容端坐,这既是对王朴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皇帝身份的尊重。

    “臣斗胆试言,将帅主政,利弊皆有。利者在于安抚将帅,中枢掌控诸军州更为严密;弊者在于将帅携军势而来,焉知其不会借手下军兵擅权乱政?”

    赵元昌听了,原本就严肃的面容更加凝重。

    若是陈佑在此,就能明白,这涉及到“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的问题。

    现在乱世还没结束,王朴这样的文人对这个问题尤为敏感。

    当然了,之前冯道三人只将注意力放在权力分配上,不代表他们没想到这一点,而是对自己,对朝堂中枢有信心。

    毕竟侍卫亲军战力不俗,现在又有马青组建殿前司,理论上能够镇压绝大多数动乱。

    因此只是担心武将争权,而没考虑武将乱政的可能性。

    而王朴身处枢密院,接触的多了,自然就多了些警惕。

    真要说起来,还是毛同志说得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枪被指挥也好,枪指挥政权也好,两者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一而二、二而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你一个中央政权,没有强力兵马,谁还认你是中央?

    反过来,你也有兵,我也有兵,你要是没有一个中央的名分,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拿到现在来,朝堂中枢有大义名分,手里也有亲军强兵,不说掌控全国,至少能稳定局面。

    王朴担心的是,一旦外藩入京主政,外有兵马,内有名位,不说造反吧,就算是任人唯亲、打压异己,敢不敢将此人撤职查办?办了之后会不会导致地方不稳?不稳了有没有能力迅速解决?

    谁知道这些将领入京之后会不会按照官场规矩来?

    王朴觉得,这件事一定要仔细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