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问鼎继室的位置,扶了贤王好做皇后了……

    “当时母妃也为我定下过几个人选,其中一位便是临安侯府古家的嫡小姐,因为自去年开始,皇兄的病加重了,母妃认定我最有可能继任东宫,若想驾空皇后娘娘,我家便该拉拢梅妃,若两家能成姻缘,也就能判定安王确无夺位之心,到时也不需要再多防备,只安心等皇兄归天就行。虽然古家嫡女只不过是人选之一,但若能成事,对于我是只有益处没有害处的。”贤王说道。据贤王所说,其实贤妃当时是真的看中了古家女,只不过试探之意多过真心求娶,在贤妃的心里,梅妃临安侯府的娘家比不上她国公府的娘家门弟高,贤王又占长,无论是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贤王继位的可能性都大过安王。

    所以贤妃提两家联姻,其实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觉得这后宫只有她,有资格与皇后一争,因此才考虑过同临安侯府的亲事。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太子的病当时是很重。

    若说能治好吧,那么无论是贤王安王,都没有什么机会。

    可是若说是治不好吧,那么临安侯府做为梅妃的娘家,自己家里也有一个皇子呢,梅妃虽然一向表现的不争大位,但很明显临安侯府还有这样的心思,姻亲的孙女婿哪里有自己外孙来得亲,捧自己外孙子,还可以将嫡孙女再嫁一家以求扩展势力,凭的什么要捧安王上位?

    由此就可见,其实梅妃安王摆出一副不争皇位的架势,内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想法的,至少其外家临安侯府,还是有这种想法的。因此已经打算好了拿这嫡女再去联姻,也就为此婉拒了贤王的求娶。

    再说了就是贤王妃这位置到底是继室,如果是继后也就算了,如果只是个继妃,那临安侯府还不如亲上加亲,将女儿嫁给表哥安王做元配呢。

    所以贤王有求娶之意,临安侯府却无嫁女之心,看来是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将嫡女留给安王,全力争位,以便将来做原配皇后了。

    不但如此,临安侯府为了给安王扩展势力,还四处出击,因为他家人口众多,嫡子也多,所以这些子侄们的婚事,也是极好的拉拢资源。

    因为临安侯府是安王外家,他家若摆定了争位之意……不,就算不摆正这个意思,只要同他家成了亲事,这些姻亲们便算是归入了安王这一脉,自然不好再嫁女进贤王府。毕竟姻亲姻亲,一旦结了亲,就是利益得失的共同体,如果一家同两位皇子都结亲,那么便有一脚踏两船的嫌疑,以后无论是谁即了位,都不会重用他的。

    于是临安侯府一边跟平义伯府谈着婚事,一边还同诚意伯府论着亲,同顺义伯府论着亲并且同淮安侯府论着亲……

    这么说吧,临安侯府把贤妃给贤王看中的可以做继室人选的人家都勾搭了一个遍。如果叫临安侯府将这些亲事都论成了,那这一圈的权贵们可都就成了安王的势力范围了啊。

    贤王这才惊觉的大事不好。

    搜狗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