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香港小亨 > 香港小亨第7部分阅读

香港小亨第7部分阅读

表示,金庸的武侠他都看过,而且很喜欢看!当然,邓首长的这番话,是后来81年金庸受邀请去内地之后,才公开说的。现在的金庸在内地还是没有多大名气,因为金庸的小说在内地的禁止出版的。

    直到80年代中期,三联出版社将金庸的书正式在内地出版,与此同时,雨后春笋的盗版金庸图书,在全国各地广受欢迎。那时候,中国根本没有版权概念,连正规的出版社,也是争相踊跃出版盗版。

    当然,虽然内地盗版书让金庸蒙受稿酬上的损失。不过,却带给金庸几亿名读者。整个80年代,金庸图书疯狂流传,光是正版书每年就能在内地畅销几百万册。而盗版书,光是有名有姓的出版社所盗的版本就有十多个,这些版本少则出版了数百万本,多则出版发行数千万本。可以说,80年代这个疯狂的年代,才真正让金庸武侠小说的地位,成为未来几十年中无人可超越的巅峰!

    接下来,金庸忽然谈到了小说,表示张少杰的《大唐双龙传》寄给《武侠与历史》编辑部的五十万字稿子,金庸都看完了,虽然让金庸耳目一新,但是有些文字欠缺锤炼。所以金老爷子顺手把一些文字进行了润色、修改!

    “……”张少杰愣了半天,基本上脸部表情完全变成了一个“囧”字!

    这是神马情况啊?

    金庸老爷子不但看了《大唐双龙传》还出手帮忙润色了!

    这时候,不但张少杰泪流满面了!想必连另外一个时空,未来的黄易大神也泪流满面了!

    苍天啊,大地啊!

    金庸帮忙修改黄易的《大唐》!

    这世界上有这么冷的笑话吗?

    “呵呵,闲着也是闲着。亦舒笑话我说,我是靠‘江南七怪’和乞丐们撑起早期的《明报》。现在《明报》红火起来了,就忘本了!其实,我没有忘本,一直没有丢掉武侠小说。从写完《鹿鼎记》后,我的笔并没有停下来。新作是没有的,但是这些年都在修改以前的书!修改付出的精力,比以前连载时候赶稿子时也不逊色多少。当然了,我也是看武侠小说的,但是除了古龙等人写的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小说。你的《大唐双龙传》读起来不错,但是如果想要成为经典,还是要反复修改的……”金庸显得语重心长。

    “……”张少杰会告诉金庸,这是他抄的嘛?实际他的真实写作水平,也就能达到现如今三流武侠作家的水平而已。

    第一卷  第31章 拜师

    第31章 拜师

    门前邮箱。

    里面堆满了订购的报纸,以及《武侠与历史》的样刊。

    1980年的第七期、第八期的《武侠与历史》连载的还是张少杰的原稿,仅仅部分手误造成的错别字被编辑部改正之外,基本是没有变动。

    不过《明报》小说版每天连载2000字~3000字左右的《大唐双龙传》,却是金庸润色后的版本。

    张少杰承认,经过了金庸的润色,看起来文字更有魅力了!

    黄易是后来网络小说很多流派的鼻祖,尤其是对于网络小说的排版影响深远。

    最初网络写手的写作、排版并不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在1999年之后,《大唐双龙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很多读者、写手、编辑阅读黄易的小说,发现黄易小说阅读体验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的流畅,可以一口气看很多文字都不累。

    越来越多的网络写手和编辑意识到黄易的《138百~万\小!说网》的重要性。

    并且把类似于黄易小说这种一口气能让大多数读者看很多章节而不觉得累的排版、风格称之为——流畅性!

    文字的“流畅性”在中国网络文学05年左右,开始成为了一个重要指标。

    相比金庸的小说反复修改和锤炼文字,黄易的小说,更重视以方便读者阅读体验的短句子、短段落技术性手段排版,获得“流畅性”的阅读效果!

    过度的追求“流畅性”,其实不过是一种旁门左道。

    真正好看的文字,哪怕是一堆长句子,长段落,也不会让读者中断阅读的!

    张少杰看到了金庸修改润色版《大唐双龙传》后,感触颇深。

    一些重复的词汇,开始变得精妙、丰富起来。有些累赘被删减,有些地方则是进行增加。一增一删之间,文字的流畅性一点都没有损伤,反而使得文字的吸引力增加了一个层次。一些对话,经过金庸的润色,使得读起来更加自然和朗朗上口。

    “大师不愧是大师!”张少杰忍不住称赞道。

    事实上,金庸大师的写作能力,不但表现在武侠小说写作上,事实上金庸也精通剧本写作。早在五十年代,金庸的电影剧本,一本就可以卖3000多港元。不过,金庸因为个人原因,放弃了剧本创作,转而专注武侠小说创作和《明报》经营。

    金庸年轻时候的电影剧本创作经验,也融入了小说创作技巧中。所以,金庸的武侠小说,基本上不用修改多少台词、剧情,就可以适应电视剧、电影的拍摄,如果强行修改了金庸的小说,反而不好看。

    而黄易的小说,虽然影响力仅次于金庸。不过,黄易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剧情大多数被修改的一塌糊涂。尤其是tvb电视台的混蛋编剧,基本上把黄易小说的电视剧本改编的一塌糊涂,除了《寻秦记》改动很少,而被读者和观众们认同是经典之外,其余的黄易小说《覆雨翻云》、《大唐双龙传》等等小说的电视剧版本,剧情改的几乎看不出原来的味道。

    之所以会出现金庸的小说多数以尊重原著为主,而黄易的小说改编电视剧,总被改的面目全非。

    这也是因为金庸的小说语言很适合影视剧本,改动的话,影视编剧没有信心能够改的更好。

    而黄易小说与影视剧本差异很大,按照黄易小说的原版,并不能够适应影视剧,所以编剧们就忍不住全盘推翻乱改一气。

    现在金庸的润色,使得《大唐双龙传》的风格,更适合影视剧改编了。正是这一层次的感悟,让张少杰知道,小说语言的成功,不仅仅是在小说。

    一部成功的小说改编影视剧时,让编剧们改动越少,也说明原著的语言、剧情设定越是成功越是经典。

    当然了,虽然金庸的语言功底是非常强悍的,但是张少杰还是有点担心的。

    金庸受经典小说熏陶,有点悲剧情怀。比如,《神雕》小龙女被尹志平强jian,这一段描写,如果不是金庸的名气,足以雷得大多数读者放弃阅读。

    正是因此,第二天,张少杰亲自来到《明报》公司。

    这时候,金庸已经在上班。

    张少杰表明来意,便被请到金庸的办公室。

    “感谢金老如此费心修改!”张少杰带着敬意说道。

    “算不上吧,剧情没有变动,仅仅是读的不顺的句子、词汇改了改!我猜,你担心你原本设计好的剧情被我改动面目全非吧。”金庸似笑非笑说道。

    张少杰尴尬,说道:“没呢。”

    金庸摆手道:“不用掩饰了,我的小说,被人骂的地方也有不少。比如《碧血剑》砍断阿九公主的手,还让阿九不能和袁承志在一起,《神雕侠侣》里面的小龙女和尹志平。呵呵,现在年轻作家都不敢这么写的,如果换我没有成名前,也不敢这么写的。你的《大唐双龙传》剧情风格,我一点没有动。事实上,你这么写是有你的理由,如果我把剧情变了,你后面如果有伏笔的话,也不好写了,是不?”

    张少杰猛点头,《大唐双龙传》如果是词句、少量对话变动,还无所谓。但是,要是剧情都变了,那让他后面的该怎么抄啊!张少杰可没有自信,在剧情改动后,他还能填补改动后造成的漏洞!

    面对面的交流,让张少杰受益更多。

    张少杰本身,写作的能力大致等同三流的作家。如果认真一点,文笔可以稍微逊色黄易一筹,题材创意可以超过黄易。

    但是对于剧情的驾驭,肯定没有黄易、金庸级大师那样的有张有弛,能够构建像《大唐双龙传》、《天龙八部》那样恢弘的世界和精彩的冲突剧情。

    当然了,今天除了是和金庸交流切磋武侠小说之外。实际上,张少杰对于影视剧本创作,也非常感兴趣,但是却一直没有遇到名师指点!

    港台小说家中写剧本出名的,有古龙、倪匡等人。而这两人,都曾经受到金庸的指点和影响。

    所以说,其实金庸也是一个编剧方面的优秀老师,尤其是武侠剧的编剧,金庸应该是高手!

    张少杰忽然冒昧提出,说道:“金老爷子,我想拜你为师学剧本编剧,不知道您肯收我吗?”

    金庸笑了笑,说道:“拜师?有什么不可以,不过,我可申明了,我只当过三流编剧的!古龙、倪匡他们才是金牌编剧啊,你看古龙剧,从60年代拍到现在,二十来来至少有百多部古龙电影。倪匡也不差,写的剧本无论有没有拍出来,但是都能卖出高价钱!”

    听闻金庸如此好说话,张少杰一喜,乘热打铁,拜道:“弟子张少杰拜见师傅!”

    第一卷  第32章 正宗“金庸传人”!

    第32章 正宗“金庸传人”!

    虽然,金庸是二战之后,承前启后、集新武侠小说于大成者的宗师人物。

    他的小说更是无数的武侠小说作者的启蒙读物。

    在60年代开始,众多的武侠小说名家都是从模仿金庸的小说开始入行的。

    但是,金庸一生之中并没有收过任何一个衣钵传人。至少历史上,直到三十年后,金庸也没有任何一个徒弟。

    这倒不是金庸并不喜欢指点新人。

    事实上金庸小说中所喜爱的一些女性角色中,博览群书的神仙姐姐王语嫣就好为人师、喜欢指点旁人,不善交流的小龙女也悉心教导杨过。

    除此之外,金庸小说中,侠客也非常重视师承,很少有野路子自学成才的大侠。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金庸心里,有着希望收徒的想法。

    不过,金庸太高傲,地位也太高。

    他不但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更是《明报》报业集团的老板。这样的身份,使得大多数的新人作家望而却步,高攀不起。

    让金庸自己主动去寻找有资质的徒弟,显然他也太懒,所以这件事也就一直拖下去了。

    张少杰凭借《大唐双龙传》,得到了金庸的认可。

    在金庸的小说,还没有在内地传播之前,名声虽然非常响亮,但是并非被认为遥不可及的目标。

    至少,倪匡、亦舒、琼瑶等人在稿费上,还是能够和金庸一比胜负的。

    所以,其他的只要混出名堂的作者,虽然佩服金庸,但是也不会屈尊去拜金庸为师的。

    而张少杰这么有诚意,主动来拜师,不禁触动了金庸的心中的念想:“收下一个徒弟倒也不坏。如果我不能名留青史的话,还有一个后备方案,假如悉心培养此子,将来成大器。提起张少杰,别人也会提到他的老师是金庸。”

    想到此,金庸脸上已经露出了笑意,说道:“起来吧!既然你已拜师,今后那我可申明,要严加管教,省得将来为师一生英明丢在你这不肖徒儿身上了。”

    听闻金庸应允,张少杰喜不自禁,连连称是,一副尊师重道的样子。

    金庸越看这个少年成名的徒儿越是喜欢,心里得意之情,几乎难以抑制。自豪想到,数遍中国,再著名的武侠名家,又有谁够资格收张少杰为徒?

    刚刚拜师,金庸就开始定下规矩。

    今后每周三天时间,张少杰需要来接受金庸的严格教导。

    教导的课程,也不仅仅是限于电影编剧——还包括,文学的基本功、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西方国家的古典文化、历史知识,这些都是金庸要教授张少杰的。

    虽然张少杰最迫切想要学习的是电影编剧的能力。

    但是金庸认为,要真正的成为编剧大师,除了要学习剧本的那些写作格式、技巧之外,更多的要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知识底蕴。

    当一个人,知识如同大海一般浩瀚,文字功底达到相当的高度时,哪怕是从未写过剧本,也能够迅速成为一流的编剧!

    钱钟书就是一个例子,以前老钱是搞学术研究和进行国外名著的翻译。这些工作给钱钟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但是钱钟书从没有写过一本自己的小说。因为和别人打赌,证明自己也能够写小说,于是钱钟书两年时间写成一部《围城》,这部作品一问世,获得了空前的反响,不但小说获得了普通读者的认同,其文学价值也广受赞誉,凭着《围城》钱钟书打破所有质疑,再也没有人说,钱钟书不会写小说了。

    编剧也是同理!文字功力到一定程度,稍微了解一下剧本创作规则,即可无师自通成为优秀的影视编剧!

    明报集团这些天办公室中,员工之间的八卦比较多。

    八卦的焦点人物自然是张少杰和金庸!

    “张少杰可真牛啊,居然获得老板如此看重!”

    “是啊,从没有看到过査先生对于一名后生如此另眼相看!以前倪匡把古龙带到香港时,金庸和古龙的关系也就普通朋友。”

    “唉,这也难怪!査先生老年丧子,这几年,看到一些后生不免想到他的爱子査传侠先生。”

    张少杰秘密拜师金庸,开始获得不需要引荐即可随意进出金庸办公室的特权。

    虽然私底下,很多的《明报》员工在议论纷纷,但是只当是金庸器重张少杰,而并没有想到,张少杰已然是正宗的“金庸传人”!

    这件事如果传出去,想必港台的文化界,要产生如同九级大地震一般的震动了吧!

    但是金庸和张少杰两人都没有大张旗鼓宣传的意思。

    知情者,有胡波、倪匡等人。

    这些人都口风很紧,当事人没有同意之前,是不会泄露风声的。

    学艺是一项非常长期的过程。

    周六、周日,张少杰要到金庸家中去学习。

    而在周三,或者是其他时间,金庸会在办公室中抽出几小时空闲时间,去教导张少杰。

    2月24日,这是周日。

    早上的时候,张少杰已经早早的来到了金庸的家中。

    佣人帮张少杰打开了门。

    张少杰被佣人迎接到书房:“师父,早上好!”

    “你来了,少杰!”金庸脸上带着笑意,“吃过没有?”

    张少杰一愣说道:“路上吃了一碗饺子。”

    “没有吃饱吧?你师母已经在厨房煮好了稀饭,一起吃吧!”金庸说道。

    金庸一生有三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妻子把金庸给甩了,第二次婚姻与妻子不合,早早分居现在已经离婚。

    金庸现在的妻子是林乐怡。

    认识林乐怡是偶然,那时候,金庸的19岁的儿子查传侠在美国与女友吵架后,居然一时想不开而自杀。

    金庸听闻噩耗之后,痛不欲生,来到一家酒吧一个人喝闷酒。

    那时候,林乐怡在酒吧当服务生,林乐怡是金庸的武侠小说的女粉丝,看到金庸一个人喝闷酒之后就主动上前劝慰。

    那段时间,正是金庸人生最悲观的时候,孤独无人,儿子自杀身亡。遇到这么一名年轻女粉丝的好心劝慰,不免觉得很感动,就把一切苦恼都对林乐怡倾诉。结果,两人居然恋爱了,而金庸也因为林乐怡而与第二任妻子离婚。

    不久后,林乐怡穿着围裙,带着笑意,从厨房端出了粥和简单的点心,帮金庸、张少杰两人盛好,自己才开始列席。

    “谢谢师母!”张少杰好奇的看着那个现年仅仅有二十多岁的林乐怡,她不算绝色,但是却是一名知书达理的女性,传统礼教中的三从四德,在外人面前给丈夫涨面子等等优良传统,显然她是继承了。

    “少杰,不用客气,当成在自家一样,随意即可!”林乐怡笑道。

    第一卷  第33章 岭南中学

    第33章 岭南中学

    吃完早餐之后,金庸让张少杰陪他散步锻炼了半小时。

    到7点钟。

    开始正式的教张少杰。

    在收张少杰为徒之前,金庸已经有过教学经验,他教的是自己的夫人林乐怡。

    林乐怡年纪小小就和金庸相恋,金庸是比较疼爱她的,为?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