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香港小亨 > 香港小亨第34部分阅读

香港小亨第34部分阅读

    多名正式员工,并且签约的艺人数量也达到了30人。除了梅艳芳、林青霞等等潜力很高之外,其他的,多是一些后来历史上并没有名气之人。

    张少杰虽然知道,大多数未来的无名之辈,都是没有多少的培养价值,很难冒出什么黑马。不过他并没有干涉公司的正常运营。

    既然公司已经有了规章制度,那么按照制度继续运作是一个最佳的方案。张少杰不是神,他仅仅有一些先知,但是他不是全知,他也会看走眼!

    加上张少杰的发展路线太多,齐头并进的发展,很难有精力去照顾龙腾娱乐经纪公司。让公司以自身规律正常的运转,在关键时候,自己指点一下迷津才是最好的办法。

    “老板,林青霞已经搞定!”艾露恩在办公室中微笑道。

    张少杰笑了笑:“做的不错!将来林青霞大红大紫,我会给你一个大红包!”

    艾露恩奇道:“她已经算是台湾的文艺片最红的女星了,还能怎么红?”

    张少杰笑道:“眼光放长远一点,台湾市场红,又不是世界级的明星。如果她在香港发展个十年,拍一些大片,那么就不仅仅是台湾文艺片女星那么简单了!”

    “你对林青霞这么有信心?不过就是一个演琼瑶剧的!”艾露恩百思不得其解,至少因为不太喜欢琼瑶剧,所以艾露恩并不觉得林青霞是多么有潜力。

    张少杰说道:“你太低估她了,她就像一朵花朵,现在才不过是刚刚的含苞待放,已经露出清丽的形象,一旦当她绽放,整个影坛都将为之倾倒!”

    艾露恩闻言,心中顿时想歪了,碎碎念——不外乎是一个色狼,看上了人家林青霞,切,整那么多的理由,骗谁!

    张少杰是大坏蛋,大色狼,这一个观点,其实是深入人心的。

    苏小婉也开始怀疑了,望着他,狠狠道:“大坏蛋,大色狼!”

    不知道众多女下属所想。张少杰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君子风度,儒雅非凡,绝对不会认为自己的形象,在别人眼里,居然会是色狼。

    天地良心!

    虽然张少杰经常有一些不轨念头,但是那些只是想想而已,事实上他的言行,向来的非常的规矩。

    哪怕是和美女抱在一起睡一晚,绝对也不会做坏事的。

    真的,不信的话。

    找个活色生香的美女来实验一下,很快就知道真伪。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没有实践,就没有评论的权力……

    《明报》集团。

    在80年代,香港的报业媒体的格局,依然是《明报》、《星岛日报》两强争霸。其余的《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信报》等等报刊,处于第二阵营。

    《明报》虽然势头是比较凶猛的,金庸是从一个穷小子,身无分文的跑到了香港来创业。在50年代,还在给《大公报》当编辑,给《香港商报》写武侠小说。

    而那时候,有内地政府支持的《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已经是一流的大报纸,而胡仙继承的《星岛日报》,已经是香港的二线报纸。

    金庸是真正的从无到有,自己创立了《明报》这家报刊集团!

    当时,甚至是整个报纸大多数的文字内容,都是金庸一个人完成。谁也没有想到,当年默默无名的《明报》在80年代,已经超越了《大公报》、《香港商报》等等老牌的报纸,成为了香港报业巨头《星岛日报》集团最为重视的竞争对手!

    《星岛日报》比较关注国际,新闻并不侧重某一个地区。

    而金庸的《明报》则是立足香港,紧密追踪内地的新闻焦点,尤其是对于内地政治的评论,吸引了大量香港的知识分子的关注。事实上,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信条。

    哪怕是一名贫寒落魄的书生,也会满脑子在想“如果我是庙堂上掌权者,会如何如何治国”之类的想法。

    张少杰的《大国崛起》,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总结全球近代史上一个个列强的兴衰史。

    当《葡萄牙篇》结束,进入《西班牙篇》的时候。

    整个香港已经有十万多名读者,密切的关注《大国崛起》这篇巨著!

    每天,写《明报》写稿,评论《大国崛起》的来信,逐渐从每天几十遍,上升到几百篇!

    为此《明报》给《大国崛起》专门设立一个版面。

    每天除了连载张少杰的《大国崛起》的正文。各类的相关评论,也是精选二十多篇,进行刊登的。

    因为《大国崛起》吸引关注,《明报》的销量也逐渐开始从稳定的18万份左右,开始有序的增长。

    连续刊登几期《大国崛起》之后,发行量居然增长到了23万份,跃居香港发行量第一大报的位置!

    金庸满意道:“没有想到,张少杰这小兔崽子,写了一篇《大国崛起》居然引发这么大的反响!”

    金庸手中的是几份国内外的报纸。

    中国国内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也有关于《大国崛起》的讨论。而海外的英国bbc,日本的《读卖新闻》、美国的《纽约时报》也有一些的反响。

    正是因此,最近《明报》的国际影响力,也开始不断的跃升……

    “未来是年轻人的了!”金庸看了看《大国崛起》的原稿,桌边摆着一份《明报》公司的15的股权证明,名字——赫然写着“张少杰”!

    明报集团在没有成为上市公司之前的股权结构,一直是,金庸80、沈宝新20!

    在90年代的时候,上市之后的明报,吸引了很多国际的传媒巨头的有意收购,出的价格都相当高。但是金庸为了保证《明报》是一份华人报纸,所以选择的继承人,也是华人资本。但是,在后金庸时代的明报,大股东不断更迭,发展并不是很好。

    在张少杰写《大唐双龙传》,甚至是金庸收他为弟子的时候,也并没有将张少杰放在未来《明报》继承人的角度去考虑。

    但是,现在的金庸心思越来越明确——

    在未来,张少杰是《明报》集团的最佳继承人!现在增送张少杰15的股份,是让张少杰适应明报的管理。

    等到张少杰有实力买下明报,并且有实力支持明报未来发展,金庸也会起急流勇退,并有将这家报业集团,卖给张少杰的打算。

    当然,金庸的打算,张少杰是完全不知情的……

    第一卷  第137章 师恩浩荡

    第137章 师恩浩荡

    “什么?老师,您这是何必……”摆在张少杰眼前的是明报集团的15的股权!

    明报公司创业之初,金庸出资8万,沈宝新出资2万。一共十万港元的创业资本,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现在光是明报的固定资产,估值也已经有1。5亿港元,这还没有计算《明报》的品牌价值,员工的专业和创造力所产生的价值。

    现在的明报一年也能赚3000多万的利润,并且明报发行量、广告收益,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每年的利润都是以20的速度在迅猛增长。

    15的明报股权,光是以公司固定资产来算,也是值3000万港元的。未来10年之后,这笔资产至少值3个亿。

    “黄玉郎能送你5的玉郎公司股权,连古龙也送你宝龙公司将近一半的股权,我这个老师反而显得最小气。15的明报股权送给你,又不是没有附加条件!”金庸说道。

    张少杰愕然:“附加条件?”

    金庸道:“条件就是,未来十年以内,你必须赚到足够的钱,从我手中买下明报!而在你没有找到满意的继承人之前,必须亲力亲为,经营好《明报》。将《明报》发扬光大,无论是进军大陆市场也好,或者是在全球开设分报社也好。你掌管《明报》之后,一定要比我做的好!”

    “老师!”张少杰内心一震,看着金庸。

    一瞬间,他感觉到师恩浩荡。

    张少杰原本仅仅是投机取巧,拜金庸为师,是看中未来30年金庸小说改编的游戏、影视剧的商业价值。他并没有为老师做些什么,但是金庸老师不但培养他的学识,甚至连未来明报的继承人,也是选中了张少杰。

    《明报》是香港最具公信力的一份报纸,价值自然不用多说!

    无论是中国想要通过香港媒体,向世界表达自己的声音。还是西方媒体想要通过香港的媒体向中国内地传话,香港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中介平台。

    《明报》是一份在香港影响力最大的媒体。

    国际的传媒巨头、内地的资本,还有海外华人资本,对于《明报》有兴趣的,多不胜数!

    现在明报经营的比较稳健,不缺钱的时候,能保持自主性——既不阿谀奉承中国的中央政府,也不沦为外国舆论攻击中国的走狗。

    任何一份报纸都是报社老板的的公器,谁是老板,就给谁说话!如果明报保持政治立场一直中立,那必须是有一个立场中立的老板!

    金庸的立场的比较中立的。美军发动朝鲜入侵时,金庸大骂美国的侵略,赞誉过中国志愿军属正义一方。

    而在60年代开始中国的十年动荡期间,金庸也是敢于写文指责那些特殊年代的错误政策。后来等到动荡结束之后,内地中央开始拨乱反正时候,有识之士不免称赞金庸当年社评中的真知灼见。

    再过几年之后,金庸进入内地与中央高层交流香港问题之后,他的小说也能在内地出版,到那时候,金庸又被一些买办文人骂做是5毛、墙头草、晚节不保之类。

    但是,其实金庸的立场一直没有变的,他是站在中立客观的角度说话!

    十年动荡时期,金庸如果没有胆气,也不敢去直截了当的写社论抨击内地的错误政策。

    如果金庸真的是为西方国家说话,那么也不会在动荡结束不久,就开始写文赞内地政府及时的拨乱反正。

    错的时候写文批评,做对了写社评赞扬,这才是拥有独立思想的文人!

    张少杰知道,答应下来,就是一个责任!

    因为成为了一个《明报》的老板,那么他面对的压力,将会比普通的商人更大。西方的、香港的、国内的,无数的政治力量,都要暗中的给他施加压力。

    那时候,依然顶住压力,依然保持独立的思想,不沦为任何政治势力的御用媒体,那不但要考验他的经营能力,更要考研他的政治智慧。

    任何一份媒体都是有立场的,任何一份媒体也从来不是民众的公器——而是媒体老板的公器!

    媒体给谁说话,说什么话,那都是媒体老板的意志影响的结果!

    张少杰苦笑——

    没有想到,真的没有想到!

    金庸会选择自己啊,《明报》,烫手的山芋!但是,张少杰最终还是接过了《明报》的股权文件。

    他郑重点头说道:“等我我拥有足够实力的时候,定会接管它,不辜负老师的心血!”

    金庸感到很是欣慰,说道:“你也知道《明报》不但是一份财产,更是一份责任!这些年,我一直想要急流勇退!不过却是找不到令我放心的人,现在少杰你拥有令我放心的才华和见识,缺乏仅仅是财力和威信!等到你能有实力接管明报,我肯定会退位让贤!”

    张少杰点头道:“如果我接管《明报》,那么我会保持明报的中立立场,而不是给任何政治势力说话!当然,那时候,我不能保证《明报》还是现在这种严肃的风格。我接管的话,可能会更轻松,更娱乐,更给大众读者服务,而不是为知识分子服务……”

    金庸笑了笑道:“随你了!反正等你接管之后,我就退休享福,与好友下下棋,饱览祖国河山。更多的时间研究一些学术,翻一翻故纸堆,将前人的一些宝贵文化,重新读解出来。”

    张少杰知道,其实金庸是想从《明报》脱身,其实是想到内地活动一下,看看能不能寻找一些参政、议政的机会,至不济也参与个作协,到作协开一开会议,过一把官瘾……

    金庸对于当年落选外交官,还是耿耿于怀的。

    不能在政府,谋取一官半职,对于传统文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遗憾。

    一般中国的传统文人两大主流理想——第一的能上任做官,第二是青史留名!

    也许,当年的北京政府当局,聘用了金庸做外交官。那么,世界上就多了一个积极忙于外交的老外交家,而就不会有一代武侠宗师金庸大侠了……

    《明报》公司的员工们,并不知道。

    报社多年没有改变的股权结构,已经发生了首次的巨变!

    以前的《明报》集团,金庸80股权,沈宝新占据20的股权,两人合作也算是珠联璧合。

    金庸的强项的管理编辑部,负责文字的审核、编辑。而沈宝新是商人出身,《明报》的发行销售,一直是沈宝新全权负责。

    现在明报公司的股权,变动之后。

    金庸占65的股权,依然是牢牢掌握《明报》集团控股权的大股东,沈宝新20股权占据第二股东,而新的股东张少杰拥有15的股份。

    暂时而言,金庸、沈宝新在《明报》的地位,以及负责的工作,也是没有多少的变动。

    不过,张少杰拥有15的股权,并且还是金庸指定今后的《明报》继承人,所以对于《明报》集团的各种业务和发展方向,也开始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现在《明报》在传统业务的上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报纸的读者数量增长潜力有限,广告的收入虽然一直在持续增长,但是仅仅是受益于香港经济景气,广告费不断提高而已。传统业务增长乏力,要应对未来行业发展,明报必须在保持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股东会议上,张少杰初次的表达自己对于《明报》发展的建议。

    张少杰第一次发言,就高举开拓创新的主旨,显得非常年轻气盛……

    沈宝新颇为不屑:“少杰贤侄,你还是太年轻了,虽然你能写出很红的文章。但是,报纸的经营能力,你还差了点!我做报纸有20多年了,看到太多的报纸因为标新立异,做不下去!而我们的明报,却从一份报纸,发展从7份报刊……”

    “《明报》占据主流的新闻市场,《明报周刊》牢牢的占据娱乐报刊的首把交椅,而《武侠与历史》也是香港的小说杂志中卖的最好的!专业的武侠小说杂志,那是我们首创的,后来《武侠春秋》、《武林》、《武魂》之类杂志,都是模仿我们的。《明报周刊》也是香港专业的娱乐媒体,能够卖25万本,比《明报》本身的发行量还要大……我们一直在创新,从没有被超越,也不是你们认为的老古董……”

    张少杰看着沈宝新老气横秋的指责,摇头说道:“沈叔叔,我并没有认为《明报》过去的经营有错误。相反,我很赞同这些年《明报》的稳打稳扎!不过,这些经营,都是作为传统的报刊媒体而设定,如果我来做《明报》。那么,媒体本身仅仅是一个发布内容的平台!更大的价值是内容本身,我们有必要将内容真正价值挖掘出来!”

    金庸、沈宝新听闻张少杰胸有成竹的应对,不由好奇,他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

    第一卷  第138章 《明报》转型

    第138章 《明报》转型

    “哦?少杰,你说说看,如果有意思,我会支持你的!”金庸表态说道。

    沈宝新也是难得的点头,道:“好!如果你确实有一点货,我也支持你的!”

    有老师金庸的支持,第二股东沈宝新也是洗耳恭听。

    “大家都应该对台湾的琼瑶并不陌生吧?”张少杰忽然笑了笑。

    沈宝新顿时不乐意道:“虽然我对琼瑶不屑,但是总不会不知道她吧!在台湾她的书每本能卖超过几十万,甚至百万本,加上她写的书读者群体很庞大,这么多年恐怕卖的书卖加起来恐怕有五六千万本了!卖的图书总量比她多的,恐怕也只有倪匡一人!”

    张少杰点头,知道哪怕自己的《大唐双龙传》在港台每集现在能卖60万本了,但是他的图书总销量还是比不过琼瑶的。

    现在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