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洪荒之蝠王本纪 > 洪荒之蝠王本纪第46部分阅读

洪荒之蝠王本纪第46部分阅读

有未来。

    他的一颗心就要从嗓子眼蹦上来了。

    这一刻,他几乎想立刻舍了镇元子,能逃多远就逃多远,然而他不禁又想到了小猫的双眼,想到了他脸上古怪的笑容,便觉定无论如何也要将人参果弄到手再说。

    “看来隔夜的金子真不如到手的铜啊!”他后悔得肠子都有点青了,如果此前他能毫不客气地让镇元老头将那几颗人参果当场兑现,又怎会落到这样一个尴尬的地步呢?

    这时,造化玉碟内又传出一声轻叹,那鸿钧老头又开口说话了:“虽说天地轮回,盘古宇宙也终复归混沌,然时机未至,烛龙君真能逆天乎?再者天道未死,这灭世大磨还能出世乎?”

    鸿钧老头话音刚落,便见虚空的某处一只毫无情感的眼眨巴了一下,一道紫光便从三十三天外落下,注入到造化玉碟之中,造化玉碟登时光芒大盛,三千大道法则顿时交织成一张色彩斑斓的大网,将灭世大磨凌空兜住,漫天的灭世旋风亦一滴不露地尽收于网中。天地当即又恢复了清宁,亿万洪荒众生方从惊悸中回过神来。

    之后造化玉碟中又传出了鸿钧的声音,缥缥缈缈,似幻似真:

    “三千大道为一网,指间乾坤意念长。此后鸿钧亦天道,亿万世界掌中藏。”

    紧接着,造化玉碟上白光一闪,鸿钧老头飘然现出了身来。此时的鸿钧比起之前更多了一种无法言喻的缥缈,仿佛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只见他随手一指,那三千大道网便迅速收缩,直到缩为一只寸许大小的锦囊方停了下来。

    而那烛龙则早已被逼出了灭世大磨,在网中拼命挣扎着。然而困兽犹斗,他依旧在努力催动着镇世玉圭,想要在大道之网中创出一片天地来,却因法力早已枯竭,最终只能颓然放弃,束手就擒了。

    冉一夜甚至看到了烛龙脸上绝望而狂桀的神情。

    见到烛龙服膺,鸿钧老头便一招手,将那造化玉碟和锦囊收于指掌间,然后隔着锦囊对烛龙道:“生生灭灭,道之本源,说来还是烛龙君成全了鸿钧,否则鸿钧又怎能于灭世之意中悟得道之根本?罢了,贫道索性就送你一场造化吧。”

    言毕,只见他伸手从锦囊中抓出一个蚯蚓状的生灵来,冉一夜识得那正是方才嚣张不可一世的烛龙,当下不禁暗叹命运之无常。

    的确,谁又能想到数息前还大叫鸿钧“老蚯蚓”的烛龙,此时竟然会如同蚯蚓般蜿蜒于鸿钧的掌间呢?

    此时,烛龙已法宝尽失,无疑已成了没牙的老虎,威风丧尽,然而他依旧依旧一边扭曲着身子,一边还兀自嘶嘶地向鸿钧吼叫着。

    但以他尚未恢复到准圣中期的修为,即使对上冉一夜也决计讨不到任何好处,更何况此时已超越了圣的层次,成为与天道平级存在的鸿钧呢?

    “不成圣,终成空。天道之下,俱为蝼蚁。”这情景使冉一夜不禁又想起这句话来。他真不知接下来,鸿钧又会给这个嚣张的家伙怎样的一场造化。

    于是他一边依旧与发了疯的镇元子周旋,一边侧耳倾听着天上的动静,然而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除却感受到烛龙无边的怨气与不甘此外就没有听到任何内容,显然是鸿钧那老头将烛龙的声音屏蔽了。

    但随即一片叹息从天上垂落,如一片枯叶落在天地之间,于是天地间顿见睛空飞霜,万木叶落,霎时变得一派萧瑟……鸿钧之威一至如斯。

    “既如此,贫道便送你去了。”鸿钧轻轻地道。这声音传遍了天地,众生无不心中生出一股凛然的寒意。

    “天道至公,然而天道并非鸿钧。”鸿钧又补充了一句,然后掌中雷发,将烛龙炸成了一堆金色的粉末,然后随手一扬,将它如同垃圾般撒入了黄河之中。

    就这样,一个曾率领混沌诸神魔与盘古大战的巨檗就这样化为了灰灰,这使冉一夜从心底生出一份悲哀。然而随后他又发现那堆金色的粉末一入黄河,便化成了一簇簇金色的卵状颗粒,心中不由动了一下。

    做完这一切,鸿钧又四下里扫视了一圈,然后道:“诸位既已到来,那就现身吧,还待贫道相请不成?”

    鸿钧话音刚落,便见虚空中光华闪烁,数位大能便现出了身来,女娲、伏羲、三清、帝俊兄弟、东王公、西王母……出乎冉一夜意料的是,这一次燃灯那厮也到来了。

    紧接着又见空中骤现一道门户,神农、巫凡、巫礼、巫咸、巫即,以及三叶黎和涂山星野径直走了出来。

    “参见老师!”

    “参见圣人!”

    “……”

    大家相继向鸿钧见过礼后,便分列于两侧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唯独女娲则落到了地面上,将依旧缠斗在一起的镇元子和冉一夜分了开来,然后凌空一抓,便从镇元子体内抓出一道灰影来,灰影之中,数十万天魔依旧叫嚣着,撕扯着,身体扭曲缠绕,不断地变幻着种种形态,尽显众生内心中的妄念与幻相。

    女娲则没有多看那灰影一眼,随即便将那数十万天魔送入炼妖壶中去了,然后又径直走到冉一夜面前道:“冉兄,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你了。”

    “呵呵……”冉一夜没有说话,只是冲着女娲灿烂地笑了一笑。

    镇元子恢复神智后,当即明白了已经发生的一切,脸上的表情倏忽变了数次,但瞬息之后,便恢复了常态,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如此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令冉一夜从心底发出了一声赞叹,心想:“看来这丫的天生就是个做官的料啊,如果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至少也能谋个省长来做做的。”然而他同时想到在中国的神话中,这个镇元子好像除了一个荣誉称号“地仙之祖”,便就没有任何神职,全然一个退居二线无所事事只拿点退休金的老头,这倒也真真是件怪事。

    镇元子谢过女娲援手之恩,然后便也过去向鸿钧见了一礼,恭恭敬敬地待立在了一边。

    这时,鸿钧老头又说话了。

    “烛龙逆天而动,现已伏诛,灭世之厄暂已消除。然洪荒乱相,由来已久,个中原由,无不与气运相关,此时贫道已为天道,透彻天机,明了未来,过去现在未来俱在指掌之中,故知天下气运自有归处,大势所趋,势不可挡,还望诸位莫行逆天之事,审时度势,得与天地寿。此前女娲道友曾言,人族身负天地大气运,当有大能者出而教化,此意与天心甚合,而今天下大能齐聚此地,贫道便将人族三皇作一确定,还望三族莫在此节上再生变故。”

    帝俊闻言,当即稽首问道:“不知圣人所说的三皇可有特指?”

    鸿钧道:“有无相形,何谓特指?要知三皇与天地人三才相应,巫妖人三族并无偏颇,而且三皇之二就在你们之中。”

    帝俊又道:“吾弟太一,威仪四方,当为天皇。”

    鸿钧道:“持而不重,威而无方,不足以御众生,天皇之位非伏羲不可当也。”言毕,当即伸手摄过伏羲的一缕元神,弹入茫茫的洪荒大地。

    帝俊的本意也只是想为太一争取一下,但见鸿钧已钦点了伏羲,心中也无有异议,当下微笑地向伏羲点了点头,表示祝贺。伏羲亦拱手还了一礼。

    紧接着,鸿钧又道:“地皇之位,还须巫王当之。”

    神农当即怔了一下,但没等他说出话来,那鸿钧老头便又摄取了他的一缕元灵,弹入了洪荒大地。

    于是可怜的神农只得将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至于人皇,则会经六道轮回自行投胎人族,诸位莫要妄加揣测,三皇的事就这样定了。三皇之后,尚有五帝,故望诸位能顺天行事,勿意、勿必、勿我、勿固,如是,则纵不能证得混元,也会是不老神仙,还望诸位守之。”鸿钧甩下了最后的几句话,当即便原地消失了,仿佛那地方从来就没有出现过那样的一个老头,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个幻影。

    然而冉一夜却清晰地感觉到那老头在临走时特意扫描了他一眼。那一眼看得他脊梁骨一阵发凉。

    第二卷 蓬莱梦 第四十七章 齐聚五庄观

    更新时间:2011-12-12

    定定地看着鸿钧消失之地,一众大能半晌无语。

    三皇人选已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接下来如何在三皇身上谋取功德已成了这些洪荒大腕们聚焦的问题。

    然而就连伏羲和神农此时也全然不知自己的元神和元灵投往何处,只知道只有当自己的人族分身功德圆满之时,便能与本体合而为一,至于自己在其中能捞到什么好处尚且是一个未知之数。

    “人族啊人族,又是人族。”老子喃喃自语着,右手轻捻着胡须陷入沉思之中。

    “气运啊气运,又是气运。”元始一指指天,一指指地,元神游于天地之间,他隐隐感到了证道的根本所在。

    “天心啊天心,又是天心。”通天仰首视天,目光射过无数虚空,直指天道本源,他觉得道之根本就在一心之中。

    “圣人就是圣人!”神农老头抛下了这么一句话,之后又长叹一声,伸手画了道空间之门,率一众大巫回不周山去了。

    “天地轮回,生灭无常。”燃灯嘴里咕哝了一句,然后便就地坐了下来,仿佛一具石化了的尸体。

    而帝俊兄弟则目光炯炯,如金色的闪电,眸子中不断地转换着日月星辰,江山社稷等一应图景……良久,兄弟俩以目相对,一个声音便从彼此的意念中蹦了出来:“什么天道、什么气运,掌控一切便是道。”

    这一刻帝俊兄弟之间的心意达到了无上的契合,帝皇之道合而为一,一股磅礴的气势便从他们的周身一波一波地辐射开来,天地间顿时充满了君王的威仪,使得修为较弱的修者无不心生服膺之心。

    冉一夜本想上前与那兄弟俩叙叙旧,顺道谈谈有关天气这类的不咸不淡的话题,但见着他们站成了两根木头,心底不禁诅咒了一句:

    “这对死乌鸦!”

    同时,他突然发现对这个世界有点越来越不懂了。在他的记忆中,中国神话里的那些牛人所持有的法宝中,攻击力大者莫过于诛仙四剑与盘古蟠,防御力强者莫过于太极图与混沌钟,而今天,灭世大磨这一混沌至宝的出现,将这一切常识彻底颠覆了。

    因为在他的信息库中,所谓的混沌至宝也只限于混沌珠、造化玉碟以及开天大斧,而且只是在前世的网络小说中出现过。而且这三件混沌至宝一出现不是破了就是损了,总而言之都不大好用,其中混沌珠据说碎成了n颗垃圾珠珠;造化玉碟则亦在开天时亦碎成n片,也亏得鸿钧老头手快,方凑起了大半,并由此证得大道成了洪荒第一圣人,但传说中那东东只是个承载三千大道的东东,甚至连个真面貌也不曾露过;至于开天神斧则算结果最好的了,一化为三,成为了三件著名的先天灵宝:太极图、盘古幡、混沌钟。

    所以打破他的脑袋也无法想到这世界还有灭世大磨这样的杀器,还有造化玉碟的表现也令他大跌眼镜,还有那个叫什么控世玉圭的东东好像也不是什么乖鸟。

    “丫挺的!”想到这一节他就有点想骂人,因为这令他无法不去想那颗与他伴生而来的混沌珠。同样都是混沌至宝啊,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这颗珠子只能当当板砖用用,要知道他已经解开了其中的七十七道禁制了,他真怀疑这东东本就是一个专门坑爹的玩意儿。

    他深深地意识到这个洪荒的水很深很深,他一只蝙蝠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被淹死,甚至留不下任何一点痕迹。

    “洪荒啊洪荒,你究竟还会有多少秘密将会在在我的眼前展开呢?”他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转身向女娲看去,他知道此时也只有女娲才可能给他掏点心底的话了。

    这时,他发现女娲正站在伏羲身边冲着他灿烂地笑。

    的确,这女娲虽已成圣,但心地依旧纯洁得像一张白纸,冉一夜从心底依旧感到她是自己的妹妹。

    “圣人姐姐,伏羲上仙,白蝠有礼了。”他上前见了一礼道,“此前,白蝠念及圣人姐姐的照拂,特地准备了一点心意,还望二位移步一叙。”

    “是吗?冉兄,我太开心。”女娲高兴得差点大笑起来,站在她身边的伏羲见状拉了拉她的衣角,她方意识到了什么,将笑声生生咽到了肚中。

    “蝠王多心了,但我相信蝠王准备的心意定会很特别。”伏羲颇有深意地冲着冉一夜笑了笑,又道:“再说,今日本当伏羲先谢过蝠王才是正理。”

    冉一夜心里明白伏羲指的是什么,但嘴上却道:“上仙谬赞了,上仙心怀众生,福田早种,今日之果自然而成,白蝠又怎敢居功?但圣人姐姐之恩,白蝠则是心感身受,不敢有一日忘怀。”

    说话间,却见金瑶拉扯着镇元子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有点神情恍惚的东王公。

    “圣人姐姐,你可得评评理了,我们大老远来到他的五庄观,他却连颗果子都不招待,反倒说只剩一颗了,你说天下哪有如此巧的事啊?”

    而镇元子则一脸哭笑不得的表情,连连稽首道:“镇元虽然吝啬,但区区土仪素果还是舍得的,不信女娲圣人可问蝠王便知。”

    冉一夜闻言,当下真想将镇元子的母亲问候了n十遍,然而随后他又想到那厮的老娘是一棵不折不扣的树啊,于是便暗暗叫了声倒霉,便接过话头道:“镇元大仙所言皆实,白蝠之前从镇元大仙处讨了十枚人参果,两枚已被白蝠享用,余下八枚准备合药,但金母已开尊口,白蝠便也不敢藏私,可以匀出几枚来给大家尝尝鲜。”

    金瑶一听,当即高兴得连连叫好,然后又道:“看来我可是真有口福了,我们这就去镇元大仙的人参果园坐坐,一边享用果品,一边顺道研究一下那株混沌灵根吧。”

    言毕一拉女娲的手便向人参果园走去。

    伏羲、冉一夜,以及一脸苦相的镇元子则紧紧跟在后面。

    可怜的镇元子明白,他所剩的唯一的一颗人参果也保不住了,但只要这两个小丫头莫要再生是非,他便千恩万谢了。

    而东王公则拉在了最后面,他本想跟过去打点秋风,然而却没人上前搭理,一时便有点进退失据,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在他的识海中响了起来:“东王可以先回东海,并帮本君传令六耳,嘱其与小猫前来黄河岸边的天脊山前来寻我。”

    这虽是冉一夜第一次向他下达的命令,但语气威严不容东王公有任何抗拒,这令东王公从心底打了个寒噤,然后也顾不着和一众大能打招呼,当即化了道青光,匆匆向东海掠去。

    “有个准圣当小弟就是爽啊。”冉一夜的脸上又笑出了一朵花来。

    “咦,木公怎么就走了呢?”金瑶扭过头来不解地问了一声。

    “走就走了呗,再说本王还正担心合药的灵果不够用呢?”冉一夜乐呵呵地笑道。

    “小气鬼!”金瑶白了他一眼道,“本宫早就知道你这一点,所以今日本宫发誓要将你榨干,让你连片果皮也不剩!”

    “乖乖,不要这样狠吧,那样哥可会伤心的。”冉一夜立刻有点傻眼了。

    “呵呵,我明白了,我本来就有点怀疑,但现在我完全明白了,呵呵……”金瑶真有点想纵声大笑,但突然间仿佛想到了什么,生生将笑声压进了肚中,然后又指着冉一夜道,“但此时我不想说。”

    “糟了!”冉一夜暗暗叫苦,他明白自己还是被金瑶认出来了,当下脸上的表情变得无比丰富起来了。

    说话间,大伙儿便进了人参果园,与五庄观其他地方相比,这人参果园在地书的保护下可是连一丁点也没有被破坏,于是,只见眼前景色一变,一个钟灵毓秀的园子便呈在了众人面前。

    园内亭台水榭,绿柳乔松,锦榴拂红,绣草依依,几枝兰花轻曳于山石之侧,一股清溪迂回于翠竹之间,更有丹桂飘香,梧桐倒影,锦槐倚栏,桃花映红,四时花草,尽收于一园之中。

    这景色落入冉一夜的眼中,这使他不禁想起江南的园林来,思绪一下子又飘出了很远很远。

    过了这园,又是一道小门,推开一看,却是一个菜园子,冉一夜惊奇地发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