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93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93部分阅读

之后,应该早已集结军势完毕了。

    可是直江景纲队仿佛消失了一般,直至现在亦了无音讯,而之前派出联络的两名使番亦到现在没有回音,这令苦苦盼望上杉军武士皆是大惑不解,而倍感郁闷。

    而实际上,此刻真正感到郁闷的,应该是直江景纲本人才是。

    在方才,直江景纲已率领旗本逃离了火场。

    这时他已看到河田长亲队冒着火势,向神保军猛攻的一幕。

    直江景纲立即领会了河田长亲的意图。

    他知道河田长亲不想放过这股神保军,所以才用进攻的方式,将对方拖入战场,待自己重新集结完毕军势之后,两下投入,一举以兵力优势压倒神保军。

    直江景纲自然是赞成河田长亲的打算了。

    所以直江景纲一到脱离火势的安全之地后,即命部下将自己总大将的旗印高高竖立,让逃出火场的本家足轻,看到旗印之后从四方前来会合。

    可是这时却出现异变,旗印刚刚打出没多久,直江景纲所在之地,立即遭到大股武田军的忍者袭击。

    武田军的忍者穿着或紫或蓝的山着,再以六尺手拭覆面,手持忍刀,忍镰,铁炮,弓箭各式武器,一齐向直江景纲所在之处攻来。

    直江景纲身边的母衣众不过十几人,被这股三十多人的忍者的攻击之下,如何能抵。

    两军刚一接触,直江景纲肩膀上即中了数枚忍镖,幸亏有铠甲遮挡,这才受伤不重。

    而十多名母衣众掩护着直江景纲撤退,直江景纲虽逃得性命,但是总大将旗印,却给武田军忍者给夺去了。

    总大将旗印被夺,对于直江景纲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更关键是旗印是显示总大将所在,少了旗印,直江景纲凭什么来召集部下。

    而接下来,武田军的忍者队从四面开始袭击直江景纲队。

    对于聚集在一起的上杉军军势,忍者众远远的以铁炮,弓箭招呼。

    若是对方来追击,擅长山林在行动的忍者们当即带着他们,在各个山头兜圈子,万一有被追上的危险当即遁走。

    而至于落单,零散的上杉军,更成为了山地战中,忍者众的猎物。

    直江景纲队无法集结之下,空有一身战力却无法使用,他们此刻的困境,犹如擂台上的大力士,却被一个弱小他不知多少倍的拳头,采取游斗的方式拖延。

    没有打到对方一拳,而自己却挨到了好几拳,并且拳拳到肉。

    直江景纲只能率领本队,一点一点四面聚拢的部下,而当他看到自己的总大将旗印,此刻被居然被武田军忍者插在了远处的半空悬崖之上。

    对于此情景,直江景纲亦是哭笑不得。

    在如此类似麻雀战的马蚤扰之下,直江景纲的两千军势,居然奇迹般被横谷幸重区区三百名吾妻忍拖延住了,一个下午皆无法集结起军势,投入神保军与河田长亲队的战场之中。

    武田军忍者众也因此战,对于上杉军名将直江景纲两次偷袭成功,而名声鹊起。

    可是直江景纲仍是最终集结起来六百多人的军势,待他正要率军支援河田长亲时。

    正在这时,战场之上又出现了一股不明军势。

    这路突然出现军势,令各方反应一时不一。

    山谷之中,响起了轰隆隆的马蹄声,这显然是大规模骑马队正在缓缓行进的迹象。

    马蹄声声势响动极大,在山谷之中不断回响着。

    漫起这个山坡的黑色旗指物,迎风招展着,明眼人皆可以看见上面写着一个赫然的大字‘毘’。

    ‘毘’字旗的出现,令战场各方的上杉军爆发出响彻震天的欢呼声。

    在这场一波三折的战事,接近到尾声的时候,越后之龙上杉谦信本人,亲自率领着他的三千大军赶到战场。

    而神保长宪,本多正信,水越盛重,横谷幸重等武田军将领,脸色皆是剧变。

    战局进行到这时候,任谁投入一支生力军皆可改变战局,更何况乎是当世第一名将,上杉谦信本人亲自率领的三千大军。

    毘字旗以及乱龙旗之下,上杉谦信依旧是一副僧人打扮,他驻马山头,麾下众将犹如群星环月般站在一旁。

    此战他带来是越后两大主力,上田众,栖吉众。

    越后长尾家共分三支,分别是三条长尾,上田长尾,古志长尾。

    三条长尾,又称为府中是宗家,上杉谦信自出这一支,而上田,古志两家皆是作为上杉家一门众存在。

    上田众之前由长尾政景率领,长尾政景被宇佐美定满溺死之后,则被上杉谦信交给他养子上衫景胜统领。

    而古志长尾家,是上杉谦信母亲虎御前一族,因为古志家的本城在栖吉城,所以称为栖吉众。

    眼下栖吉众,由上杉谦信的舅舅上杉景信统领。

    上杉景信本人亦是上杉家一门众之笔头。

    眼下上杉谦信率领本家精锐旗本前来,这显然大大出乎他人意料,之前众人皆认为上杉军重点放之攻陷松仓城,对于武田军的援军仅在于阻击就是。

    望着山下的一片焦土,以及正在混战交错之中的神保和田两军。

    上衫景胜向上杉谦信禀报,言道:“父亲大人,是否命军势立即下山攻击,一举全歼敌军。”

    上杉谦信将手一止,右手扬起马鞭向前一扬,言道:“不急,李晓亦已率领大军赶到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大军对决

    第三百三十四章大军对决,到网址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三百三十五章 势均力敌

    第三百三十五章势均力敌

    山坡上满是迎风飘扬的毘字旗。

    黑衣黑甲的越后军犹如铁流一般于山坡之上布阵。

    神保长宪,神保长住,寺岛职定,水越盛重正在作战的神保家之将皆是色变。

    “上杉辉虎本人亲至了!”

    本多正信如此言道,眼下饶是他一贯智计百出,此刻亦生出绝望之色。

    不用说集结完毕的直江景纲队,上杉辉虎大军一压制,在陷入苦战之中,并且体力衰竭的神保军上下一个都跑不掉,只有被全歼的命运。

    待神保军上下皆陷入绝望之色时。

    “你看”

    忽然有一人将手朝西面一指。

    在山坡的另一端,一座山岗之上,日月双纹旗的旗印赫然竖立在中央。

    “是主公大人的旗印”

    神保长宪不禁大声言道。

    山岗之上,背插着日月双纹旗指物的母衣众,策马奔驰疾冲上山坡。

    在山风之中,母衣鼓鼓响动,母衣众神情肃然,随即排列成整密的队列,拱卫四周。

    战马不住地打着响鼻,山岗之上除了母衣,旗指物被风吹的猎猎作响外,一片寂然。

    之后李晓骑乘着黑锻,与宇佐美奈美,师冈一羽,狩野秀治,藤堂高虎等旗本大将一起驱马缓缓上山。

    随即旗本的旗持组,在山头上立起日月双纹的旗印。

    李晓目光俯视山下战场,微微一笑,言道:“看来我们赶到的还不算太晚。”

    李晓话音刚落,山岗之下武田军的各路军势,从山梁中涌现而出。

    而上杉军一方看见李晓的旗印出现,早已是胆寒。

    在北陆关东,上杉军将士确实可以称得上横扫一切,横纵不败,连关东第一大名北条家碰上了上杉家,亦不敢跟对方野战放对。

    但是当世之中,若说有令上杉军唯一吃瘪的对手,恐怕亦只有武田家之李晓罢了。

    经过白根山一战的上杉军,皆亲眼见到当时李晓如何以六十骑之众,与乱军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的场面。

    八千人马竟困不住一人,若非亲眼所见,实在难以相信。

    而这一战是杀得越后人人人胆寒,闻之李晓之名小儿不敢啼哭。

    而越后军之中,连柿崎景家,村上义清,鬼小岛弥太郎等越后首屈一指的勇将,亦在李晓手下讨没。

    甚至在越后人心中,李晓的恐怖之处,还胜过了他的主公武田信玄本人。

    现在上杉军将士之中,看见李晓的旗印,皆是人心浮动,这样的心情与其他大名军势,见到上杉谦信本人的旗印类似。

    眼下李晓的旗印出现之后,上杉军中本是建议上杉谦信,打算一鼓作气,乘势掩杀的家臣武士们,亦是换了口气,言道:“主公,既然李晓亲至,不可轻敌,一切需慎重应对。”

    “是啊,主公,李晓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偏偏又十分狡诈,柿崎,村上等我越后名将亦折损在此人之手,眼下必须谨慎,不能再了折我越后的锐气。”

    说话之人,是一名常常自称勇冠三军的越后名武士。

    当然亦有自持勇武的,上杉家一门众笔头上杉景信向上杉谦信建言道:“主公,以我军的精锐,根本不惧李晓,请下令一战。”

    上杉景信说完,几名年轻气盛的将领亦随即附和。

    上杉谦信对此微微一笑,言道:“不急,先看看武田军的阵势再论。”

    说完上杉谦信继续望着远方行进中的武田军。

    此时时间了过了一段,但是令人惊愕的是,武田军人马仍是在源源不断从山后涌出。

    各式备队皆不一而同,其中有手持土矛,简简单单披着布衣的飞驒山民,这些人身材普遍魁梧,体型健硕,有一身蛮力,作战时十分奋勇,不过却是装备简陋,不说标识的旗指物,连铠甲也没有。

    在飞驒各豪族军势之后,即是越中豪族军势。

    在越中数十年混战之中,这些越中小豪族在诸强间游走,亦练就了一身混水摸鱼的本领。

    他们手中的铠甲武器各式不一,如铠甲,武器,很多是从敌方手中,或者清扫战场时扒来的。

    看过这各色千奇百怪的备队,上杉军脸上正有了几分嘲笑之意,这时却看到武田军最后压阵的常备出现。

    赤红色武田菱的旗指物,货御具足上皆涂抹额朱漆,武田军的常备看去犹似远远席卷而来的红潮一般。

    尚未交战,军势行进时那沉稳如山的气势,那整齐划一出阵阵容,令人感到惊心动魄。

    令人不禁联想到‘风林火山’四个大字,这是当年武田家第一精锐赤备军团,才给越后军所有的压迫。

    眼下竟然在这支武田军身上重现。

    见到李晓的常备出现,令对武田军刚有小看之心的上杉军将领,皆是收起方才的念头。

    眼下武田军以常备为中心,其余豪族军势布置在四面游走,缓缓向上杉军逼来。

    上杉谦信在山上观阵良久,对其养子上衫景胜言道:“你看武田军如何?”

    上衫景胜虽年轻,但久在上杉谦信之侧,亦对兵法之道有所了解。

    上衫景胜言道:“事实上武田军看上去人数虽多,但是对我军而言,最需担心的还是李晓的三大常备。虽我不敢妄下结论,但听闻这几年来,李晓就是凭此军横扫飞驒,越中,想必十分厉害,绝对不可轻敌。”

    上杉谦信听上衫景胜之言,点了点头言道:“很好,你的见识,倒还在很多久经沙场之将之上。”

    上杉谦信说完此话,眼中一扫方才建言出兵一战的上杉军大将们。

    这些人面上顿时都露出羞愧之色。

    上杉谦信重新看向武田军阵势,似自言自语言道:“听闻李晓的三大常备乃是北陆强军,今日一见果不其然。这几年来李晓倒练出一支可怕的精锐来。”

    而在山岗之上。

    “主公是否可以与上杉军一战?”

    武田军师冈一羽,藤堂高虎几员齐声向李晓建议。

    狩野秀治俯视了一番战场,向李晓建言道:“上杉军是以上田众,栖吉众,以及直江景纲,河田长亲的军势,兵力加起来不过七千人。除了马场昌房大人,以及浅井城中山家的军势尚未赶到外,我军目前加上神保家的军势,一共是七千五百人。主公,在兵力上,我们与上杉军势均力敌。”

    “若要出击,可以与上杉军一战。”

    第三百三十五章势均力敌

    第三百三十五章势均力敌,到网址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三百三十六章 对峙

    第三百三十六章对峙

    眼见武田军鼎盛的军容。

    上杉谦信转过身来,对使番言道:“命令直江,和田两队,不可恋战,立即退兵”

    “主公”

    上杉信景忙出声言道:“难道不与武田军决战吗?”。

    “决战?你自负有把握战胜李晓以及他的大军吗?”。上杉谦信将马鞭朝山下的武田军一指,反问上杉信景言道。

    待看到武田军的三大常备,如山如林的阵容,上杉信景亦一时语塞。

    上杉信景犹豫了一下,言道:“自主公继承上杉家家督之后,凡出战以来,在野战之中,纵横无敌,全无敌手,若是今日在武田军面前避战,恐怕为人所议,影响主公之英名。”

    上杉谦信闻言,哈哈一笑,言道:“外人所议,我从未放在心上。但作战必须要审时度势,今日我军贸然与李晓决战,以我之见,胜算绝不会超过一半。”

    “不到一半”

    听完上杉谦信之言,众人皆是不可思议。

    在两军兵力相当之情况下,上杉谦信居然说,胜算不超过一半。

    武田军什么时候竟已强到这个地步了。

    “不错,正是不到一半,没有分毫夸张之词。”上杉谦信看向李晓本阵的日月双纹旗沉声言道。

    在武田军本阵。

    部下意欲出战的请求,倒是李晓心底颇为犹豫了一下。

    但是考虑再三,李晓还是言道:“命骑马队,蛇尾备前进交替掩护,策应神保军退兵。”

    “主公,难道不追击上杉军,与之决战吗?”。藤堂高虎忙问道。

    李晓摇了摇头言道:“没有意义,双方势力相当,我没有必胜上杉辉虎之把握,相反上杉辉虎亦不敢奈何与我,若是决战,很可能陷入一场乱战,最后结果多半是两败俱伤。”

    李晓闭上眼睛,他此番考虑亦是在作保存势力之打算。

    事实上,接到上杉谦信突然出阵的消息,李晓当即取消了常备的休整。

    李晓当即率领神冈,蛇尾,旗本三大备队,以及飞驒,射水郡豪族军势一共五千军势,匆匆赶到战场之上。

    李晓的常备还未休整完毕,同时越中飞驒豪族的战力参差不齐,与上杉军的势力不在一个档次上,现在拿之作战太过于仓促了。

    况且现在越中豪族,尚未真正对李晓归心,若是李晓倚为根本的常备一旦有所折损,很可能会压制不住,下面部分居心叵测的越中豪族。

    但是能够在野战中击败上杉谦信,对于李晓而言,同样是一件十分有诱惑的事情。

    但是胜利除了名声上的收益外,无法动摇上杉军的根本,眼下上杉军不过是出阵越中,上杉家两万大军的一部分,而武田军却是李晓的全数主力,万一李晓败了,那么不用说越中战局,彻底没有希望。

    椎名家肯定投降,而李晓越中之地,亦只能丢弃,甚至飞驒也有可能不保。

    这场赌博对于李晓而言,输的代价不堪设想,绝对是玩不起的,李晓不能将八年来在飞驒越中,奋战的成果全数赌上去。

    所以权衡了一下,利弊得失,李晓还是没有下这个冒险决定,转而令神保军退出战场。

    几乎在同时之间,上杉军与武田军两方很有默契地吹响了退兵的法螺号。

    双方罢战,这一结果,令本以为会有一场血战的两军将士,皆松了一口气。

    并非每个人都是舍生忘死的,能避免与强敌交手,保存自己的性命,肯定是第一位的选择。而李晓上杉谦信两人真的在此爆发激战,肯定是一场不逊色于川中岛之血战。

    到时在场即使获胜的一方,亦能有多少能活下来。

    在没有必胜把握下,避免与对方决战,两军总大将不约而同的做出了这个选择。

    法螺号响起之后,上杉武田两军没有再交手,各自返回自己的阵营。

    随即双方在间隔不足一日里半的距离上,各自修筑阵地,营帐,防马栅,并挖掘壕沟,摆出一副就驻守在此安家的姿态。

    一时两军之间,彼此既无战胜对方之把握,亦无退兵之念头,于是就这样摆开架势?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