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炮火1906 > 炮火1906第94部分阅读

炮火1906第94部分阅读

击中了这艘倒霉的英舰。

    既然移动的,上浮后很容易给发现的潜艇袭击英舰有些凶险,但是,固定的,预先埋伏好的潜水舱来发射鱼雷,英国鬼子要是躲得过,那还真是奇迹。

    李安生这次在周围放了九个潜水舱,都是针对这次英舰而设置的,他们被伪装成为大型岛礁。

    制造局外围的水域就这么大,加上李安生人为设置的一些障碍,英舰只能接受固定的路线,接受潜水舱的袭击。

    李安生的秘密潜艇基地设在了库页岛,可笑的是,俄国与日本两国都没有发现这个潜艇基地的存在,它的保密工作很细致,也很成功。

    李安生不想让自己拥有潜艇的秘密泄露出去,也不想潜水舱的技术给人发现。

    于是,落水的英国水兵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人在水里等着他们,趁着英国炮艇在绕开岛礁前来救援的时候,水鬼们迅速的摸了上去,用尖刀解决了这些挣扎的英国水兵。

    除恶务尽,既然你们的军舰都给打沉了,那么这些英国海军官兵也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二百八十三章 钱庄三人组被抓了

    第二百八十三章 钱庄三人组被抓了

    李安生怎么都没有想到,这次英军来袭,哪里是来打仗,简直就是一出闹剧,英军自己犯下的错误数不胜数。

    这就好像是简单的电脑游戏一样,技能放出去,英军就跟npc一样的自己过来送死来了。

    英军的战术素养有这么差吗?而且,貌似这些英军怕死的很,部分印度阿三总要比英军不怕死一点吧,胆子比英国人还小。

    结果打着打着,就变成了印度阿三跟英国佬争相比钻泥巴谁钻的厉害,最好整个人钻进去,子弹打不着,炮弹砸不着。

    温思乐也过高的估计了英军的战斗力,让他们去欺负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或许牛逼哄哄,可是真要打仗,成了软脚蟹。

    这些英军在远东过惯了奢侈享乐的生活,早年的军旅风气都给磨灭了,更加因为体制问题,使得整个军队上下腐朽不堪。

    海军陆战队稍微能打一点,但是在刚才的战斗中也吃了亏,过于轻视对手,加上战术的陈旧,给清军打得一败涂地,连炮兵阵地都给端掉。

    这也难怪,一点都没有应有的防护措施,大喇喇的拉来了炮,摆开了就想轰击敌人,这简直就是在找死。

    幸好英国本土的军队不会如此熊包,否则的话世界大战根本就不用打。

    “我相信,当年的鸦片战争,英军就是采用的这样的战术,表现大同小异。真是不可置信,这就是一支列强军队。”

    徐绍桢听着李安生的牢马蚤,微微笑道:“李抚台,英军的确太过陈旧了些,而且还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只是这支英队基本上不能算是精锐,在英国只怕连二流都算不上。他就只能摆在远东,依靠着大英帝国的名头来吓唬人。英国人不是傻子,会拿真正的精锐到远东来生锈。”

    李安生点了点头,看着溃败而逃的英军,毫无章法可言,惊慌失措,又摇头道:“在我看来,即便是英国本土的军队,都精锐不到哪里去。真正现代战争的精华还是在日本,这倒不是我在夸大日本,小日本鬼子的战术是可以的,战略上却是个矮子。将来现代战争的引领者将是我们中国,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个战略之国,数千年的积累,以及数次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之战,使得我们民族尚武的精神并没有消失,对战争的认识仍然深深的刻在许多老百姓心中。战争一定要你死我活,一定要见血。这些年列强都没有打过你死我活的战争,注定无法领会现代战争的精髓,固执与单板将会让他们吃大亏。只有日本与俄国,在数年前的战争中经受了锻炼,血与火的洗礼,使得两国的军队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至少,他们明白现代战争是怎么回事。”

    是啊,现代战争就是尸山血海,就是钢铁与火药,就是整个国家的力量体现。

    俄国在一战中十个士兵才有两个士兵有步枪,这种情况贯彻始终,但是即便他们的军备远远落后,但是他们还是凭借着日俄战争时的磨练勇于面对,俄罗斯农夫们用生命告诉了敌人,没有武器,他们照样能用精神战斗。

    这伙英军的装备并不差,也有火炮,但是他们那种散漫不羁杂乱无章的气势,根本就不适合来打仗,他们只适合被打。

    李安生后世也从一些资料上了解到,英国在一战中曾经尝试过调集一部分远东等地的军队作战,结果给德军打得哭爹叫娘,再也没有信任过这些殖民地军队。

    他们或许用来吓唬人还不错,用来做仪仗队之类,放放礼炮,还算是有些空架子。

    徐绍桢听李安生说道将来现代战争的引领者将是中国的时候,胸中也是有一股豪情在激荡。

    刚才的接战虽然有些像闹剧,但是还是能看得出,制造局这边很有章法,有板有眼。

    只不过制造局刚才使用的马克沁机枪有些让他觉得奇怪,似乎射速更快,样子也要小一点。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江南制造局准备自己生产的一款重机枪,由于进行了多处修改,性能比北洋新军使用的马克沁重机枪更为先进。

    这倒是让他大开了眼界,这次江南制造局是雄心勃勃,也生出了向程德全与李安生靠拢的心思。

    过去新军第九镇的待遇并不好,受到了一定的排挤,这次他倒是生出了些希望。

    他当过多年的幕僚,并不是正规陆军学校出身,能够做到一镇统制,可见他的能力。

    李安生也清楚,辛亥之后徐绍桢一直追随孙中山,知道南下仍然辅佐,实际上是孙中山最重要的依靠之一。

    如果能够成功的拉拢徐绍桢,倒是能够在江苏拥有了雄厚的根基。

    他与程德全也商量好,将来时局有变,他北上关外,立足东三省,而程德全则在两江地面上呼应,即便程德全一时根基浅,一个江苏还是能够掌控的。

    将来出现乱世,他们两人组成的政治团体,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任凭是袁世凯与革命党人,都要争取他们的支持,立于不败之地。

    温思乐满脸是泥,刚才他一不小心摔了个狗吃屎,撒开了腿逃跑,被左右的士兵狠狠的在身上踩了几脚,成了肉垫子,真是颜面扫地。

    真是奇耻大辱,大英帝国的军队居然连一群乌合之众都打不过,这真是一大败笔。

    他愤愤的想着,接下来如何善后,倒是个大问题。

    如今之计,只有劝说朱尔典,将武汉等地的英军都集中到上海来,再做打算。

    等他回到驻地,这才知道,出动的一艘巡洋舰与一艘炮艇给击沉,清军岸防火炮密集,再派军舰也占不到任何的便宜。

    朱尔典得到电报,顿时傻了眼,没想到清军还真敢打,看来袁世凯的劝说没错,李安生果然是个吓不倒的强硬派。

    清廷之前已经再三申明,无耻的保持所谓的中立,也无法拿清廷出气。

    针对上海的第一次武力手段,就此宣告失败。

    这次战斗的详情并没有流传出来,给双方都了消息,但是谁都知道,英军在制造局吃了个大亏。

    英国国内开始叫嚣起来,要调集印度等地的军队,彻底占领上海与江苏。

    李安生也不去管他,陈逸卿等几个钱庄老板的举动已经触及到了他的底线。

    钱庄三人组不但违反了他的禁令,私自拆借资金,还联结了一大批的买办与资本家,要走啊伦敦市场上大肆投机,这简直就是不把她放在眼里。

    再放任下去,只怕这陷入橡胶股票风潮的钱庄要越来越多,他正着手整合上海的华人金融势力,这群害群之马已经到了必须清理的时候。

    一声令下,钱庄三人组立即被抓捕了起来,并且三家钱庄的资产尽数被抄没。

    与钱庄三人组有关的几家小钱庄与华商银行都给控制了起来,勒令整改。

    陈逸卿等人给抓起来的时候,还在做着发财的美梦呢,他们刚好将所有的股票都抵押给了汇丰银行,筹集了大笔的资金,准备电汇到伦敦去,大干一场。

    可哪里想到,李安生的行动正好将他们的投机美梦生生掐断。

    三家钱庄筹集的资金达到了800万两银子,加上抄没的钱庄三人组的所有家产,这次李安生倒是有上千万两银子的进账。

    陈逸卿等人被抓的当天晚上,就有许多人前来说情,更有朝廷大员拍了电报,前来劝说。

    这些人根深蒂固,也有着他们的人脉,都有着背景靠山,可李安生哪里来理睬这些,反正陈逸卿等人的罪名确凿,那就是违反禁令,蓄意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犯有阴谋叛国罪。

    所有的说情都给冷冷的挡了回去,李安生要的是彻底的扫清上海滩上的异己力量,在金融上完全的消除漏洞。

    三月初橡胶股票的一股涨势,就此给停滞住,股票的价格还只是刚刚的涨回到之前的水平,汇丰银行为首的外国银行团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为了刺激橡胶股票进一步的上涨,以麦边等人为首的洋骗子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包括股票分红在内的多种手段都给应用了起来。

    有了洋骗子们的动作,股价再次的开始上涨。

    李安生之前的举动遭到了汇丰银行在内的外国银行一致批判,认为这将使得上海出现越来越复杂的情况,那就是华人的资产并不具有不可侵犯的私人绝对拥有权,让许多有意购买橡胶股票的华商心生惧意。

    保罗刚到上海,就听到了许多对李安生的抨击与诋毁,这让他很是兴奋。

    这个东方小白脸居然跟他抢女人,刚到上海就听到不利于东方小白脸的风声,让他解气极了。

    安琪一直呆在上海,迟迟不回美国,听说还办了慈善机构,这是要在中国常驻吗?

    为了打探究竟,他决定亲自到上海来,他已经有许久没有见到安琪,真是让他保守相思之苦啊。

    保罗的声势很浩大,一到上海,几家外国银行与洋行就撺掇租界工部局对他表示了隆重的欢迎,举办的仪式很,让保罗抬头挺胸,很是得意。

    他可是世界石油帝国的掌权者之一,理所当然的要享受到如此礼遇。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二百八十四章 张謇的决定

    第二百八十四章 张謇的决定

    洛克菲勒家族的公子哥到了上海,实在是件了不得的大事,这些财团关键人物一向是深居浅出,轻易不到国外,如今来到了上海,说什么也要由苏松太道乃至江苏巡抚来见一见,表示尊重。

    可李安生哪里愿意去理会这些,即便蔡乃煌亲自与保罗会晤,他也没有任何的想法。

    他反正已经跟英国人闹到难以收拾,不介意跟洛克菲勒家族的公子哥摆摆架子。

    你要是来上海大把花银子,说不定我还愿意来见你一见。

    自从制造局外头打了一仗之后,伦敦立即作出了反应,再三叫嚣要发动战争,惩罚邪恶的江苏巡抚。

    缅甸与印度等地的几个师殖民军的确在集结,但是,很多人都怀疑英国是在做做样子。

    英国反复的交涉,提交最后通牒,要求清廷立即将李安生撤职拿办,否则英国将要对中国宣战。

    这自然遭到了中国南北各省的嗤之以鼻,要是大英帝国真的不容挑衅,那么就应该直接出兵,哪里用的着在这里上蹿下跳。

    李安生自然不去理睬英国佬的动作,而是专心于几家厂子的建设。

    “安琪,你应该回到美国去。听说这里的人很残暴,很不好相处。他们动不动就要喊打喊杀,而且,他们还仇视西方人,比如那位李先生。”

    保罗百般的劝说着,想要将安琪带回美国。

    “不,不,保罗,我在这里很开心。这里的孩子太需要帮助了,他们常常饿肚子,没有衣服穿。保罗,你愿意为他们捐赠一些钱吗?”

    保罗的唠叨戛然而止,他有些尴尬的看着安琪,觉得不可思议。

    “捐款?为了那些中国孩子?”

    看着安琪认真的点了点头,保罗真的是彻底无语。

    就为了这些低贱的中国孩子,安琪居然滞留在上海,迟迟不肯回美国。

    不,这不是真的,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耳朵。

    一定是那个李先生将安琪给带坏了,这个混蛋,万恶的清国奴,他咒骂着,心想一定要好好的教训一番李安生。

    “那位李先生最近一直在平抑橡胶股票的价格,他可是上海滩上所有投资家的仇人。这个保守的邪恶的清国人,他居然因为自己对橡胶股票的恐慌而扰乱市场秩序,不惜想出了许多邪恶的办法。”

    花旗银行的经理向保罗谄媚,这次花旗银行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是除了汇丰银行之外炒作橡胶股票的最大银行。

    他们与正金银行一样,各自拥有一批热衷于橡胶股票的拥埠,坚决的看好橡胶股票的走势。

    保罗也听说了橡胶股票的火爆,在美国还不觉得怎样,到了上海之后也感受到了那股狂热。

    “那个自以为是的中国人不是希望橡胶股票下跌吗?那我们就让它涨好了。”

    保罗混不在意的笑着,对于他来说,花上一些资金,将橡胶股票托上去,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洛克菲勒过去没有少干过这样的投机,操纵许多债券与股票的价格,从中牟利。

    只不过保罗随兴的小手段,并不值得他自己放在心上而已。

    他痛恨李安生,坚持认为这个东方人用邪法迷了安琪的心。

    根据花旗银行在上海的人员确认,安琪的确跟这位东方人关系密切,还因为中国孩子的事情,跟工部局闹的很不愉快。

    李安生并不清楚洛克菲勒家族的公子哥准备给他找点不痛快,眼下他可是遇到了一件让他啼笑皆非的事情。

    英国人居然买通了青帮人员,想要让这些地痞流氓暗杀自己,而且据说请动了陈其美。

    陈其美,这个见风使舵的家伙,居然有胆量接下这笔生意。

    这段时间,青帮大佬与大买办支持的钱庄不甘心李安生在上海地位日益稳固,开始兴风作浪。

    李安生可不管这些地头蛇有多么的团结一致,强势出击,坚定不移的铲除黑恶势力。

    上海的嫖赌毒也该到了彻底清理的时候,上次沙逊洋行走私鸦片的事情,如果说是雷霆一击的话,那么针对上海许多与赌博,则是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态势。

    他允许一定程度的与赌博,毕竟在这个时代一时难以禁绝,但是决不能触及他的底线,让这些产业滋生腐败与黑暗,成为黑恶势力的温床。

    许多青帮大佬凭借着这些产业吸血,并且像滚雪球一样,想要越滚越大。

    最可恨的是,青帮不仅不思悔改,而且还在背后搞事情。

    前天张謇族侄在上海开办的针织厂发生罢工,厂方殴打工人导致数人重伤。

    青帮分子借此机会生事,围攻针织厂。

    李安生陷入两难,如果镇压青帮,势必导致自己包庇张謇族侄的名声,如果与张謇交恶,之前的许多合作计划就将搁浅。

    考虑再三,李安生还是决意主持公道。

    查出了张謇族侄过去不良资本家的劣迹后,李安生决定从严查办。

    让他感激万分的是,张謇亲自赶到上海,并且向李安生保证,大义灭亲。

    李安生感激之余,对青帮铁腕镇压,并且揭露对方贼喊捉贼的面目。

    同时,上海道台衙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善上海劳资双方关系,并且救助社会贫困群体,建立最低保障制度,积极帮助底层人民就业。

    李安生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张謇这位闻名遐迩的实业家,这位老人可是亲手将南通打造成了一个近代的发达小城,旗下的产业雄霸一方,经济实力不容忽视。

    虽然张謇从商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经营,却很少有人简单地把张謇称为“商人”。这或许是因为他的政治和社会声望实在太耀眼了。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被称为“绅商”。

    他可是国?br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