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宋之天子门生 > 大宋之天子门生第62部分阅读

大宋之天子门生第62部分阅读

食战马运到大宋呢?最后结果肯定是全军覆没,一匹战马也不会剩下。 ”

    江逐流呵呵一笑,道:“阿布杜大师,你所说很有道理。 只是。

    我们为什么要通过陆路运送大食战马呢?难道我们就不能走海路,从黑衣大食运送战马到大宋来吗?”

    “海路?”阿布杜惊诧地望着江逐流,“江先生,你疯了吗?战马怎么能走海路运输呢?黑衣大食走陆路到大宋已经是万里之遥,走海路又要远上三、四倍。

    海路路途遥远,时间漫长,加之又多大风大浪,惊险无比。 让战马在狭小的船上渡过如此漫长而又惊险的路途简直是不可想象,恐怕没走出多远就会有大批战马受惊而死。

    除此之外,战马每日消耗饲料也非常巨大,小小地船只如何能运载这么多饲料?这漫长的海路走来,恐怕战马没被风浪吓死亦也会因为缺少饲料而被饿死。 ”

    假如江逐流不是来自现代,自然会认同阿布杜的所说。 可是江逐流来自现代。 他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频道看过郑和下西洋的纪录片。

    郑和下西洋之航海距离远远超过阿拉伯半岛,甚至到了东非。 在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中不但有宝船、粮船、座船以及战船,更有专门负责运送马匹地马船。

    马船上装载着大量的战马。 一旦与沿海小国发生战争。 马船就可以靠岸把马匹放下来,与座船上的士兵组成精锐的骑兵部队。

    明朝地郑和既然可以从中国运送马匹到西洋去。 那么现在自然也可以从黑衣大食走海路运送阿拉伯战马到宋朝来。

    假如郑和的船队能解决海路上的风浪颠簸和马匹饲料问题,那么宋朝人自然亦可以解决,大不了就多试验几次而已。

    另外,江逐流从张震所赠的建筑机关的手卷中就得知,宋人已经可以制造出五千料以上的巨型海船。

    这样的海船大小已经已经超过郑和下西洋时船队中的马船,仅仅比郑和地宝船稍微小一点,所以运送的船只亦不成问题。

    关于海路运送战马的问题绝对不是江逐流一时性起才说出来,他心中早有这个打算。 因为在北宋,要想和契丹人和党项人对抗,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战马的问题。

    江逐流早就打上从海路运送阿拉伯战马的主意了。 只是江逐流原先一直觉得时机不太成熟,因为缺少一个熟悉阿拉伯半岛情况的人。

    当他听说阿布杜准备离开西平王的时候,江逐流心中这个念头马上浮了上来,阿布杜就是黑衣大食人,由他或者他身边地徒弟回黑衣大食购买阿拉伯战马,自然要方便上许多。

    可是怎么让阿布杜相信这个问题呢?江逐流总不能说他从后世知道可以从海路运送战马吧?

    江逐流斟酌着说道:“阿布杜大师,你没有到过我大宋沿海去,不知道我大宋造船业之发达。

    江舟一个兄弟乃是大宋着名地富商,他家里拥有一支庞大的船队,其中有几艘两千料地大船。

    据江舟所知,这尚不是我大宋能制造的最大船只,若是需要,沿海的造船匠人甚至能制造五千料以上的巨型海船。

    这样一艘巨型海船足以运送一百匹战马以及足够这一百匹战马半年所吃的饲料在海上平稳航行了。 ”

    阿布杜确实不知道宋人的造船业已经这么发达了,他听后心中很是吃惊,“江先生,宋人果真能造出如此巨大的船只么?”

    江逐流笑道:“阿布杜大师,江舟岂能哄骗于你?是与不是,你到宋境一看便知!”

    阿布杜沉吟了一下,又道:“即使有这么大的海船,阿布杜还是担心战马能不能适应漫长而惊险的海上运输。 ”

    序 第一百九十章 契约与人情

    第一百九十章 契约与人情

    江逐流莞尔一笑,这个阿布杜,还真是认真的可爱,到底能不能通过海路运送战马试一次不就知道了。 光坐在这里空谈,一辈子都不会得出正确答案的。

    “阿布杜大师,运送战马只是江舟的一个想法。 即使不能沿着海路运送战马,都不影响江舟和大师的发财计划。

    ”江逐流笑吟吟道,“船队从大宋启航时,可以满载丝绸绫罗、瓷器、茶叶,这些物品对沿海诸国以及大师的故土黑衣大食与黄金同价。

    回程的时候可以让其他船只满载胡椒、檀香、各色珍玩,只余一艘马船运送战马。

    如此算来即使战马不适应长期的海路颠簸,全军覆灭,但是其他货物所赚的钱足够我们弥补亏空的同时大赚一笔。

    若是战马可以适应海路运输,大半存活下来,那么我们获利自然是更为丰厚。 不知道江舟这个想法大师以为然否?”

    阿布杜是个出色的科学家,却不是个出色的商人,他以前只想凭借着自己一身学问来换取东方君主的赏识,从而获得丰厚的赏赐,过上奢华的物质生活,从来没有想到过,原来可以通过互通有无这种贸易手段来获取暴利。

    此时听江逐流这么一讲,仿佛在他面前打开一扇新奇的门,给他的未来提供了无限可能。

    “江先生这个主意果然极好!”阿布杜搓手说道,“不过请允许阿布杜提出一个问题,既然海上贸易利润这么大,江先生以前为什么没有做?还有就是江先生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地分给阿布杜一份利润?江先生不要怪阿布杜无礼啊,因为阿布杜的家乡盛传一句话,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免费的午餐。

    ”

    江逐流道:“阿布杜大师,其实你这个问题可以合并成一个问题来回答。 江舟以前为什么没有做海上贸易,是因为江舟没有遇到大师。 江舟为什么要分给大师一份利润。

    因为大师可以给江舟带来更大的利润,大师就是江舟组织海运船队能否成功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

    阿布杜望着江逐流没有插言,他等着江逐流继续为他讲下去。

    “做海上贸易,需要很多因素的支持。 ”江逐流理了理思绪,继续说道:“首先组织海运船队进行海上贸易是一件非常耗费资金地事情,必须有庞大的资金支持。

    这一点上,江舟初步具备了这个资金实力。 ”

    江逐流这话倒不是自吹自擂。 他本身在泰顺号有一半的股权,可以调动大量资金。 另外洛阳崔家和香香姑娘的二十四桥。 都可以调动大批资金。

    虽然江逐流不愿意占洛阳崔家和香香姑娘的二十四桥什么便宜,但是这种海上贸易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江逐流借用他们的资金就等于是三家合股,获利之后三家按资金大小进行分配。

    一趟海上贸易下来,洛阳崔家和二十四桥都能获得巨额的回报,这对三方都有利地事情江逐流当然不会为了撇清自己在那里装矫情。

    资金上的问题解决了,并不代表就可以进行海上贸易了,这还需要组建一支庞大的船队。 大宋朝廷对海上贸易一直持支持态度。

    所以组织一支大船队没有什么来自官方的障碍。 大宋的造船技术又很发达,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建造一支庞大的船队在技术上也不存在什么问题。

    关键问题在于船队的人员组成,做海上贸易,当然需要一批精于航海地老船工、老水手。

    需要一个能够管理庞大的船队的领导者,需要精通各种语言的通译,还需要一支精锐的私人武装以保护船队不受海盗地袭击。 对于这个问题,江逐流认为也好解决。

    答案就在洛阳崔家。

    前文提到过。 洛阳崔家有一支庞大的漕船船队,数量有七八十艘,规模在运河中所有的私人船队中稳居前三,所以崔家储备了大量的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地老船工、老水手。

    虽然说这些船工和水手是以内河运输为主,但是只要稍加训练,到海上自然也能用得。 当然,在江逐流的计划中,这些人第一次到海上自然是在船中担当打下手的角色。

    真正负责船只航行的还是那些有航海经验的海船上的老船工和老水手。

    崔家船队虽然是内河船队,但是拥有这么大一支内河船队的家族谁人敢小觑?那些海船船队少不了要和崔家进行接触,而那些造船大作坊更是会买崔家的账,所以假如崔家想要招募海船船员,自然懂得该通过何种途径去寻找可靠地船工。

    而那些海船船员和水手知道崔家的实力,自然会买崔家的面子。

    资金和船员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江逐流为什么以前没有想到过组织船队进行海上贸易呢?这中间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江逐流现在还缺乏一支精锐的私人武装来为船队海上贸易进行护航。 江逐流来宋朝的时间太短了,他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 一时半时之间。

    这些事情还顾不上去梳理。

    第二个原因就是江逐流对海外诸国的情况还不熟悉。

    而且他自己又不能亲自率领船队进行海外贸易,所以必须找一些熟悉海外诸国的了解清楚情况之后才开始着手准备这件事情。

    现在。 江逐流遇到了阿布杜,阿布杜是黑衣大食人,自然对黑衣大食地情况非常熟悉。

    比如黑衣大食有什么港口,盛产什么特产和工艺品,什么地方喜欢瓷器、什么地方又喜欢绫罗绸缎等等,都可以提供给江逐流。

    更重要地是,江逐流计划中的海上贸易并不仅仅是为了发财,他还是打算尝试通过海路运送闻名天下地阿拉伯战马过来,以组建精锐骑兵对抗党项人和契丹人。

    这就需要一个非常熟悉黑衣大食情况的人在黑衣大食为江逐流的船队出面打点关系购买马匹等等,以保证阿拉伯战马能顺利装运到马船上。

    在江逐流看来,这件事情第一步交给阿布杜来完成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阿布杜回到黑衣大食把一切关系都打通理顺,保证第一趟海运战马能顺利进行。

    那么随后的事情都好完成了。 后面船队再到黑衣大食,只要按照前面阿布杜打点好的关系按步照班进行就可以了。

    在没有遇到阿布杜之前,江逐流心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尚未完成的形成一个计划。 现在既然遇到了阿布杜,就可以开始准备,以制订出一个详细的海路贸易计划来。

    所以,对江逐流来说,阿布杜是他今后开展海路贸易的一个重要棋子,分给阿布杜一份利润也是理所当然的,这并不是江逐流开恩,赠送给阿布杜的免费的午餐。

    听了江逐流的解释,阿布杜连连点头。 因为江逐流的解释合情合理,完全符合信奉基督教的阿布杜的逻辑。

    如此一来,阿布杜可以算是江逐流生意上的伙伴,获取报酬是天经地义的,江逐流给的大方,阿布杜领得也心安理得。

    对阿布杜来说,他最不习惯的就是东方人尤其是宋朝人那种仁义思想。

    假如江逐流满口对阿布杜说他们两个人是朋友,江逐流通过海上贸易赚得钱太多,所以就分给朋友阿布杜一些以成全两人朋友之友谊,那阿布杜就要思考思考,江逐流在这件事情背后究竟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了。

    作为基督教徒,阿布杜更相信契约,而不相信人情。

    “江先生,你这么一说简直太好了!阿布杜和先生就是生意上的伙伴了。 ”阿布杜笑逐颜开,举起茶碗对江逐流道:“

    来,就让阿布杜和先生以茶当酒碰上一杯,预祝阿布杜和先生合作取得巨大的成功。 ”

    江逐流双手捧起茶碗和阿布杜碰了一下,然后将苦涩的砖茶一饮而尽。

    放下茶碗,阿布杜又说道:“江先生,你先说说阿布杜眼下需要干什么?”

    江逐流沉吟了一下,道:“阿布杜大师,你目前还是西平王李德明名义上的‘国师’,你先说说你的打算。 ”

    阿布杜道:“阿布杜早就决定辞掉‘国师’这个头衔,向西平王李德明辞行。 只是苦于一直寻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眼看西平王李德明的寿典马上就要到了,阿布杜决定先陪着李德明过完四十八岁大寿,然后再向李德明提出辞呈。 ”

    “以大师对西平王李德明的了解,他会准许你的辞呈吗?”江逐流问道。

    “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阿布杜苦笑着说道,“自从大王子李元昊手下来了张元、吴昊两个汉人后,阿布杜地位在李德明心中的地位已经下降到可有可无之人,所以对于阿布杜的辞呈李德明应该不会挽留。

    ”

    序 第一百九十一章 谁家大臣

    第一百九十一章 谁家大臣

    江逐流点头道:“如果确定西平王李德明不会阻拦大师,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大师原本打算辞掉西平王国师之后,就回黑衣大食么?”

    阿布杜道:“阿布杜原来确有如此打算,二十多年没回故土了,当然是想回去看一看了。 现在究竟要不要回去,则要看先生的安排了。 ”

    江逐流笑道:“江舟以为,大师还是按照原来的安排回黑衣大食比较好。 一则大师以思乡为名向李德明辞行,不可能不返回黑衣大食。

    二则组织海船进行海上贸易是一个耗时耗力的事情,非短时间内就能组织好的。 大师正好趁返乡之机会在黑衣大食联系商家和马贩。

    将来船队到了黑衣大食之后,瓷器、丝绸以及茶叶等大宋之物的销售,香料、珠宝、以及马匹的购买,都需要仰仗大师。 ”

    阿布杜点头称是。

    当下江逐流和阿布杜又凑在一起,商讨一些细节问题。

    两个人约定,由江逐流在大宋负责组织船队和货物,阿布杜则利用自己的关系回黑衣大食解决货物的销售以及黑衣大食土特产和大食骏马的收购。

    等黑衣大食那边准备差不多,阿布杜则从海路返回大宋,然后再随船队一起出发。

    江逐流看看天色不早,就打算回去,阿布杜也不挽留,此时此刻在外人眼里,他和江逐流还是对手,是仇人,怎么可能留下江逐流把酒言欢呢?

    上至国师阿布杜的亲传弟子,下至国师府的下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远远地望着国师大人和宋朝宣德郎江逐流进去的那个小院落。

    他们非常想知道院落里面国师大人和宋朝使臣的比试究竟进行到哪一步了。

    可是偏偏他们都不敢靠近那个小院落一步,因为国师阿布杜早已经发下话来,在他和江小子比试算学期间。

    若是有人不知好歹地接近院落影响了他的思路,那么无论这场比试的胜败,他都要亲手敲断那个狗奴才地大腿,并送给草原上最野蛮的雪山党项当奴隶。

    国师府内的下人们太关心这次国师大人与江逐流比试的胜负结果了。 因为这不单单是国师大人一个人的比试,更是全国师府内所有人的比试。

    在一年多前没有去大宋之前,国师大人在兴州城内是何等的气焰鼎盛、只手遮天啊。 相连带着,国师府内的下人们在兴州城内都可以横着走路。

    即使是西平王府地侍卫们,轻易也不敢招惹国师府的仆人。 可是自从国师大人从大宋铩羽而归之后。 非但国师大人的威势在兴州一落千丈,连国师府邸的下人们也跟着倒霉。

    在兴州城内,别说是西平王王府的侍卫们,连沿街乞讨的乞丐都敢对国师大人驾前仆人大声吼叫一番。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在夹着尾巴战战兢兢地在兴州城渡过了漫长的一年半后,机会终于来了!国师大人终于重新开始挑战那个可恶的宋人了。

    只要国师大人能赢下这一局,不但国师大人可以恢复往日地荣光,国师府的下人们也不用在受他娘的白眼、他娘的窝囊之气了。

    看着国师大人和宋使江逐流一同进了小院。 国师府的下人们,甚至国师一手调教出来地弟子们顿时忘记了国师大人的吩咐,不知不觉得往那重诱人的院落逐渐靠拢过去。

    直到野狐卫头领乞里骨率领野狐卫冲进小院里面,国师府诸人这才省起国师府目前在兴州城的地位,甚至才想起方才国师大人亲kou交代下来地话。

    但是谁又敢阻拦风头正劲的野狐卫啊?若是一年半之前还差不多。 但是现在,国师府的人还是别自找不痛快吧。 于是见野狐卫如狼似虎地冲进小院落,谁人也不敢阻拦。

    可是不久,就见野狐卫头领乞里骨灰?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